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51年江寧之亂到1864年攻破天京,太平天國戰亂持續了十四年。有學者估算,這十四年中清政府為平定太平天國花費了二億五千萬兩白銀。對於當時的清廷來說,這無異於壹筆天文數字。鹹豐皇帝要是提前知道會花這麽多錢,恐怕會被當場嚇死。
清朝祖制:?國家出入有經,用度有制?,說的是清朝歲入由田賦、鹽課、關稅和雜賦四項,歲出由皇室花銷、百官俸祿、養兵軍餉和工程款四項構成。歲入歲出中又以田賦和軍餉為大。天下田有總數,賦有定額,量入為出,財用不竭。理論上說清朝施行的財政制度對壹個小農經濟為主的國家來說是完美的。
但是這種剛性的財政制度壹旦遇到突發事件就會顯得彈性不足。清廷管得了皇室開支,管得了百官俸祿,管不了英國人的艦炮和農民的鐮刀,壹旦遇到戰爭,清廷就必須花掉國庫中積攢的老本,花光老本之後唯有另辟蹊徑擴展財源。
上圖_ 外國人眼中的太平天國
在1850年,也就是江寧之亂的前壹年,因為鴉片戰爭的影響,清朝的國庫已經因瀕臨虧空,存銀只剩下區區187萬兩。面對突如其來的太平天國之亂,清廷手握的187萬兩白銀連打個水漂都不夠。
清朝除了?出入有經,用度有制?的祖制外,還有壹個應付突發財政支出的慣例,就是利用賣官、加稅、勸捐、截流官員俸祿來籌款。但是這幾種手段無異於殺雞取卵,籌來的款項也根本不夠應付巨額軍費。
1853年,太平天國攻占南京。南京是長江以南的政治、經濟中心,清朝壹半以上的賦稅來自江南,掌握了南京就等於斷了清朝財政的臂膀。為了支付巨額軍費,鹹豐皇帝甚至熔鑄了乾隆留下的幾口金鐘。
上圖_ 太平天國首邑南京天王府
明末農民起義的根源就在竭澤而漁的財稅政策,戰爭就要籌餉,籌餉又引發戰爭,這是壹個死循環。此時大清眼看就要步入陷阱,但令人驚訝,隨著戰爭的進行,清朝同太平天國作戰的主力,湘軍,不但糧餉充足,還花巨資裝備了西洋火器。大清財政非但沒有被戰爭壓垮,反而是越打越富。
實際上,越打越富的是同太平天國作戰的前線部隊,至於後方的清廷,還是壹如既往的困苦,鹹豐皇帝把乾隆留下的傳家寶變賣了之後壹直沒有太大進項,可以說是前方緊吃,後方吃緊。
上圖_ 鹹豐皇帝,1860年10月13日《倫敦新聞畫報》
太平天國禍亂伊始,鹹豐皇帝就發現自己不光沒錢,還沒兵。雖然手下有嫡系八旗軍和雜牌綠營兵,但是經過百年盛世的?磨練?,這些兵勇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面對太平天國的時候不戰自潰。為了組建壹支能打勝仗的部隊,清廷開始允許地方組建團練。曾國藩以湖南為基地組建的湘軍就是其中最為出色的壹支隊伍。
團練同八旗軍和綠營兵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軍餉制度。八旗軍和綠營兵都是正經的國家軍隊,軍餉由國家撥款,而地方團練軍餉卻全憑自籌,無論是招人還是發餉,國家壹概不管,只要能幫大清朝打太平天國就行。打贏了加官晉爵,打輸了自生自滅,至於軍餉是偷是搶,全憑能力。
但是湘軍畢竟不是土匪,想要維持軍隊正常運轉必須有持續而且充足的資金來源。好在鹹豐皇帝賦予地方官組建軍隊的權力後也部分讓渡了部分地方財權,鹹豐皇帝在關於籌辦團練的上諭中說:?壹切經費由紳民量力籌辦,不得假手吏役?,鹹豐用字簡練,量力二字意味頗深。若團練頭目是鄉紳,自然只能於壹村壹鄉勸捐,若團練頭目是地方要員,籌款範圍自然擴大到壹省乃至數省,手段也從挪用賦稅到攤派軍餉不壹而足。?出入有經,用度有制?的咒語我不念了,妳們愛咋整咋整吧!
