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自考唐宋詞研究教材,唐宋詞研究自考太難了?

自考唐宋詞研究教材,唐宋詞研究自考太難了?

今天教務老師給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唐宋詞研究教材,唐宋詞研究自考太難了的相關問題解答,還有免費的自考歷年真題及自考復習重點資料下載哦,以下是全國我們為自考生們整理的壹些回答,希望對妳考試有幫助!

急!宋詞研究自學考,上海考的試卷有麽?我在上海,是今年選修《宋詞研究》,去浙江自考網查了下,用的都是上海古籍出版的吳熊和的《唐宋詞通論》

浙江自考漢語言文學浙江大學07409宋詞研究的大綱要到哪找呢?如果有配套的輔導教材就更好啦~~這門配套的輔導教材是沒有的,網上有歷年試卷可作練習之用。考試大綱在浙江教育考試院網上有。

[07409]

《宋詞研究》自學考試大綱

2010年12月

自學用書:《唐宋詞通論》,吳熊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版

壹、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

《宋詞研究》是對中國文學史進行斷代分體專題研究的課程,現被列為漢語言文學專業自學考試的選修課之壹。

宋詞與唐詩、元曲並稱。它繼唐詩之後代表了我國詩歌發展的壹個新階段,是宋代文學的壹個傑出成就。千余年來,詞與詩並行發展,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兩種主要體式。詞學也從宋至清,發展為壹種獨立的、自成體系的專門之學。本課程涵蓋從晚唐、五代至南宋末年的詞史發展,而以宋詞為主要對象,同時也旁及詞學研究中的壹些相關問題。

設置本課程的目的是:使自學應考者以現代意識觀照歷史文化,熟悉詞體特征及其發展,掌握唐宋詞流變的基本脈絡,了解本學科的歷史狀況和目前進展為,以豐富知識,拓闊視野,提高藝術素養與研究能力。

學習本課程的具體要求是:了解與掌握詞的體制以及小令、長調等詞調類別;領會詞的藝術特質,探討詞與詩在內容風格以及藝術手法上的若幹重要差異;了解唐宋詞的發展過程和各個發展階段的主要成就;閱讀與熟悉宋詞中的壹些名家名作,並能夠進行分析與鑒賞。

本課程以吳熊和著《唐宋詞通論》為主要教材。具體作品可閱讀有關宋詞選集,如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胡雲翼《宋詞選》、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唐圭璋《唐宋詞鑒賞辭典》、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可擇便任選壹種。

二、考核目標

第壹章詞源

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詞體與詞樂的關系,對詞體的起源有正確的認識。

考核知識點:

詞在唐五代時稱為曲子或曲子詞。詞是曲子詞的簡稱,它的本義就是配合燕樂樂曲用以歌唱的歌詞。

詞是隨著隋唐燕樂的興盛而發展起來的壹種音樂文藝。燕樂是唐代各種俗樂的總稱,是從絲綢之路傳入的西域胡樂與中原本土的俗樂融匯而成的壹種新樂。它繼先秦雅樂、漢魏六朝清樂之後,開辟了壹個新的音樂時代。由於燕樂兼容胡漢,在樂律、樂器、樂曲等方面帶來了壹系列新變化,風行於唐代宮廷及南北各大都市。公私宴會與娛樂場所,大都有燕樂樂曲的演奏。唐崔令欽《教坊記》有壹張《曲名表》,記載了開元、天寶間唐玄宗建立教坊後所演奏的樂曲,有大曲與雜曲***324曲。這些教坊曲後來有很多被配上歌詞傳唱開來。它們就成了有聲有辭、聲辭相配的最早壹部分詞調。唐教坊曲和中晚唐的民間俗曲,都是詞調的重要來源。有樂始有曲,有曲始有詞。因此,要談論詞的起源,必須從詞與燕樂的關系入手。不從詞樂說起,詞的起源以及詞的體制、律調、作法等問題,將無從得到確切說明。

