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2006年,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開發了英語(三)形成性評價教材。

2006年,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開發了英語(三)形成性評價教材。

市場化、全球化、知識化、城市化轉型中的農村經濟與遠程開放教育

日期:2005年8月25日12: 39: 58人氣:6[大中小]

在江蘇向市場化、全球化、知識化、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三農”問題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1999江蘇總人口7700多萬,農村人口約占68%;農業從業人員1550多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0%以上;城市化水平只有34.94%,近2/3是農村,1/3是城市;江蘇鄉鎮企業發達,在工業上,“三分天下第壹”。因此,江蘇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和質量,直接關系到江蘇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和質量,關系到江蘇能否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跨世紀發展的宏偉目標。

第壹,江蘇走向市場化、全球化、知識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趨勢

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標誌著中國經濟正式加入世界經濟的大循環,真正成為世界市場經濟主流的壹部分。江蘇,地處東南沿海,是中國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相對發達的省份,處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江蘇農村經濟在向市場化、全球化、知識化、城市化轉型的過程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1,江蘇經濟較早加入世界經濟大循環。

隨著各種運輸方式和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世界各地的聯系大大加強,超越國界的投資、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勞務和技術交流已成為當今世界最根本的時代特征和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江蘇較早確定了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對外開放起步較早,開放程度高,經受住了國際市場的考驗,綜合實力較強。1999江蘇GDP總量達7700億元,居全國第二;人均GDP約為65438美元+0.288,接近中等收入國家的下限。進出口總額365438美元+0.26億美元,位居全國第三,外貿依存度達33.6%,其中出口占GDP的比例為19.7%。外資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25.1%,出口額占全省的53.8%,涉外稅收占全省“兩稅”的24.4%;1999年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0.2%,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28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中,180在江蘇投資設項目。80個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的建立已逐步進入收獲期,成為吸引外資和外貿出口的基地和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總之,江蘇的經濟,包括農村經濟,更早地加入了世界經濟周期,向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發展。表1-1比較了1999和1995之間的壹些經濟指標,可以看出變化是顯著的。

表1-1

經濟指標1999 1995 99增長率95。

全省GDP總量(億元)7700 5155 49%。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美元/人民幣)1288/ 900/7312 43%

進出口總額(億美元)為312.6 140 123%。

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9.7%,7.6% 159%。

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428 48 792%

壹方面,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促進農業的進壹步開放和農業及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另壹方面,由於農業結構不合理,如水產養殖業和園藝業比重較低,水產養殖業比重僅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普遍在70%以上,這是衡量壹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加工轉化能力差。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壹般在3:1以上,而我省為0.6:1,可見差距之大。科技水平低,發達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60-70%,而我省只有30%。因此,江蘇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為了迎接挑戰,江蘇農村經濟必須進壹步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盡快熟悉經濟國際化的規律。世界貿易組織制定和實施的壹套多邊貿易規則涵蓋面廣,幾乎涉及當今世界經濟和貿易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在國際競爭中發揮我們的優勢,還是利用貿易爭端機制維護我們的利益,我們都需要研究和掌握相關的國際經濟貿易規則。這些都要求教育為農村經濟國際化提供知識和智力支持。

2.“科教興省”戰略推動了江蘇經濟知識化的進程。

江蘇省較早提出了“科教興省”戰略,把“科教興省”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戰略,“科教興農”作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戰略舉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九五”期間,全省包括鄉鎮工業在內的工業技術進步貢獻率達到40%,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達到50%,高於全國10的平均水平。目前,在包括農村鄉鎮工業在內的工業領域,70%的主要產業都得到了升級改造,引進國外設備20多萬臺套,其中1/3以上的生產設備達到了國內同類設備的先進水平。目前江蘇專利授權量為3萬件,全國排名第六。然而,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只有30%左右,而發達國家卻達到了60-70%。全省科技對農業進步的貢獻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20-30個百分點的差距。1998期間,全省R&D投資僅占全省GDP的0.35%,全省工業企業包括鄉鎮企業的R&D投資僅占工業產品銷售收入的0.3%。按照世界公認的R&D投資標準,這壹比例難以支撐江蘇的自主創新。

以專利申請為例,江蘇與其他省市差距較大(見表1-2)。

1999江蘇省專利申請和授權基本情況及在中國排名表1-2

省市項目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山東浙江遼寧臺灣省

授權專利數量42325 55055 20358 31775 33108 29832 32124 36803。

排名2 1 8 6 4 7 5 3

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3944 671 1235 1032 1099753 1503 528。

排名1 7 3 5 4 6 2 8

其中,職務發明專利授權量為15337 3237 10523 13228 12555 11084 8493 9488。

比例% 36.2 58.7 50.4 465 438+0.6 37.9 37.2 26.4 25.8

此外,根據中國軟件登記中心公布的數字,江蘇自主版權軟件登記量在1997和1998均為20件,居全國第四位,在1999為57件,居全國第五位,僅占北京市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的75%,廣東省的26.7%。

