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券商是指在“美國”招攬客戶的券商,包括本土的福匯美國和嘉盛美國,以及海外券商ALPARI的美國分公司。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美國和英國經紀人的區別。希望妳喜歡!
美國和英國經紀人的區別
英國經紀人是指在“英國”招攬顧客的經紀人。不僅是當地CMC,還有其他國家的英國分公司,比如FXCM UK。後壹類是英國的“外國公司”。它們都受到英國監管機構FSA的約束。
不同程度的資本安全
在美國經紀人處開戶,錢存入外匯經紀人在銀行開立的另壹個賬戶,與美國經紀人自己操作的賬戶分開。
根據美國GAPP(公認會計準則),當客戶將錢存入外匯公司名下的“客戶資金賬戶”時,該客戶就是該公司的債權人。除了交易的盈虧,客戶賬戶裏有多少錢是外匯公司欠客戶的債,總有壹天要還的。
簡單來說,如果美國券商不幸破產,交易員作為債權人,可能無法全額拿回本金!
英國經紀人的情況比較復雜。在英國有兩種經紀人。壹個是金融服務管理局(FSA)授權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人。通過授權的英國經紀人開戶,客戶賬戶受到FSA補償計劃的保護。壹旦經紀人破產,妳可以獲得高達5萬英鎊的保護。這也是最好的資本安全類型。
值得註意的是,另壹類英國經紀人,他們沒有FSA授權,持有FSA護照,可以發展英國客戶,但客戶的資金不受FSA補償計劃保護。壹些海外經紀人在英國設立了分支機構,但他們對FSA的補償計劃含糊其辭。
其實交易員需要非常仔細的問這個問題——開戶是否受到FSA補償計劃的保護?
杠桿率不壹樣。
杠桿在外匯交易中也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只要幾百塊錢,就可以通過“杠桿”調動幾萬塊錢。杠桿也有不同的“倍數”。美國的杠桿率最高是50比1,英國的杠桿率多為200比1和100比1。妳選擇什麽樣的杠桿取決於妳的交易偏好。
美國平臺不能鎖單。
鎖單是指交易者同壹賬戶中同壹貨幣對的多頭和空頭。中國讀者也將“鎖定訂單”稱為“對沖”。美國禁止鎖令,英國不受此限制。
交易品種不壹樣,英國比較廣泛
美國禁止差價合約(CFD)交易,CFD占交易平臺的半壁江山,所以美國平臺的交易品種比較少,通常限於幾十種貨幣對和貴金屬。
財務披露的透明度是不同的。
監管機構CFTC將每月披露美國外匯經紀商的資產。此外,還會披露美國券商的活躍賬戶數、客戶盈虧比、訂單執行速度等。
英國經紀人對此諱莫如深。
不同的監管機制
美國實行雙重監管機制。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是美國政府部門,也是重量級監管機構。CFTC在外匯存款監管方面相當積極主動,長期以來與業界保持良好互動。公司和CFTC有固定的窗口和聯系人,政策執行也很有效率。
全國未來協會(NFA)是美國的壹個非營利性行業自律機構。1991年,記錄了當時美國約150000名期貨從業者,約10000家傭金商公司,數據全部公開,供公眾或投資者查詢。到1998,所有的數據都數字化了,建立了壹個叫做後臺歸屬狀態信息中心的系統,俗稱BASIC,方便公眾在NFA網站上搜索信息。所有會員的基本信息,公司的股東結構,執照的記錄,被投訴的案件和案件的最終判決,只要是NFA會員,都有壹個會員號,投資公眾在網站上很容易找到。近年來,所有正規外匯公司也被納入這壹體系。
對於接受客戶的投訴和抱怨,NFA也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自行判斷,或者私下為雙方進行和解。這無疑是金融監管的壹大進步,表明NFA不僅引領行業發展,收取會員費,還起到了站在投資者壹邊,打擊無良金融機構的作用。
英國是統壹的混合監管。
無論是我們所在的證券業、信托業、保險業,還是零售外匯業,只要屬於金融領域,都在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的監管之下。
英國監管機構對不公平交易尤為關註,政府專門開設了壹個教育網站,教客戶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如何自救和保護自己。
妳知道機構怎麽玩外匯嗎?