但是詞作為壹種音樂文藝,並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詞的產生不但需要燕樂風行這種具有時代特征的音樂環境,它同時還關涉到當時的社會風習,人們的社交方式,以歌舞伴酒的歌伎制度,以及文人同樂工歌伎交往中的特殊心態等壹系列問題。詞的社交功能與娛樂功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同它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不妨說,詞是在綜合這些復雜因素在內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壹種文學——文化現象。應該廣泛地從文學的、音樂的、文化的各種角度,觀照詞的產生與發展過程。

關於詞起於何時,從宋代起,就有三種不同說法:

壹是起於隋唐之際。王灼《碧雞漫誌》卷壹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張炎《詞源序》謂:“粵自隋、唐以來,聲詩間為長短句。”

壹是起於盛唐。李清照《詞論》:“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她就以開元、天寶年間李袞“歌擅天下”說起,歷數自唐至宋的詞壇流變。

壹是起於中唐。沈括《夢溪筆談》卷五說:“唐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復用和聲。此格雖雲自王涯始,然貞元、元和之間,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

這三種說法當然各有所據,然亦不免各有所偏。根據現有資料,這三種說法其實可以統壹起來,它們實際指的是詞依燕樂而興的三個階段。隋唐之際為燕樂的傳入和興起之始;盛唐曲調繁衍,流變日煩,為詞的創作提供了充足的樂曲條件;中唐則文人填詞的風氣漸開,“依曲拍為句”的填詞方式至此方始確立。9世紀初白居易、劉禹錫依曲拍為句作《憶江南》詞,可以作為詞體確立的壹個標誌。其特點是以樂定詞,由齊言轉向雜言。此後就在按譜填詞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壹整套詞的體制與格律。

舊說李白曾作《菩薩蠻》兩首詞,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壹推為“百代詞曲之祖”。但這兩首詞是否李白所作,明代以來,不斷有人提出質疑,成為詞史研究中的壹個懸案。從現有資料來看,懷疑的理由比較充分,足以論定它們為李白所作的證據則頗感薄弱。詞起於中唐之說,較之認為詞起於盛唐,似乎更符合歷史事實。

考核要求:

探討詞的起源須從它所依附的音樂背景入手

第壹節燕樂與詞——我國詩、樂結合的新傳統

先秦以來詩、樂結合的三個階段

燕樂的形成、特點與運用

燕樂定律的依據

第二節唐教坊曲——唐五代詞調的淵藪

唐代教坊曲的興起與《教坊記》

唐代教坊曲與唐五代詞興起之間的關系

第三節從選詞以配樂到由樂以定詞——詞體的形成過程

聲詩與曲子詞的異同

《唐聲詩》

聲詩入樂帶來的矛盾

宋人關於聲詩演變為曲子詞的幾種不同解釋

詞體確立的標誌與大致的時間

相傳為李白二詞的真偽問題

1、什麽叫燕樂?詞的產生與燕樂有什麽關系?研究詞的起源,為什麽必須從詞樂入手?

2、為什麽說詞起於中唐,其根據是什麽?

3、圍繞托名李白的《菩薩蠻》、《憶秦娥》兩首詞,有過哪些爭論?

4、唐曲子與宋詞的關系如何?

第二章詞體

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詞體在形式體制上的基本特征,理解詞與曲的關系。

考核知識點:

詞在形式體制上的特點,源於它同燕樂之間“詩樂相生”的親緣關系,由它作為燕樂曲辭的性質所決定。詞曲相依,其方式就是由樂以定詞,依曲以定體。曲調是壹首歌曲的音樂形式,詞調則是符合某壹曲調的歌詞形式。詞調的長短、分段、韻位、句法以及字聲,主要取決於曲調。這是詞調對曲調的依從性。但詞調壹經成體,它就可以脫離曲調,作為壹種新的格律詩體而被運用。這是詞調對曲調的獨立性。唐宋詞人,在依曲定體的基礎上,借鑒前代詩歌主要是唐代近體詩的聲律,創制了千百個詞調,使這種獨具風度聲響、有著嚴整而完備格律的詞體得到了充分發展。

詞與詩在形式體制上的區別,主要有下列五點:

