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宮南縣高家柳溝村的掃盲實踐經驗,在毛澤東乃至全國引起了廣泛關註。
65438-0954,山東省鞏南縣高家柳溝村,為適應農業合作化的需要,開辦了掃盲班。
掃盲班是根據書記員的需要來教的,解決了農業合作社書記員不足的問題,開始了全民掃盲運動。
高家柳溝村是壹個山村,有300多戶人家。以前,這裏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貧瘠的土地,讓這個原本貧窮的山村更加貧窮。
由於這裏長期的經濟壓迫,文化也很落後。村子裏只有九個人識字。俱樂部裏找不到記賬員,團支部就從青年中選了7個有文化的人擔任記賬員。
由於識字不多,大多數人連社員投入的錢、肥料、農具、姓名、地點、分工都寫不出來,只好畫圈、杠來代替。時間長了,連圈子和杠杠都分不清,難免變成壹堆糊塗賬。
根據這壹情況,社支部向紅旗合作社社務委員會提出建議,組織青年學習文化,解決社會上記賬員的問題。然而壹開始並沒有通過。
他們說:“被餵的雞不下蛋,文化課白白浪費時間和食用油。”後來在黨支部的支持下,社委采納了他們的意見。
於是,團支部先組織了26名團員,成立了農民夜校,成立了記班。
記錄班的學習形式采用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他們以生產隊為單位,劃分了學習小組,聘請了4名高中畢業生擔任工業學校的教師。
剛開始上課時,因為沒有課本,團支部不知道學什麽,就和老師們商量,先學“今晚開學”這幾個字,再陸續學“掃盲班”這幾個字。
壹天晚上,記賬的高唯科說:“我上了幾年冬學,不認識幾個大字。”這樣學習什麽時候才能學會記賬?"
團支部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召集師生討論。大家壹致認為,學習內容壹定要結合目前合作社的記賬需求。
所以決心先學習社員的名字,再逐步學習土地位置、各種農活、農具的名稱,再學習各種數字、核算格式。
在學習中,他們壹直堅持學以致用,“做什麽,學什麽”。比如初春的時候,社裏忙著犁地送糞,就學會了“耕地”“送糞”這兩個字。當他們抓住紅蜘蛛時,他們學會了“紅蜘蛛”這幾個字;成員深挖的時候,老師教的是“深挖”這個詞。
為了保證不斷的學習,學生們晚上聚在壹起接受老師的授課,每個隊都有輔導員,白天會去田裏幫忙。
經過兩個半月的學習,參與學習的115青壯年中,19可以記賬,92人可以保留自己的工作賬戶,只有4人不能。
高家柳溝團支部成立的記賬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解決了俱樂部缺少記賬員的困難。因此,合作社的管理得到了改善,以前熬夜、賬目混亂的現象基本得到了改變。
很多家長看到學習有效果,就積極動員孩子參與,給孩子買石板、筆等學習用品。該講習班也得到合作社的積極支持。
學生王守敬用壹輛車把糞便送到地上。頭罩壹戴到脖子上,他突然想起了“頭罩”這個詞。怎麽寫?去問問輔導員就知道了。
像這樣,在學員中勤於學習,在制作過程中勇於質疑的例子數不勝數。
高家柳溝村團支部創辦的記賬班,極大地鼓舞了互助組和其他沒有參加合作社的人。
秋後紅旗社擴大時,110戶參加了合作社。
通過這次學習,青年團員的文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在參與研究的200多名年輕人中,63人可以做記賬員,4人可以做會計助理。其他學生,也基本上摘下了文盲的帽子。
1954年秋,《山東青年報》在第壹版刊登了高家柳溝團支部建立記班的事跡,同時刊登公開評論。
1955春,人民日報全面介紹了高家柳溝村團支部的經驗,出版了他們編寫的各種掃盲教材。
中國青年報和工人日報也對此問題進行了大力宣傳。
1955年秋,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拍攝了該村辦學經驗的新聞紀錄片,放映後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195512、毛澤東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熱潮》壹書中,對“在鞏南縣高家柳溝村團支部建立記班的體會”壹文寫了筆記。
根據言論:
這個經驗應該推廣。列寧曾經說過,“在壹個充滿文盲的國家裏,不可能建立起資本主義社會”...
第壹步是學習人名、地名、工具、農活和壹些必要的詞匯,大概200到300個單詞。
第二步是學習更多的單詞和詞匯。應該編寫兩種教科書。
第壹本教科書,應該由從事指導合作社工作和幫助地方知識分子的同誌,根據自己合作社的需要,各編各的。每個地方做壹個,不要用統壹的教材。這種教科書不需要審查。
第二種教材也要由從事指導合作社工作和幫助地方知識分子的同誌,根據壹個小地區的事物和詞匯,加上全省全國的壹些事物和語言來編寫,也只要幾百字。
第三步,省市區教育機構編寫第三套常用教材。
山東省宮南縣高家柳溝村團支部做了壹件創造性的工作。看到這種情況很欣慰。
有老師,就是自己村的高中小學畢業生。進步很快。在兩個半月的時間裏,超過65,438+000的年輕人和成熟成年人學會了200多個單詞,並能保留自己的工作賬戶。他們中的壹些人成了合作社的記賬員。
記錄班的名字也很好。這種學習班應該是各地普遍效仿的。各級團組織要領導這項工作,壹切黨政機關都要支持。
當時,毛澤東的指示迅速傳遍全國,全國各地都派人到高家柳溝村參觀學習。
《人民日報》等新聞單位也對這壹指示進行了充分宣傳。
1955後,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和多個縣市派員到高家柳溝村參觀學習。
隨後,各地紛紛仿效,開辦了各種農業夜校和工人夜校,對促進全國人民的文化學習,推動農業合作化運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