上圖_ 太平軍與清軍交戰圖
雖然清朝以小農經濟為主,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緩慢提高,商品經濟也日趨發達。商業活動在社會中的影響日益加大,征收商業稅的土壤越來越肥沃。
允許地方開拓財源,這壹點在當時不被理解,但是從這之後,地方官的工作確實主動多了。第壹個發現新大陸的是刑部侍郎雷以諴,1853年駐軍揚州之後,雷以諴在幕僚建議下向商販設卡抽成,稅額初定壹厘(百分之壹),故稱厘金。厘金分板厘和活厘,板厘的征收對象是店鋪,收取月營業額的百分之壹或固定金額,也叫坐厘。活厘的征收對象是商販,通過道路設卡收取,或按貨物價值或按商販人頭,又叫行厘。
有了厘金助力,雷以諴的軍費吃不完花不盡,於是他在奏摺中向鹹豐皇帝分享了這種新穎的財政工具。通過鹹豐皇帝中介,各處地方官都開始向商人征收厘金。
上圖_ 清朝天順祥銀錠
1853年到1864年,可統計的厘金年收入在壹千萬兩白銀以上,十壹年就是壹億壹千萬兩,這還沒包括不可考證的大頭,鹽、茶厘金。說是厘金獨木支撐著大清朝這十壹年的軍費也不為過。而此時的清廷因為丟失了江南富地,歲入也僅在壹千萬兩左右。可以肯定的,此時的厘金收入已經超過田賦成為財政收入的主力。
大清朝是壹個集權國家,集權最重要的手段和目的就是財政由中央統籌。但是對鹹豐皇帝來說,厘金就像壹個巨大的黑洞,既看不到收入多少,也看不到支出多少。地方官在奏摺中不斷強調厘金收入僅夠軍費支出,未曾有盈余;還說官府胥吏在征收、播劃厘金過程中中飽私囊,希望另起壹套管理厘金的班子,直接為自己手下部隊服務。
思維古板的鹹豐皇帝看不到厘金的巨大威力,受制於當時的戰爭狀況,清廷也沒能力將厘金劃歸中央統壹調撥。雖然前方軍費日日見漲,但是中央收入依然徘徊不前,造成了前方緊吃、後方吃緊的反常狀態。
上圖_ 白河縣厘金局
厘金設立伊始就不斷有人上報重復設卡征稅、稅額不定、稅額過高的情況。1864年太平天國平定之後,清廷著手整頓厘金亂象。在調查中清廷自然而然的發現了厘金帶來的巨額收入,厘金全憑地方支配的局面就此結束。前方緊吃、後方吃緊的財政狀況得以改觀。
對於厘金的性質,普遍的觀點認為這是壹種商業稅。但是也有人從厘金的特定用途(軍費)和特定收費人群(商販)著眼,認為厘金是壹種政府收費。
按照稅收固定、收費靈活;稅收群體普遍、收費人群特定;稅收用途廣泛、收費用途單壹的現代觀點,我們不妨把厘金分為前後兩段:1864年以前厘金作為軍餉來源,是壹種收費;1864年之後到清末,厘金作為中央和地方***享的財政補充,是稅收。
上圖_ 民國七年雲南厘金照票
雖然厘金為清政府開辟了新的財源,但是厘金也有無法克服的先天缺陷,直到清朝覆亡,厘金的稅額和征收方式都沒能實現全國統壹。
由於缺少現代的會計體制,厘金收入對中央來說依然是壹個黑洞,地方到底收了多少錢、還能從厘金獲得多少收入,依然是清廷無法回答的問題。混亂的厘金體制制約也制約著商業發展,1931年,民國政府終於廢除厘金,開始施行現代化的商業稅制度。
文:劉不成
參考資料:
1《晚清地方與中央財政關系研究?以厘金為中心》 楊海
2《清末地方軍事化中的國家與社會》 許楓葉
3《清代財政收入規模與結構變化述論》 申學鋒
4《苦命天子》 茅海建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