壹、詞都有壹個表示音樂性的調名。調名本是曲名,除了表明其音樂內容,有時還表示曲調的性質和令、引、近、慢等樂曲類別。詞調就依曲為名,不而另外據詞意立題。

二、詞大都分為數片,以分兩片的居多。唐宋曲調的結構,大都分為兩段,即由兩個樂段組成壹曲。初期的短詞小令,樂止壹段,少數長調慢曲,則多至三段、四段。詞調的分片,就是依照樂曲的分段而來。片又稱為“遍”或“闋”。詞僅壹片的為“單調”,兩片的為“雙調”,三片、四片的則稱為“三疊”、“四疊”。

三、詞的押韻位置各調不同。樂曲有“均”,壹均就是壹個樂句。若幹樂句組成壹個樂段,若幹樂段組成壹個樂曲。詞中壹韻,就是樂曲中的壹個樂句,若幹樂段組成壹個樂曲。詞中壹韻,就是樂曲中的壹個樂句。詞調《八聲甘州》,即由八韻組成壹曲。元夏庭芝《青樓集》記歌妓李定奴於勾闌中曾唱《八聲甘州》,喝彩八聲。

四、詞采用長短句,句法參差多變。詩也有長短句,但以五、七言為基本句式。詞的分句,則與曲拍有關。句之長短,字之多寡,就依曲調的節拍而定。詞有了長短錯綜的句式與和諧的聲調,即使不付之歌唱,吟誦起來也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

五、詞的字聲配合更為嚴密。詞的字聲組合基本上和詩律相似,但變化甚多。有些詞調除了分平仄,還要嚴辨四聲陰陽。作詞有“審音用字”之說,以文字聲調與樂曲的音調相諧合。象周邦彥、姜夔等號稱“知音”的詞人,審音用字則更為講究。

了解詞體的特點,詞對曲的依從性,不能不首先予以註意。無視這壹點,將無從說明詞體的由來。但不能由此而把詞看作曲的附屬物,抹煞唐宋詞人在創建這種新詩體方面的重要創造,詞與燕樂既有“詩樂相生”的壹面,同時又有“詩樂相妨”的壹面。在唐宋詞的長期發展過程中,詞、樂相合與詞、樂相離,這兩種傾向就始終存在,互為消長。後面壹種傾向後來逐漸上升至主導地位,擺脫了詞對曲的依從,詞才取得了獨立的文學生命,充分發揮其抒情功能。詞與音樂這種始合而終離的關系,是符合文學發展的規律的。

考核要求:

詞的性質與多種異名

第壹節詞的創作——按譜填詞

按譜填詞及其兩種形式:音譜與詞譜

唐宋曲譜的基本狀況:官譜、自度曲譜與通俗曲譜

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保存了曲調最多而又最完整的宋詞樂譜

唐宋詞在聲、辭配合形式上,為何不可能是壹字配壹音?

詞譜取代音譜的原因

宋代名家詞起代詞譜的作用

詞譜取代音譜後,按譜填詞的含義有何變化?

詞譜的代表性著作

按譜填詞的雙重影響

第二節詞體的形成——依曲定體

詞調與曲調的雙重關系:依從性與獨立性

詞調與近體詩的主要區別

詞依曲定體的主要表現

片的含義

詞調的分段

單調

雙調及相關的名詞,如闋、重頭曲、大頭曲、換頭、過遍

三疊及相關的名詞,如雙拽頭

四疊

詞的依腔押韻

詞押韻與近體詩押韻有什麽區別?

唐宋人關於“依曲拍為句”的不同理解

詞的壹調多體現象

詞律對近體詩聲律的繼承與發展

詞協律的壹般原則

詞中重視去聲字

詞律發展的趨勢

詞律中為何重視去聲字的運用

宋詞發展過程中的兩種傾向:樂律化與詩化

1、為什麽詩詞的形式體制主要是由它作為燕樂歌辭的性質決定的?

2、詞在形式體制上有哪些特點?

