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會計管制的發展趨勢

會計管制的發展趨勢

政府管制的目的在於提高經濟效益和維護社會公正。如果這壹目的得不到真正實現,那麽就可視之為管制失敗。政府在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中具有監管功能,但這種功能是有限度的,並且是有條件的(崔學剛,2004)。管制要把握壹個度,管制太松不能影響被管制者的效用函數,管制太嚴又勢必會嚴重影響其效用而引起被管制者的反感。最佳措施是在政府適度管制的基礎上引入市場機制,實施管制替代。目前我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時期,而轉型實際上是壹個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的過程,會計管制同樣面臨著變革。西方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管制替代是管制改革的發展趨勢,管制替代是用新型管制或其他治理工具替換原有的管制,以此消除管制失靈現象,實現對公***事務的良好治理。和會計相關的管制替代措施主要包括:

過程管制

即政府管制部門通過制定規範性程序來約束管制對象的行為方式,對使其行為結果能達成何種狀態並不做強制性的規定。過程管制主要強調的政府管制部門為管制對象設定最符合成本效益分析標準的行為方式,以此規範管制對象的行為與活動。

聯合管制

指政府與企業等各種組織通過協商談判達成壹致,各方分工合作,***同制定與執行管制政策。聯合管制與傳統政府管制的最大區別在於政府不再是唯壹的管制主體,意味著管制主體的多元化與網絡化,對於那些專業性很強且行業組織發達的部門,政府往往會選擇聯合管制。

自我管制

自我管制意味著政府完全從管制主體的行列中抽身而出,政府將管制規則的制定權與執行權交給原先的管制對象,由其進行自我管理、自我規範與自我約束。通過壹定法定程序將原先壟斷的管制權利授予其它非政府組織,由這些非政府組織履行管制的職責,而原先的被管制者往往依托壹定的組織掌握並行使管制權,成為了自我管制的管制主體。

長期以來,我國會計管制的實施是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進行規範和控制,以期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如會計委派制、稽查特派員制度等,都體現了“過程管制”的內涵。但是過程管制的成本較高,而且由於經濟業務和會計業務的日趨復雜,存在很多政府力不能及的地方,使采用過程管制的政府會計管制的成本大於收益,

在監管機制不完善時,監管成本是高昂的,收效是低微的;隨著監管機制的完善,被監管者開始按部就班進行會計運作,會計信息質量得以提高,監管成本開始下降,至A點取得了最大的成本效益差,監管效果最佳;越過A點,再強化監管,就可能引起被監管者的抵制,在短時期的抗衡後,迅速縮減成本效益差,最終走向會計市場失靈。完全靠政府管制很難使管制的力度壹直維持在最佳點上。建議應充分發揮市場各個參與主體在會計管制中的作用。

其實在會計監管體系中,政府不是唯壹的主體,還存在會計職業界、企業和市場等多元監管主體。如對註冊會計師的管理壹度傾向於以行業自律(自我管制)為主,實施自我管理。這種自我管制存在致命的缺陷,自律組織既是“守護神”又充當“監管者”角色,安然事件以後,美國成立了獨立性相當強的公眾公司,會計監察委員會實施對註冊會計師行業的管制。會計職業管制成功地由自我管制向聯合管制轉換。聯合管制將有利於職業界的自覺管理、企業的自主運作、市場的自發調節,彌補政府會計管制中存在的缺陷,最終形成政府、市場、企業和職業界之間的良性循環。這種由會計職業界、政府部門和民間機構制定會計準則進而體現監管者的意誌的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和采納。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管制體系類似於美國會計信息管制體系,只是在法律管制和行業規範管制之間還有制度管制與準則管制並行,準則和制度的制定權和最終決定權都歸政府,因此行業規範管制的獨立性不強,相對應的是其風險責任意識弱化。以政府為管制主體可增加會計信息披露管制的權威性和實施效率。但是行業規範管制的力量太弱則會影響管制的效果,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局面。因此要提高管制的效果,就必須成立新的獨立機構,賦予其相應的行業管制權利,實行聯合管制,才更有利於發揮各個會計信息披露管制層次的管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