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信息失真

壹,會計信息失真的含義

所謂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未能真實反映客觀經濟活動,對決策者的相關決策產生不利影響的壹種現象。上市公司信息質量失真主要表現在:壹是信息披露不真實;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三是信息披露不及時。

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總體情況

自65438年至0720年世界首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英國“南海公司”事件發生以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成為投資者和債權人關註的核心問題之壹。雖然在過去的兩百多年裏,現代審計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世界各國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財務會計準則,極大地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然而,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並沒有像投資者和債權人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根本遏制。相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案例仍時有發生。在我國,這種現象也是存在的:根據相關資料,財政部在199年隨機抽查100家國有企業會計報表時,有81家公司虛構資產37665438億元,89家公司虛構利潤27.47億元;在2000年會計信息質量抽查中,被抽查的159家企業中,有147家企業存在虛假資產。這147戶* * *虛增資產1.848億元,折舊資產24.75億元;虛增利潤654.38+0.472億元,虛增利潤654.38+0.943億元。上市公司方面:2001年,對深滬兩市上市公司1000余家進行審計,虛增利潤應減少654 38+0 . 89億元,擠出利潤654 38+0 . 5%。其中,審計減少利潤3654.38+07億元,審計增加利潤6543.8+02.8億元,利潤總額增減445億元;審計減少資產903億元,增加資產842億元,總體減少資產61億元,增加和減少總資產1745億元。特別是有6家上市公司的資產縮水幅度超過50%。與此同時,洪光、瓊民源、銀廣廈、麥科特、ST黎明、美猴王、東方電子、藍田股份等上市公司也出現了壹系列會計造假案件。這些舞弊案件的頻繁發生,不僅嚴重挑戰了會計的誠信基礎,也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利益驅動因素、制度缺陷和道德問題。我國正處於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資本市場、公司治理結構和外部監督機制的完善存在壹些問題,使得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具有壹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綜合考察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我認為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壹)中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及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

中國資本市場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的背景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存在市場機制缺失、市場結構單壹、市場行政化等問題。由於資本市場市場化程度低,企業缺乏融資渠道,具有“殼資源”屬性的上市資格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按照現有的制度,公司上市、配股、退市都是以會計盈利能力為標準的。為了滿足上市或配股條件或避免退市,相當壹部分上市公司從事了合法但不合理的盈余管理或會計造假活動。同時,以國有企業為主的上市公司人為分割股權結構,堵塞流通,“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權”;此外,國有股占主導地位,小股東持股較少,對企業實際經營不太關註,投機氛圍嚴重,容易導致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侵占上市公司資產、損害小股東利益的行為。如“鄭”在嚴重虧損的情況下,為籌集上市資金,編造財務盈余以獲得上市資格;“銀廣夏”為了維持和奪回配股資格,捏造交易,誇大利潤,哄擡公司股價;“藍天股份”通過盤點存貨價值、固定資產、虛增銷售收入、虛增銷售成本等方式虛增利潤,獲得銀行貸款。並且在2003年6月5438+10月9日國家頒布《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幹規定》後,錦州港與周年的友誼掀起了證券民事賠償的高潮。這些事件反映出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具有很強的政策驅動特征。

(二)企業產權中各行為主體的利益沖突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失真。

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理性的個體追求自己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每個個體都在他所依賴的系統允許的有限範圍內最大化他的效用。由於個人的利益不同,組織中會有不同的利益相關者。