3、舉宋詞數首加以標點、分片和標明韻位。

第三章詞調

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詞調的來源、分類及其發展沿革的趨勢。

考核知識點:

詞調大都是從曲調轉化而來的。唐宋詞調,據清代萬樹《詞律》、王奕清等《詞譜》著錄,總數在1000以上,其組成情況相當復雜。

就它們的來源與作者說,有來自民間的,有創自唐教坊、宋大晟府等音樂機構的,也有壹些是詞人的自度曲。

就它們的音樂成分說,有接近傳統的清樂的,有屬於來自西域的胡部諸樂的;出於燕樂系統的,唐代燕樂與宋代燕樂也有所不同。另外,還有壹部分是金元音樂。

就它們的句式說,固然以長短句為主,但也有部分詞調保持五言、六言、七言等整齊句式。

就它們的運用方式說,詞調絕大多數是單獨運用、單譜單唱的,但它同時還用於歌舞、說唱、雜劇等其他藝術形式,其運用方式也多種多樣。如用於轉踏、鼓子詞的,是同壹曲調的聯章;用於大曲、法曲的,是同壹宮調的多種曲調的聯套;用於諸宮調的,則是不同宮調的多種曲調的聯套等等。

唐宋詞調,主要有大曲、雜曲兩類。

大曲是唐宋時代的大型歌舞曲,由同壹宮調的若幹曲子奏成,壹套大曲往往多至十余段甚至三十余段,全部演奏不易。通常是采用其中美聽而能獨立流傳的壹遍用作詞調,稱為“摘遍”。

雜曲有令、引、近、慢諸體。令又稱為小令、歌令、令曲、令章。詞曲稱令,蓋出於唐人宴席間所行的酒令。歌令壹般調短字少,因此凡小調曲也可概稱為令。引又稱為引子,常用作壹套樂曲中的序曲。近又稱為引拍。引與近兩類詞調,其長短、字數大都介於小令與慢詞之間,後來被視為中調。慢是慢曲子的簡稱,與急曲子相對而言,壹般字多調長,以壹曲8韻的居多。令、引、近、慢各有其不同的節奏與唱法,在作法上也有所不同。

樂曲有其時代性與地域性。唐宋兩代樂曲的變動很大,詞調的演變也就反映著樂曲的因革與興衰。大體說來,唐五代詞調以小令為主,齊言、雜言並存。北宋新聲競繁,眾體兼備,詞調大盛。柳永、蘇軾、周邦彥等在慢詞的創制與運用上分別作出重要貢獻。南宋時除姜夔、吳文英等詞人自度曲外,詞調發展呈現停滯狀態,最後趨於衰落。音樂文藝的重心遂由詞而轉向金元曲子與南戲。

考核要求:

第壹節詞調的來源

詞調多種形式的來源與作者

第二節曲類與詞調

大曲、法曲、曲破

令、引、近、慢的含義與特點

令、引、近、慢的均拍

詞調分小令、中調、長調的來源、依據與缺陷

唐宋其他曲體形式:品、中腔、踏歌、三臺、促拍、序破子、木笪、諸宮調

第三節詞調的異體變格——樂曲移調變奏

轉調的含義與多種形式

犯調的含義、宮調相犯與詞調相犯、柳永與周邦彥等人的犯調之作

偷聲、減字的含義與常見詞調

添聲、添字、攤聲、攤破的含義與常見詞調

疊韻、改韻

第四節選聲擇調

擇聲情的含義

常見詞調的聲情特點

柳永、蘇軾、辛棄疾等人選聲擇調的差異

擇新聲的含義與原因

新聲與詞的流傳之間的關系

唐宋詞人擇調的偏好

擇曲名的含義

擇調時須註意調名的常見幾種類型

詞與調名的由合到分

擇調須詠調名本意的幾種類型

第五節詞調的演變

詞調不斷演變的原因

唐五代詞調的特征

北宋詞調的特征

南宋詞調的特征

1、何謂令、引、近、慢?

2、柳永、蘇軾、周邦彥對豐富與發展北宋詞調有過什麽貢獻?

3、什麽叫自度曲?姜夔十七首自度曲的價值何在?

