(蔡升元) 北樓口第壹次商賈貿易興盛於何時,至今眾說風雲:有的說興盛於遼代,有的講興盛於元朝。經我翻閱《北樓口村史》和深入村民調查,北樓口第壹次商賈貿易應該在明、清時期,其理由有如下兩點:
壹是史料記載,北樓營修建於明朝萬歷六年,即公元1578年;二是家譜記載,“相傳熊子魁寄養於外家,後業商興家雲”。按熊氏家譜推算,當時應該是公元1750年左右,即清朝乾隆14年。
老年人相傳,當時北樓口有三個大字號,分別為福字堂、滿堂春、立字號,傳言立字號是個票號,福字堂在應縣城還有分號。三大字號年收白銀都在壹萬兩左右,小字號叫不上名的還有十四、五家,聽說當時有壹個小字號萬盛通後搬到大同發展很快,成了紅極壹時的大字號。不知當時商貿有多興盛,反正離北樓口正北15裏的村子因住販馬販騾的人,當時就起名騾莊,後諧音為羅莊。
相傳,北樓口興盛於軍營,繁華於商業,當時駐軍4000多人,做買賣的軍隊後裔,原住戶,逃難人總數超過6000人,壹個10000多人的大村,商貿興盛可想而知,當時駐軍實行雙餉制:壹個是部隊下撥的軍餉,壹個是從地方商號抽取的稅金,奉行著商養軍,軍養商的互利制度。
北樓口商賈貿易的第壹次盛大約持續了250多年,到清朝末年就衰落了,其原因有以下三點:壹是邊關峪口的開放,原來只開放寧武關、北樓關、清末已開放了十八隘;二是商業貿易的城市化、平原化;三是邊防線的北移,即由原來的內長城移到了外長城,商貿集聚地也隨著撤到了右玉縣殺虎口壹帶。 民國初年,在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影響下,商賈貿易又開始復興,北樓口的商貿也有了新的起色,特別是民國十五年、十六年,更紅火、更熱鬧,南到羅家大店、北到福善堂,全長三裏半的大街擠滿了店鋪,連北樓口的老百姓也成了半農半商,當時***有大小商店、鋪面100多家,使北樓口成了出名的不夜城。
當時大商店有10 家:羅萬壽的“福興昌”;霍佳隆、賈開恒、霍怨、常福的“四盛永”;熊善緒、李通的“興隆永”;張繼侃的“永生昌”;楊大萬的“萬義榮”;梁華的“福興和”;常英的“長善永”;李如雲的“西慶祥”;周義的“天合祥”;熊朝嶽、熊章嶽、姚浚的“公記”等。
當時有名的染房有五家:楊守祿的“楊染房”、孫發祿的“孫染房”、劉廷壁的“劉染房”、熊章嶽的“熊染房”、姚三拐的“姚染房”等。
當時出名的鐵匠有四家:孫吉的“孫鐵匠”主營釘掌;周立業的“周鐵匠”,主營羊剪、鐝;劉貞權的“劉三女”鐵匠,主營小五金;聶大的“聶鐵匠”,主營刀、鋤、鍬等。
當時的錢鋪有7 個,現能叫起名的有5 個:李廷秀的“得益當”,胡寨人的“德裕當”,姚學孔的“雙勝永”,楊三萬的“三益成”,楊四萬的“三益榮”等。
像樣的糧店有兩個:楊太的“六成行”,毛家糧店;
有名望的藥鋪三個:張二(張闊)藥鋪、常福藥鋪、福善堂藥鋪。福善堂先是由熊善錄開藥鋪,後和東鄉寨王喜合夥開成日用百貨商店;
還有四個面食店鋪:聶貴邦的“晉太享”、楊日華的“楊面鋪”、孫貞的“餅面鋪”,蔡廷喜的“蔡餅鋪”;
還有五個豆腐房:蔡廷貴的“蔡豆腐”,毛順應、拐張成、趙九九、趙九鼎的豆房;
還有兩個住人大店,即:羅保龍的“商合店”、秦兆瑞的“瑞慶店”。還有7 個小店:羅六六店、秦春店、周尚店、羅萬祥店、馬維龍店、李生發店、劉鋪店;
還有兩個黃芪收購處“壹個李保珍、壹個是賈安印,每年每家都要收4——5萬斤,聽說李保珍為天津崔紹康代收,由大同轉發天津口岸;
興隆永、福興和商號還內設制酒作坊和制油作坊,長善永也有制油作坊開設。傳說日本人進村,興隆永油缸被砸亂,油從現在的鄉醫院流到了供銷社,足有半裏遠;
在當時的商號中最興隆的商號是“福興昌”。這個商號是羅萬壽靠壹匹騾子起家的,發展到民國初年已有房子35間,配備了會計、采購、跑賬的、長幫騾子隊、營業員、夥夫等10多人。還有那個賭博輸光的熊善緒,只剩下父母留下的壹床被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從打工開始,到小賣鋪,然後發展到和李通合開“興隆永”,紅極壹時;當時的各大、中商號也都設有會計跑賬的、營業員、夥夫;當時合夥經營人數最多的是“四盛永”,四家合開;店面最好的是“永生昌”,上下三間的二層樓;經營時間最短的是“公記”。1932年開業,1936年就關門;北關的“瑞慶店”有住房10多間,馬棚10多間,生意興隆,顧客盈門,為此人們就把這條街改名為“店門”,壹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