因此,盡管江蘇較早確立了“科教興省”戰略,有力地推動了江蘇知識經濟的進程,但由於科教投入不足、自主創新機制不靈活,江蘇經濟的知識化程度仍然較低,與全國先進省市相比還有壹定差距。

3.江蘇市場經濟成熟,市場化程度高。

由於江蘇資源匱乏,經濟匱乏,江蘇較早地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改革目標。消費品和生產資料市場基本形成,資本、勞動力、房地產和技術信息等要素市場逐步成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日益顯著,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

全球化就是市場化,全球化是以市場化為基礎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要求我們遵循世貿組織的基本規則和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從而推動中國經濟體制的根本轉變。為了迎接挑戰,江蘇必須加快建立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

需要指出的是,在經濟市場化和全球化的發展中,教育服務貿易自然也包括在內。在WTO法律體系中,教育服務屬於服務貿易的範疇。教育貿易,尤其是遠程教育,潛力巨大。教育市場包括高等教育市場。我們不占領它,別人就會占領它。但是,江蘇的教育和全國壹樣,計劃經濟色彩濃厚,市場化程度低,教育的市場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教育在辦學體制、運行機制、管理體制等方面仍未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招生制度缺乏靈活性。發達國家市場競爭經驗豐富,技術和管理相對先進,資金雄厚。發達國家通過發展教育服務業,吸收發展中國家的學生,或者提供其他服務,收取高額學費,利用高學歷人力資源為他們服務,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總之,江蘇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但教育服務貿易國際化和市場化程度較低。江蘇應進壹步抓住加入WTO的機遇,按照國際市場經濟的壹般規律,進壹步加快江蘇的市場化進程,特別是教育貿易的市場化。

4.江蘇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但滯後於非農化水平。

城市是國民經濟的主要載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發展水平反映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實力。近年來,江蘇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1994年全省城鎮化水平僅為24%,1999年末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34.94%。預計到2000年底,城市化水平將達到40%。

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率接近50%,江蘇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和地區城市化率也在40%以上。國際城市化進程表明,當人均GDP達到65,438美元+0,000美元,城市化水平達到30%時,城市化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現在江蘇就是這個階段。但目前全省城鎮化水平明顯落後於全省非農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2.1個百分點,也與其經濟水平和在全國的地位不相適應。城市化滯後嚴重制約了農村壹、二、三產業的發展。從65438到0999,江蘇省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36.1%,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低於上海(49.6%)、廣東(37.5%)、福建(38.4%)。

江蘇是人口大國,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700多人,居全國各省之首,人均耕地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2/3。因此,推進城市化進程,必須從這壹實際出發,重視規模發展和集約發展。大力推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設,積極合理發展中小城市,擇優培育重點中心鎮,全面提高城市發展質量。

加快城鎮化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加快二三產業發展,提高城鎮生產生活質量,增強吸納農民的能力。同時,要培養大量高素質的城市管理者。只有通過教育和培訓,農村勞動力才能有效地轉化並投入到第二、第三產業的生產中去,高素質的城市管理者也要通過教育和培訓來塑造。教育系統要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把握人力資源發展趨勢,適應社會就業機構和就業方式的新特點,及早做好人才準備,著力解決非義務教育發展不足的矛盾,滿足人民終身學習和開放教育的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教育和培訓是城市化的重要保證。

5.“四化”進程中農村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和區域化的特點。

在江蘇經濟發展中,蘇南、蘇中、蘇北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差異。見表1-3。

表1-3蘇南、蘇中、蘇北經濟發展水平對比表

項目面積(平方公裏)總人口(萬人)GDP(美元)人均GDP(美元)

蘇南

蘇南

蘇北

根據江蘇省第壹次農業普查匯總提供的數據,以蘇州、揚州、連雲港為例,農村工業化水平和大專以上人員比例見表1-4。表1-4

300.2(單位:萬人)

219.8 248.4 208.6

(占73。22%) 138.4()

(占55。72%) 45.8(占21。96) 0.39% 0.28% 0.15%

農村勞動力總量,農村非農就業人數,大學以上學歷人口占農村勞動力的比重

從農村非農經濟的發展軌跡來看,農產品加工業、技術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是由南向北逐步發展的:

表1-5

科技含量

蘇南

蘇中高技術產業

蘇北通用技術產業

農業生產

70後,80後,90後。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提升,蘇南、蘇中、蘇北地區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但他們的層次和結構各不相同。與表1-5類似,人才需求水平呈現由北向南、由低到高的趨勢。

按目前大專以上人才比例,達到蘇中水平還有0.13個百分點的差距,凈增2700多人,相當於目前水平的壹倍;而蘇中要達到蘇南的水平,還差0.11個百分點,需要凈增2700人以上,相當於比現在增加40%。同時,由於產業結構的差異,蘇南、蘇中、蘇北地區所需人才的專業結構也存在很大差異。目前蘇南農村大專以上學歷人口比例有待提高。