第四章詞派

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宋代若幹重要詞派的特征,理解宋詞發展流變的過程。

考核知識點:

宋詞承唐五代曲子詞發展而來。結集於西蜀的《花間集》和李煜、馮延巳代表的南唐詞,對兩宋詞壇有著重大影響。

宋初西蜀歐陽炯、荊南孫光憲、南唐李煜先後入宋,為易代之際傳遞詞風脈絡。

北宋前期詞人,大都出於江南,主要繼承了南唐詞風。來自江西的晏殊和歐陽修,就使南唐詞風入宋後又復熾轉盛。清馮煦《宋六十家詞選例言》中說:“文忠家廬陵,而元獻家臨川,詞家遂有西江壹派。其詞與元獻同出南唐,而深致則過之”。晏殊之子晏幾道,他的《小山詞》自序,亦自謂“續南部諸賢緒餘”,即承繼南唐詞風。不過晏幾道又漸染花間的秾麗,與晏、歐的疏雋閑雅,又有不同。

花間詞、南唐詞所用的體調,概為小令。敦煌詞與《尊前集》雖有長調慢曲,但不過偶見,未成風氣。自中唐詞之初起,下及北宋的2個多世紀中,以短章小詞配合令曲的局面,基本上相沿未改,這個局面要直到柳永詞的推開,始得改觀。柳永以仁宗時代都市流行的新聲慢曲,填詞傳唱,從而取代了唐五代舊有的小令,形成了長調為主、小令為輔的宋詞格局。柳永的《樂章集》中,慢詞長調多達100余首,使詞調獲得了新的重要來源。兩宋慢詞的興盛,就是柳永開始的。柳永的歌詞還遠傳到宋以外的西夏,據說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西北遊牧地區也唱開了以汴梁的“京樂”為主的聲調諧美的柳永詞。

柳永詞從詞調到作法,都代表了宋詞發展的壹個新階段。他除了發展慢詞,還采用了適合慢詞的賦體的作法,善於鋪敘,形容北宋承平氣象和羈旅行役。柳永詞的另壹特色,就是近於俚俗,因此盛行於市井巷陌。但他的壹些名作,俗中有雅,不乏風致。柳永詞還下開金元曲子,在敦煌曲與金元曲子之間架起壹座橋梁。

蘇軾鑒於柳永等耽於風情、有失雅正的弊病,對宋詞進行了全面改革。蘇軾對詞的全面革新,集中到壹點,就是陳師道《後山詩話》所說的“以詩入詞。”蘇軾在唐宋詞史上的作用,在於提高詞品,擴大詞境,改變詞風,推進詞律。這幾個方面的成就,都與他的“以詩入詞”有關。不過“以詩入詞”也是有限度的,決不等於詩詞混壹或詩詞合流,蘇詩與蘇詞,不僅體調不同,而且風味、情趣也各有所擅。蘇軾壹面大膽革新詞風,壹面又悉心尊重和維護詞體的特點。他十分註意發揮詞體音律諧美、句式參差、用韻錯落等優長,創造了其古、近體詩所未能達到的獨特的詞的境界。因此,蘇軾既“以詩入詞”,正其本原;又“以詞還詞”,完其本色。這兩方面結合起來,蘇軾對詞的革新才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明張綖《詩余圖譜》提出詞有二體:“壹體婉約,壹體豪放。”清王士禎《花草蒙拾》就把宋詞分為婉約、豪放二派。蘇軾的詞,被認為是開了豪放壹派。在蘇軾之前,範仲淹《漁家傲》寫邊塞秋思,王安石《桂枝香》寫金陵懷古,可算是豪放派的先聲。不過分宋詞為婉約、豪放兩派,並不全合宋詞實際,已招致眾多的異議。

秦觀的詞,過去被尊為婉約派的正宗。李清照《詞論》說秦觀詞的特點是“專主情致”。他是李煜之後最為本色的抒情詞人。他的小令,兼有李煜的淡雅深婉和晏幾道的妍麗俊逸,使南唐以來的抒情詞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

周邦彥是北宋末的大詞人。他精於樂律,知音識曲。對審定古調尤其是創制新調有重要貢獻。周邦彥的詞融化唐詩如己出,多取李賀、李商隱、溫庭筠、杜牧等清辭麗句入詞,所以縝密典麗,富艷精工。他的詞精研詞法,講究布局結構,可以示人以作詞門徑。周邦彥的《片玉集》在南宋被奉為典範。南宋後期,“遠祧清真,近師白石”,幾乎成了壹般詞人的***趨的風尚。