家長-中央銀行
匯率是整個外匯市場的核心,大家都在關註匯率的漲跌。既然提到匯率,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各國央行。作為貨幣的發行者和管理者,貨幣的價值由央行和政府的信用決定,央行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家長”。
主要目標
與其他機構不同的是,央行參與外匯市場的目的不是投機獲利,而是維護匯率穩定,合理調節國際儲備。通過調節外匯市場的資金供求,將匯率維持在壹定水平或限制在壹定水平範圍內。當壹種貨幣被嚴重低估或高估時,央行會幹預匯率。
參與模式
中央銀行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參與外匯市場:
1)央行作為外匯市場的主體,參與外匯的交易,從而影響外匯匯率的走勢;
2)通過開放市場業務、調整再貼現利率和準備金率來調整國內利率,進而影響外匯匯率;
3)通過結售匯系統和窗口指導引導外匯。
子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最接近中央銀行的金融機構。央行出臺的政策直接影響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緊跟央行的腳步。商業銀行也是企業和中央銀行之間的樞紐。央行通過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各種防範外匯衍生品的工具,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
主要目標
商業銀行是整個外匯市場的直接參與者,也是各類交易和風險的主要承擔者。商業銀行的展銷會決定了當天各種貨幣的波動,商業銀行的信用關系決定了壹段時間內流通的各種貨幣的總量。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德意誌銀行等幾家世界著名的商業銀行,因為資金量巨大,甚至可以成為外匯市場價格的制定者。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外匯市場不僅是投機獲利的重要戰場,也是巨大的風險所在。
主營業務
外匯業務是商業銀行的重要業務之壹。在外匯業務方面,各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範圍會受到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主營業務也不盡相同。
國內商業銀行常見的外匯業務包括: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國際結算、征信、咨詢、見證業務和結售匯業務(包括即期、遠期和期權外匯交易)等。除了常規業務,國際商業銀行還會開展套利和套匯,以及投機等業務。
面臨的風險
商業銀行需要面對的風險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首先是外匯交易風險,即銀行進行外匯交易時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包括代客交易和自營交易;二是外匯信用風險,即外匯交易中當事人違約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三是清算風險,是指不同國家交割時間不壹致或清算過程中發生其他意外而導致的風險。
養子-非銀行金融機構
除了銀行,許多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持有大量資金,它們也是外匯市場的重要“玩家”之壹。例如,量子基金、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大型對沖基金公司可以管理數億只基金。目前,中國對金融機構參與外匯市場仍有很大的限制。隨著金融市場的逐步放開,國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參與的外匯業務將逐步增加。
主要目標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通常通過養老基金、個人投資等多種渠道籌集。他們盡力通過杠桿的放大來追求所管理資金的最大回報,外匯交易也是他們獲取利潤的重要途徑之壹。
投機模式
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與各國銀行進行交易,靈活運用銀行提供的外匯交易工具,對某種貨幣進行多頭或空頭押註,以達到投機的目的。比如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就是通過遠期提高外匯中的貶值預期來獲取暴利的。當然,他們的做法存在相當大的風險,還是以量子基金為例,他們在做空港元的行動中失敗了。
養子-跨國企業
匯率時升時降。顯然,這是壹項嚴肅的業務,但跨國企業也會受到影響。壹不小心也不是不能賠錢。雖然是養子,但父母是好父母,跨國公司的利益還是被家庭所關註。因此,央行和商業銀行推出了各種工具來規避企業可能面臨的匯率風險,讓各大企業安心做生意。
主要目標
壹般來說,雖然匯率風險對跨國企業不壹定是有害或有益的,但企業並不是靠判斷匯率變動來獲利,而是希望盡可能地規避匯率風險。
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
企業面臨的主要外匯風險包括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
交易風險是指在使用外幣進行定價和收款的交易中,外幣與本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導致損失或盈利的可能性;會計風險是指經濟主體在對資產和負債進行會計處理的過程中,記賬本位幣(通常為境外分支機構所在國的貨幣)轉換為記賬本位幣(通常為總公司所在國的貨幣)時,由於匯率變動而導致賬面損失的可能性。經濟風險是指由於意外的匯率變動影響企業未來的產銷數量、價格和成本而導致的壹種潛在損失。
通過金融交易規避風險
在企業面臨的外匯風險中,交易風險是最常見的。企業除了選擇有利的定價貨幣外,主要通過外匯交易來規避相關風險,可用於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掉期外匯交易、外匯期權、外匯期貨、利率掉期等。這些都是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的風險規避工具。
外匯保證金交易怎麽玩?