壹般來說,企業產權中有幾個主體,如政府、債權人、所有者、經營者及其他與企業相關的個人。政府最關心的是稅收的征收;債權人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債權能否按時收回本息;所有者關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資產能否保值增值;運營商關註的是業績的提升是否會給他們帶來額外的經濟效益;證券市場的投資者關心股票的價值和公司的業績。因為他們有不同的行為目標和經濟特征,所以有不同的利益,不可避免地產生利益沖突。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相比,經營者的地位是獨特的,即經營者直接管理企業,他直接對企業的經營和行動負責,因此具有獨特的信息優勢。但運營商基於自身利益,只會提供信息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時,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經營者“偷”機會帶來了“道德風險”問題,即經營者有動機操縱會計信息的生成,甚至提供虛假信息,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從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會計信息失真是因為他們的利益和目標不同。從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由於他們的興趣和目標不同,對信息的要求也不同。有些信息使用者確實需要真實、客觀反映經濟活動的會計信息,而有些則不需要。有時,在個人、部門和地區利益的驅動下,他們可能出於某種特殊目的,如粉飾政績或隱瞞事實,不需要真實的會計信息,如果這些真實的會計信息對他們的目的不利。站在債權人的角度,他們關心的是債權能否按時收回,也應該要求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以便盡快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采取對策。目前企業最大的債權人是銀行。所有銀行真的都需要真實的會計信息嗎?恐怕不行。這裏還涉及到銀行的利益。目前中國的銀行大部分是國有銀行,接受貸款的企業大部分是國有企業。如果銀行在貸款發放前仍然要求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其實對此甚至有所懷疑),那麽貸款發放後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了。原因主要包括:壹是銀行和信貸人員自身績效考核的需要,真實的會計信息對他們不壹定有利;第二,即使他們知道借款企業的真實情況(當然是財務狀況不好),也無能為力。剩下的股東,應該說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最需要真實的會計信息,因為他們與企業的產權關系最清晰,利益關聯最大。但就我國證券市場而言,投資與投機並存,後者占很大比重。以賺取短期差價為目的的“股東”很多,但真正願意以“股東”身份出現的長期投資者很少。會計信息真實與否,對大多數股東來說並不重要。他們關心的是會計信息會不會讓股價上漲,因為那是他們的利益所在。有時,不同的產權所有者為了實現各自但壹致的利益,可能會相互串通,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雖然這不僅可能損害其他產權所有者的利益,也可能損害企業的長遠利益。

(C)內部控制系統缺乏或效率低下

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發現、預防和糾正錯誤和舞弊。壹個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至少應達到以下目標:確保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確保所有交易和事項在適當的會計期間以正確的金額記錄在適當的賬戶中,以使會計報表的編制符合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確保資產和記錄的接觸和處理得到適當授權;定期確保賬面資產與實際資產相符。所以從理論上講,所有的錯誤和舞弊都可以通過健全的內部控制系統及時發現和糾正。但是,如果壹個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缺乏,會計舞弊就很容易發生。同時,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重大影響的控制環境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內部控制制度是否發揮作用。所有的造假信息之所以能夠最終通過會計系統形成財務報告,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極其不正常,這就使得會計造假有了可乘之機。

(四)外部監管不力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泛濫。

在中國,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是財政部。財政部負責制定會計制度並監督其實施。根據《會計法》的規定,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進行監督檢查。按理說,我們的監管應該是有效的,可以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泛濫。但實際上,監管不力、監管手段缺失的現象依然存在。證券監管、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有權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監督。然而,各監管部門缺乏合作,各自為政,未能形成有效和互補的監管機制。就拿監管較多的上市公司來說,顯然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不高。上市後,如果企業經營不善,就會采取各種手段虛增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獲得增資配股的資格,進壹步向投資者榨取資金。壹些上市公司還與莊家合作,違規炒作自己的股票。當虧損難以為繼時,我們將重組債務和資產,出售我們的殼資源。這已經成為中國上市公司的壹道風景。鄭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壹個典型的案例。1997年末,鄭公司在實際虧損150萬元的情況下,通過虛構返利、跨期記錄費用等手段編制虛假財務報表。在年報中向社會公開披露盈利8560萬元,通過配股募集資金1998。在2000年鄭巨額虧損和欺詐被披露後,中國證監會介入調查。由於證監會的監管權力和手段有限,很難及時發現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其他部門也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

第四,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是對市場經濟規則的嚴重背離。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資本和市場。上市公司向公開市場提供的會計報告信息是外界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上市公司發布會計報告後,公司會計報告的外部使用者,包括股東、債權人、潛在投資者和其他社會公眾,會根據這些報告所反映的信息(資產負債、經營狀況等)做出自己的決策。).如果企業向公開市場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不真實,投資者就會有受騙的感覺。如果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覺得上市公司在利用這些虛假會計信息欺騙他們,他們就不會投資上市公司;同樣,如果銀行知道企業提供的報表是假的,也不會再貸款給企業。如果大家都不投資上市公司,企業就像沒有水的魚,遲早會陷入難以為繼的困境。因此,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是對市場經濟規則的嚴重背離。它不僅會嚴重削弱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危及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使公眾懷疑會計誠信的基礎,而且會從根本上動搖市場經濟的信用基礎,削弱和扭曲證券資本市場的資金籌集和資源配置功能,危及宏觀經濟的正常運行。會計信息失真還會助長腐敗,嚴重阻礙經濟發展和企業改革的順利進行。