北宋著名詞人,還有張先、賀鑄等。張先與柳永大體同時,小令、長調俱工。他仍以小令的作法作長調,詞風介乎晏、歐與柳永之間,正處於這兩種詞風的中間狀態。賀鑄曾任武職,剛直有俠氣。他以《青玉案》壹詞著名。但除了這些哀怨之音,值得稱道的還有《六州歌頭》等慷慨豪邁之作,在北宋詞中別創壹格。

趙鼎作於建炎元年的《滿江紅》,是現今可考的第壹首南渡詞。北宋淪亡之痛沖刷了原先彌漫詞壇的笙蕭細響,使壹向遠離政治的詞,在這次空前的民族災難中獲得新的機運。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收有趙鼎、李光、李綱、胡銓四人的《南宋四名臣詞》壹卷,加上嶽飛的《小重山》諸詞,表明南宋詞有個很好的開端。老詞人張元幹南渡時已60歲,他壹變原來婉麗嫵秀之體,他的《蘆川詞》以《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新州”、“寄李伯紀丞相”二詞壓卷,慷慨悲涼,郁塞不平,更為日後的辛棄疾愛國詞派導夫先路。

李清照對兩宋詞的發展有其特殊貢獻。南宋以來的抒情詞,經過二晏、歐陽修到秦觀,不斷取得新的成就,但有時不免令人感到缺乏時代氣息。李清照經歷了南北宋之際的滄桑巨變,她的前期詞以空靈飛動的女性筆觸自寫閨閣心情,為傳統的抒情詞吹進了清新的空氣;她的後期詞則突出抒寫苦難的時代中壹個飽經憂患者的深沈感受和巨大不幸,這些詞就深深地打上了鮮明的時代印記。在李清照的詞中,時代悲劇和她個人的獨特感受與藝術獨創性完全融合在壹起,使傳統抒情詞又壹次得到充實和改造。

在南宋時期,有繼承大晟樂、專門作詞應制的康與之、曹勛、曾覿等壹派,有瀟灑飄逸又頹唐自放的朱敦儒壹派,但代表民族正氣的辛棄疾愛國詞派是這時期的主流。辛棄疾愛國詞派,陣容甚壯,貫穿於整個南宋時期。它上承蘇軾,南渡初壹些“中興名臣”為之前驅,陸遊、陳亮等愛國誌士為之羽翼,之後猶不乏有力的後繼者,如劉過,劉克莊,黃機等。它的余波,直至宋末元初的劉辰翁等人。有了辛棄疾詞派,南宋詞壇才出現了雄視壹世的“虎虎有生氣”的局面。

辛棄疾的《稼軒長短句》有620首,是宋代詞人中創作數量傳世最多的。辛棄疾以熾熱的愛國熱情和飽滿的鬥爭精神傾註於詞,使詞裏跳動著國家民族的脈搏。詞的藝術容量和抒情功能在他手中達到了新的高度。辛棄疾的詞顯然受到蘇軾的影響,但辛詞的風格主要來源於他的時代和他的思想性格。蘇、辛並稱,二家詞風實有同有異。認真說來,他們的不同之處,也許並不小於他們的相同之處。王國維《人間詞話》說:“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就註意到蘇、辛之間的重要區別。稼軒詞的風格既有統壹性又有多樣化,在兩宋詞人中也較為突出。

張孝祥亦是南渡大家。他仰慕蘇軾,“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他的《於湖詞》220余首,詞風即介乎蘇、辛之間。

姜夔與辛棄疾的創作年代相若,他於稼軒詞酣暢淋漓之外,另立壹宗,向風慕義者,壹時蜂起,形成了南宋中後期左右詞壇的壹個重要派別,其影響還壹直下及於清初的浙派詞。他的《白石道人歌曲》84首,辭語爾雅,韻度高絕,為宋詞帶來了新的意境和格調。清空和騷雅,便是姜夔詞的主要特點,也是這壹派詞人追求的主要目標。姜夔詞中有《揚州慢》等17首自度曲,都旁註音譜,是現存宋人詞集中僅有的完整的宋詞樂譜,是研究南宋詞樂的珍貴藝術文獻。

