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通河縣有了專業的藝術表演團體,演出40場,觀眾21,000人。通河縣有壹個縣文化館,舉辦了12期培訓班,216人次參加,舉辦了兩次書畫展,作品61件;有電影管理站,放映電影950部,觀眾654.38+0.8萬;有壹個縣圖書館,藏書34,000冊,借閱者42,000人。有文物研究所150件文物。1985年末普通中學25所,在校生14 481人;有188所小學,學生33692人。60%的校舍已經用磚砌成。
2007年,通河縣共有普通中學15所,不含清河林業局和茶林河農場,在校生13911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533人,初中在校生12378人。職業高中1,435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59人;小學42所,學生18736人;有26所幼兒園,有2353名兒童。修繕校舍17棟,新建教學樓6棟,公開招聘教師71名。
2007年,三中教學樓擴建2644平方米,祥順寄宿制學校擴建3844平方米,洪泰明德小學擴建835平方米。1985年,通河縣擁有床位490張,是1949年前的22倍,平均每475人壹張床位。衛生技術人員693人,是1949前的29倍,每331人有1名醫務人員。
2007年,通河縣共有衛生機構17個,其中綜合醫院5個,鄉鎮衛生院8個,中心醫院2個,婦幼保健院1個,結核病門診1個,衛生防疫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 * *擁有598張病床,* * *擁有752名衛生技術人員。鄉鎮衛生院床位141張,衛生技術人員199人,鄉鎮衛生院床位141張,衛生技術人員385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吉林將軍準許在松花江北岸巴彥蘇蘇以東的河中借地,設立五個驛站,每個驛站都配有車馬,用來送報和送行過往的官員。
光緒二十六年,1900,俄國曾在沖古爾庫,也就是現在的三站鄉設立戰地郵電管理處。光緒二十二年,1906年廢止。光緒三十四年,1908,充古爾庫站設大同郵政所,是通河縣最早的郵政通信機構。
宣彤第二年,1910,帖子被退回帖子。大同縣有個報社分社,附二道河子。現在清河鎮有二道河子村和二站兩個報社分社。
3年,1914,大同縣改為通河縣後,大同郵政局改為通河郵政局。辦公地點遷至茶林河口,現通河鎮,隸屬吉黑郵政管理局,下轄何農鎮代辦所和三站代辦所。同年9月,通河縣至觀音山的報紙業務改為郵局。5年,1916年,鳳山鎮郵政代辦所成立。
民國8年1919年,吉黑郵政管理局在通河縣建立電報局,結束了向鄰縣發電報的歷史。
10,1921,何農郵政代辦所劃歸木蘭縣郵政局。14,1925,鳳山郵政代辦所撤並。18年4月,鳳山鎮郵政代辦所重新組建,隸屬通河郵政所。同年,通河電話局成立。
15年8月恢復後,1945,通和電話局由當地維護協會接管。1946年2月,電報局、電話局、郵局全部被東北民主聯軍接管。1946年3月,縣民主政府正式接管郵電機構。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郵電通信的發展。經過40多年的不斷建設,郵電網絡遍布通河縣城鄉,並通往全國各地。
1985年有1個縣級郵政局,12個支局,2個郵政代辦所,2個郵局。總業務量55.9萬元,是1952的9倍多。
2009年,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網民數量大幅增長。通河縣共完成郵政業務1304萬元,比上年增長10.3%。全網通業務總量27670元,比上年下降19.1%。城鄉電話用戶60286戶,比上年下降4.7%,其中城市電話用戶31546戶,比上年下降3.7%,城鄉電話用戶28740戶。網民4151。移動通信業務總量3874萬元,比上年增長13.5%,移動電話用戶7.65萬戶,比上年增長36.2%。
2011,郵政業務總量10097萬元,比201下降34.4%。中國聯通業務總量3889萬元,較2010增長15.0%,城鄉固定電話用戶35614戶,較2010減少1.5%,其中,城市電話用戶65438戶+04158戶。農村電話用戶21456戶,比2010戶增長2.2%。互聯網寬帶用戶15845戶,比2010戶增長9.9%。移動和電信業務總量4800萬元,比2010增長19.0%,電話用戶107200戶,比2010增長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