在中國的外匯投機圈,鐵會因為其高比例捐贈方案而出名,最高捐贈比例為1∶1,即客戶貢獻(充值)1,000美元,鐵會捐贈1,000美元。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捐贈方案實施壹段時間後,投資人在鐵匯平臺遭遇“無法提現”。壹些投資者估計,涉案金額可能達到數千萬美元。
至於不能“賺錢”的原因,鐵輝和投資人各執壹詞。鐵輝表示,這是對利用贈送制度惡意套利的投資者的限制;而投資者則認為,鐵匯高管拖延資產轉移,意圖拿走投資者的錢。
目前已有投資者組成維權團,欲前往鐵匯總部所在地塞浦路斯,與鐵匯當面交涉。但是,這樣的跨國維權,不止是壹個難字。
黃金風暴是決策失誤嗎?
據鐵匯官方介紹,鐵匯的英文名為IronFX,是壹家主要從事外匯、差價合約、美/英股票、商品期貨、貴金屬等業務的全球在線交易經紀商。其總部設在塞浦路斯。
張小姐(匿名)是鐵匯的投資人。她告訴《第壹財經日報》記者,從2014 11開始,大量客戶資金無法轉出和提現。
“和我有關的資金是65438美元+0.235。公司高層和業務員開始以各種借口推卸責任。兩個多月過去了,公司還是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開始推卸責任,說客戶的資金與他們公司無關。此前,當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聚集在他們在上海的辦公室東方金融大廈B603時,他們發現更早的鐵匯辦公室已經完全變了樣。”張小姐說。
據了解,這次風波的核心是上海辦事處,大部分賺不到錢的投資者主要在上海開戶。此外,鐵匯在北京、沈陽、深圳的辦事處也壹直由投資者經營。
“這個月初,我還在這裏接待了壹批投資者。現在外界都在說上海辦事處要關了,北京、沈陽、深圳也要關了,但是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妳,我們都在正常工作,我們不會跑的。”深圳鐵匯辦壹位負責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本報記者也了解到,目前深圳辦公室確實在正常工作。
這場風波的核心是鐵輝的捐款計劃。
“我們給客戶的禮物是讓他們吸收損失,不能提現。但國內有部分客戶利用鐵匯的設計漏洞,通過套利的方式設立贈品。這樣下去,平臺肯定站不住腳,也是鐵輝的賺錢決心。”壹位鐵匯內部人士透露。
消息人士稱,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鐵匯集團CEO馬科斯來到中國的辦公室,明確表示要停掉套利賬戶。當時他還準備了壹筆錢來處理客戶提現的問題。“但現在看來,這筆錢根本不夠預留,馬科斯本人可能也不太了解中國區的實際情況。”他說。
無風險套利對沖鐵交所。
那麽,投資者如何套利呢?
套利可以分為兩種方式:壹種是向內沖,壹種是向外沖。所謂內沖,就是在同壹個平臺開立兩個AB賬戶,進行壹筆金額相同方向相反的外匯保證金交易。當壹筆交易全部虧損,另壹筆交易剛好盈利65,438+000%,立即離場。此時,只要空頭的交易賬戶中有壹筆贈品可以吸收部分虧損,且虧損小於盈利,就可以間接“套”出該贈品。
沖出去就有點復雜了。如果壹個投資人拿65438美元+0,000開壹個鐵匯賬戶,再加上壹個贈品,這個賬戶就是* * * 2000美元,然後他再投資2000美元到其他平臺,相當於客戶的成本3000美元。兩個賬戶做壹筆金額相同方向相反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壹個賬戶爆倉,另壹個賬戶獲利1。
如果鐵匯平臺盈利,扣除65438美元+0,000美元的捐贈,還有3000美元,收支平衡。如果外部賬戶盈利,會有4000美元,鐵輝賬戶會爆發,凈利潤65438美元+0,000。
然而,這產生了壹個問題。如果鐵匯賬戶盈利,就不賺錢。所以投資者會盡量不去鐵匯賬戶賺錢。壹個改進的辦法是,在鐵匯賬戶下,交易金額大於外部賬戶,會解決這個問題。到了後期,外部的沖擊也演變成了更復雜的三方博弈。
而鐵輝就是在這個幾乎無風險的套利方案中敗下陣來的。
“我已經收集了八個_ _投資者的信息,目前正在辦理簽證。我會親自去塞浦路斯和律師溝通,看看接下來的官司怎麽打。”投資者李先生(匿名)告訴本報,他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由於鐵輝的總部在塞浦路斯,他只能在塞浦路斯玩才能把錢拿回來。
不過,李先生也感受到了跨國維權的難度。“我們聘請的海外律師會在案件還沒有開始之前收取調查費,之後還會有其他費用。因此,我們的海外維權投資者必須達到高度壹致。最好是希望和鐵輝庭外和解,拿回自己的資金。”他說。
據海外媒體報道,中國區客戶已正式向利馬索爾地區法院起訴鐵輝,利馬索爾地區法院收到約165438+10月22日* *約160起針對鐵輝的訴訟。
同時,壹些無力承擔海外訴訟的投資者選擇向鐵匯中國辦事處所在地北京、沈陽、深圳、上海等地的當地公安部門報案。根據本報獲得的壹份投資者舉報復印件,報案原因為非法經營和非法集資。
灰色地帶該不該放開?