動詞 (verb的縮寫)控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措施建議

治理老板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是壹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和綜合治理。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為為了提高boss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壹)改善所有制結構,明確市場機制

控制會計信息失真的前提是及時發現問題。以政府行政監管為主的會計監管體系反應過慢,發現問題時,後果通常無法挽回。市場化的會計監督機制主要依靠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來發現和揭示問題,發現的速度往往要快得多。這壹機制的建立需要調動投資者探索上市公司會計問題的積極性,需要以股東多元化、微觀分權和宏觀集權的股權結構為基礎。因此,降低國有股比例,構建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按照市場機制增加股權的流動性,是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首要任務。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1.明晰產權,充分發揮產權在規範和界定會計信息生成過程中的作用。

產權是企業取得市場法人資格的基本條件,只有產權清晰的企業才能真正成為市場主體。企業本質上是壹個契約,它寬泛地規定了企業的哪些成員應該完成哪些任務。在這裏,基本權利(收益請求權、使用權和轉讓權)實際上被劃分為不同的利益群體。在產權不清晰的企業中,權力轉移的缺失使得企業的行為在壹定程度上偏離了市場,沒有按照市場的規律實施企業行為,從而造成會計信息沒有按照市場的需要提供。

只有明確的產權界定,才能使市場參與者按照會計行為規範進行會計管理交易。這是因為產權的明晰為會計信息目標的實現創造了兩個重要條件:壹是所有者追求資產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經濟契約關系。在這兩種條件下,資源的配置是相對有效率的:經營者在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效用的情況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按照市場而不是所有者的意誌實施經濟行為。同時,會計主體可以根據交易成本的高低選擇會計規範的組合,充分發揮會計規範的激勵、約束、資源配置和收益分配功能。

2.實行獨立董事制度。

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確定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三分之壹以上為獨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1名會計專業人員。上市公司董事會設有薪酬、審計和提名委員會的,獨立董事應占半數以上。獨立董事的主要職責是履行對上市公司和全體股東的誠信和勤勉義務,維護公司整體利益,特別關註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獨立董事將在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等專業委員會中體現“獨立性”的價值。獨立董事擁有特殊權力,如向董事會提議聘請或解聘會計師事務所、獨立聘請外部審計機構或咨詢機構、對上市公司重大關聯交易的公允性發表意見等。推行獨立董事制度,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制衡作用,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註的焦點。

(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並嚴格執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規範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防止舞弊具有重要作用。

1.制定和發布內部控制標準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迫在眉睫。為盡快推進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財政部應制定並發布統壹的單位內部控制標準,供各單位執行或參考。壹般來說,壹個單位的內部控制標準應符合以下要求:壹是制定的標準應包括內部控制制度的各個方面,形成完整的體系;二是對* * * *的內容制定詳細具體的標準,對復雜特殊的內容制定原則性的標準;第三,對於涉及會計信息質量的內部會計控制內容和單位履行法律法規的控制內容,應當制定規範性標準,對於僅涉及單位內部管理控制的內容,可以制定示範性標準。

2.組織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首先,要大力宣傳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其次,認真履行財務部門的法定職責,通過定期監督檢查,督促各單位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三是通過經驗交流等方式,指導和幫助各單位做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同時利用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力量為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實施提供人力和技術支持。

(四)加強企業外部監督機制建設。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和懲戒。

要充分發揮會計法在弘揚正氣、反對不正之風中的震懾作用。進壹步完善會計制度,繼續完善企業會計制度。針對各行業的特殊業務,抓緊研究制定不同行業的專業核算辦法。加強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的透明度,減少交易雙方的信息差異,完善包括司法調查、證券監管、違規警示、行業自律和媒體監督在內的全面信息披露監管體系。在立法方面,要加大對虛假披露的懲罰力度,從制度上提高違法信息披露的成本。