吳文英詞,其源流承自周邦彥。不少人說吳文英的詞象七寶樓臺壹樣眩人耳目,但終不免晦澀。其實他於周邦彥的“明秀”之外,另創壹種“隱秀”的風格。他的《夢窗詞》330余首,即以綿密研煉見稱。

宋末詞人大都近於江湖派人物,但宋亡之後,誌士詞和遺民詞又有不少佳作。文天祥、劉辰翁等發揚蘇、辛詞風,周密、王沂孫、張炎、蔣捷等謹持周、姜衣缽,宋元之際詞壇,主要就是這樣兩派。前者悲歌慷慨,後者淒斷苦咽,這兩種音色,雖有高低強弱的不同,但起協奏了宋詞的尾聲。

考核要求:

第壹節唐宋詞分派的由來

宋代詞論中析派、辨體之說的萌芽

明清詞論家以婉約、豪放論詞的得與失

清人論唐宋詞派的多元化趨勢

第二節倚聲椎輪大輅——敦煌曲子詞

敦煌曲子詞的發現與整理

《雲謠集雜曲子》

敦煌曲子詞的作者與題材

敦煌曲子詞的特點

第三節齊梁詩風下的《花間集》

《花間集》的編者

《花間集》的性質——“詩客曲子詞”

《花間集》的作者與選量

溫庭筠在花間詞人中的地位與貢獻

溫庭筠詞的特點

溫庭筠詞的代表作

韋莊為何與溫庭筠並稱

韋詞與溫詞的差別

《花間集》中的風土之作

第四節南唐君臣與宋初詞壇

五代詞的兩個創作中心

馮延巳在詞史上的特殊地位

馮延巳《陽春集》所收作品的真偽問題

馮延巳詞中的“寄托”問題

馮延巳詞的特點

南唐君臣與西蜀君臣藝術修養及詞風的差異

李璟的創作

李煜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李煜詞的分期、變化與代表作

南唐詞風對宋初詞人的影響

第五節有井水處皆歌柳詞

柳永的生平與柳詞的創作時代

柳詞的分期與變化

柳永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柳詞的創調之功

柳詞多用賦體

柳詞雅俗並存的特色

柳詞的代表作

柳詞的影響

第六節蘇軾指出向上壹路,全面改革詞風

蘇軾“以詩為詞”的含義

蘇軾革新宋詞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蘇軾詞風的特點

蘇詞的代表作

蘇詞的影響

第七節從秦觀到周邦彥

元祐詞壇的主要作家

秦觀詞的貢獻與特點

秦觀詞的代表作

秦觀詞的影響

賀鑄詞的特點

賀鑄詞的代表作

周邦彥詞的逐漸流行及其原因

周邦彥詞的地位、特點與貢獻

周邦彥詞的代表作

周邦彥詞的影響

自考會計有哪些教材?不同個省份,安排的科目是不壹樣的,但沒有多大的差別,可以去省自考網官網去看看

會計專業自考教材和統招教材壹樣麽?會計專業自考教材和統招教材壹樣會計專業自考教材和統招教材,內容差不多,統招的深度要難壹些,自考的略微簡單點。1.自考相對來寬進嚴出,而國家統招的本科需要參加高考並且分數上線才能被錄取~!2.自考本科要通過大約33門功課才能拿畢業證!統招生是在學校上學,得上課,有老師教學,統招生的試卷通常都是學校出卷,相對來說好考壹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邊工作邊自學,不用上課,沒有老師教,自考的話基本上都是全國統壹卷,比較難考.

我想請問壹下 自考書的出版社不壹樣是不是內容也是不壹樣的?那如果買錯了出版社的話最自考影響大麽?自考唐宋詞研究,有網友提供給妳嗎,我也想要壹份妳需要的資料“唐宋詞研究”,我有24份歷年自考試題,部分是帶答案的,有的試題跟答案是連在壹起的,有的是分開的,要妳自己從文件夾裏面找,這個專業逝江省好像基本每年都有考,不知道怎樣才能給妳……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