事實上,這些外匯交易平臺雖然在國際上是正規機構,但在國內並沒有完全放開外匯交易,所以壹直處於灰色地帶。外匯交易分為兩種。壹種是個人實盤外匯交易,即不可透支的自由兌換外匯之間的交易。全國各大商業銀行都開通了這項業務,比如中國銀行的“外匯寶”。
壹種是外匯保證金(外匯存款)交易,具有杠桿交易的性質,使外匯交易的實際合約金額超過投資者實際投入的交易保證金金額。
例如,當融資融券交易的杠桿率為50倍時,投資者預期歐元將上漲,他們實際投入654.38美元+00,000美元作為保證金,因此可以買入合約價值為50萬美元的歐元。當歐元兌美元匯率上漲2%時,投資者獲利654.38+0萬美元,按實際投資額計算,收益率為654.38+0.00%。但當歐元兌美元匯率下跌2%時,投資者將損失654.38美元+0.00萬,實際投入的本金將全部損失。
境外銀行開辦這項業務的杠桿率壹般在10倍左右,而專門從事融資融券業務的公司杠桿率壹般在50倍、100倍,甚至更高。即使在發達的國際市場,外匯保證金交易也被普遍認為是壹種高投機性和高風險的產品。
多年來,許多外匯經紀商以投資咨詢公司的名義在中國開設代表處和其他辦事處,以吸引客戶。雖然國內各監管機構壹直在對外匯保證金交易進行警示和整頓,但投資者還是壹波未平壹波又起。與此同時,有關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糾紛也在中國各地的法院上演。
重慶元燁律師事務所律師曾傑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網絡炒外匯主要構成非法經營罪。此類案件在2008 ~ 2010年較多,近年來有所減少,主要是因為國家的打擊力度。
他說,外匯保證金交易作為壹種全球性的金融投資方式,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有著巨大的日交易量。90年代初在中國很流行。由於監管缺失、風控機制不完善、市場混亂,加上外匯保證金交易風險較高,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在1994、1997、2008年三次聯合禁止金融機構從事外匯保證金交易。
據了解,2006年至2008年,民生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小範圍嘗試外匯保證金交易。2008年,銀監會叫停,因為銀監會發現,雖然銀行都因為這項業務而盈利,但是從事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投資者比例非常高,目前80%甚至90%的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這種參與者高虧低盈的局面已經類似於“賭博”。
“雖然國內壹直有聲音呼籲放開外匯保證金交易,但我認為出於對投資者的保護,這壹塊應該加以限制。”曾傑說。
不過,壹位涉足外匯平臺多年的業內人士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他認為,與其讓投資者在灰色地帶前行,不如放開這個領域,規範外匯保證金交易平臺,使其有法可依。
“其實目前國內99%以上的外匯交易平臺都在賭博,平臺肯定是賺錢的,95%以上的平臺都在賺錢。但是為什麽投資者還願意炒外匯呢?這就像買彩票壹樣。大家都知道彩票中獎的機會很少,但每天還是有大量的人買,都在拼概率。”他說。
“但也有例外。圈內人都知道溫州人炒外匯有經驗。很多溫州人都賺了錢,所以我們不接受溫州人的生意。”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