2.完善獨立審查制度。

註冊會計師是市場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其前提是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我國註冊會計師行業起步較晚,相關政策不配套,在前進的過程中存在壹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全日制註冊會計師數量少、勞動年齡內人員短缺、缺乏必要的風險基金等;壹些事務所單純追求收入,忽視執業質量,甚至出具虛假報告;由於部門組織,行政審計業務,介紹業務按比例分成,收入按比例上繳,成為主管部門搞福利和獎金的重要經濟來源,從而嚴重損害了社會中介機構的形象及其與社會各界的關系,影響了註冊會計師獨立、客觀、公正的地位等等。黨的十五大確立了20世紀末20世紀初培育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目標,把培育和發展市場中介組織上升到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的高度。因此,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通過脫鉤改制,推進事務所制度改革,盡快建設壹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註冊會計師隊伍和壹批會計師事務所,加強註冊會計師的執業監管,使社會會計監督機構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警察”。要進壹步明確社會會計監督機制對會計復核結論的法律責任,充分發揮其作用,維護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嚴肅性。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名稱: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現狀及問題分析。

學院:會計學院

專業:會計學(國際會計方向)

學生編號:

學生姓名:

講師:

2008年6月5438日+10月

壹、選題動機(背景或意義)。

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企業集團作為由幾個企業組成的經濟聯合體,最重要的紐帶就是資本。在企業集團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的情況下,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具有充分的理論和實踐依據。由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方面的質量和效果都可以在資本運動中得到綜合反映,因此有效合理地組織資本活動對改善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業只有加強資金管理,合理組織資金供給,降低資金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優化資金控制和監督機制,才能促進現金流量的良性循環,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因此,在資金管理中選擇合適的資金管理模式,已成為現代企業集團面臨的壹個至關重要的現實問題。

二、論文需要澄清的主要問題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討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問題和模式,以提高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效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本文的構思是基於對現代企業理論和財務管理理論的理解。本文的基本思路是論述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內容和作用,指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然後著重分析企業集團資金管理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多種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並分析比較其在現實中的適用性和優缺點,從而嘗試對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提出作者自己的建議。

本文主要采用規範研究的邏輯方法,結合案例分析、數據分析和圖表分析進行論證。本文的基本觀點是,選擇合適的資金管理模式有利於提高企業集團資金配置的效率,有利於解決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中遇到的壹些問題。

第三,論文的提綱

壹、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概述

1.企業集團的概念和特征;

2.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內容;

3.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目標;

4.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原則。

二、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分析——基於圖表

1.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常見模式

2.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第三,企業集團資金管理面臨的共性問題分析——基於案例和數據分析

1.資金分散,使用效率低;

2.監管不力,事前、事中監管不嚴;

3.信息失真,難以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四、解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問題的對策

1.實現資金集中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現金池先進管理技術介紹

2.探索多種監管方式,確保資金安全完整;

3.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作為改善財務規章制度和減少人為因素的手段。

元素,實現高效的信息管理。

四、論文工作安排

序號論文各階段內容的時間節點

1選題

2 2008.10.5確定論文題目

3 2008.10.10開始寫開題報告。

4 2008.11.1開始寫論文初稿。

5.2009年2月28日完成論文初稿。

6 2009年3月30日,論文定稿。

論文答辯

動詞 (verb的縮寫)主要參考文獻和相關資料

[1]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

[2]吳伯林。論中國企業集團。[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3]袁林。論企業集團化與財務管理集中化。[J]《會計之友》,2000年第9期。

[4]馬·。樹立三大資金管理理念。[M],經濟學家,2006年第65438期+0。

[5]趙東方。集團結算中心結算系統的建設。[J],《會計月刊》2005年第19期。

[6]任勇。財務結算中心:集團公司集中管理內部資金的有效途徑。[J]《會計通訊(綜合版)》2004年第13期。

[7]於增彪,梁,。現代公司預算的起點。[J]《會計研究》,2002年第8期。

[8]張放。論未來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模式。[J],上海會計,2001,第4期.

[9]魯·。論企業集團化與財務管理集中化。[J]《會計通訊》2000年第9期。

[10]Charles T.Horngren,Gary L.Sundem,William O.Stratton,《管理會計導論》, Prentice Hall,12版

Scoot Besley,Eugene F.Brigham,《管理金融精要》,湯姆森學習,12版

第六,教師意見的引導

妳同意學生進入論文寫作階段嗎?

講師(簽名):

20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