可見,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以發展高等教育為主導,培養多規格、多樣化的大專以上專業技術人才,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九五”期間,江蘇在鞏固和提高“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成果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積極發展以廣播電視大學為主體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廣播電視大學將為農村遠程開放教育的發展展示壹片新天地。

二,江蘇電大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電大充分發揮優勢,始終堅持“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的辦學理念,把提高農村人口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放在首位,不斷加快開放教育進程,取得了顯著成效。

1.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遠程開放教育不斷發展,形成了覆蓋城鄉的遠程開放教育網絡。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自1979建校以來,已建成覆蓋全省的廣播電視教育網絡,包括1所省級廣播電視大學、12所市級廣播電視大學、3所直屬分校、84所縣級廣播電視大學、14所電視中專、175所草原大火廣播電視學校。

截至1999年底,電大* *教職工5555人,其中專任教師3108人,75%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及校舍分布見表2-1。全省電大固定資產總額已達7.6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54.38+0.2億元。在教學儀器中,有3890多臺電腦可以上網。

表2-1

全省縣級電大總數

數量比例(%)

教職工人數5555,4250,76.8+0。

校園面積3503畝3000畝85.64

學校建築面積101萬平方米70萬平方米69.30

可見,面向農村、服務農村的縣級電大已經成為江蘇電大教育體系的主體。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建校21年來,* * *共招收本科、專科學生21萬人,中專學生近1萬人,培養本科、專科畢業生1.5萬余人,中專畢業生7萬余人,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1萬余人,其中江蘇廣播電視大學畢業生占大多數。

2、適應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新形勢需要,不斷完善遠程開放教育的專業和層次結構。

根據農村經濟的發展趨勢,從農業經濟、加工業和外向型經濟向企業管理和高新技術發展,江蘇遠程開放教育註重拓寬教育範圍,不斷增加新專業,加強老專業的調整和改造;另壹方面,註重增加和提高辦學水平,努力形成全方位服務的格局。

廣播電視大學成立之初,僅限於舉辦成人教育,只開設機械類和電子類專業。1991年,開設工科、文科、法學、經貿等14專業,改革傳統機械專業,設置機電壹體化專業,滿足中小企業特別是農村鄉鎮企業對復合型人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從65438到0995,有工科、文科、經貿、外語、醫學、藝術等36個專業。,尤其是工業設計、英語、醫美、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裝飾藝術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專業;65438-0999,開設工學、理學、文科、經貿、外語、藝術、法學、農學等門類48個專業,新設計算機信息管理、通信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安全工程管理、廣播電視編導、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工程、酒店管理、商務英語、新聞傳播、種植等專業。

為堅持面向農村的辦學方向,滿足農村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江蘇廣播電視大學於1986成立江蘇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至1991,已開設建設與管理、鄉鎮建設、企業管理、財務會計等八個專業。1995新增計量、服裝、汽車運輸與維修、酒店與旅遊管理四個專業。1999新增園林綠化、經濟法律事務、房地產管理、群眾文化藝術四個專業,同時江蘇電大也對中專的土木工程、現代秘書等專業進行了改革,以適應經濟發展和個人學習的需要。

江蘇電大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不斷擴大教育開放,以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適應社會復雜多變的人才需求。自1996以來,開展了註冊視聽生教育和高職教育試點,其中註冊視聽生教育目前已超過22500人。

1999江蘇電大舉辦“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開放教育試點”。壹年多來,開設了法律、英語、金融、會計等4個本科專業和金融、教育管理、會計、法律、經濟管理、計算機應用、土木工程、現代文秘工作等8個專業,共招收本科生4319人。

開放教育發展圖表表2-2

30000開放學院

20000

10000

5000開放本科

1500

1999秋季2000年春季2000年秋季

1996,本科教育,開設英語、計算機、法律三個專業。環境保護、廣播電視工程、英語、法學等本科專業從65438到0999舉行。目前,學校本科在校人數已達5342人。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不斷開設各種培訓和繼續教育項目。自1991以來,先後舉辦會計崗位培訓、工程師繼續教育培訓、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培訓及職業證書教育、法律職業證書教育、勞動經濟管理職業證書教育、企業政工幹部培訓、會計職稱考試培訓、人事幹部培訓、證券交易培訓、會計證培訓、新會計制度培訓等項目,從191到1995,* *。1995江蘇廣播電視大學聯合省有關部門舉辦英語等級考試培訓和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當年參加英語等級考試培訓4400余人,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人數達39700人。到1999,已有近69000人參加了英語水平考試培訓,208900多人參加了計算機水平考試。

江蘇電大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辦學格局。在專科層次,先後舉辦了成人專科教育、普通專科教育、雙專業教育、專科註冊電教生教育、開放專科教育等多種教育形式;在本科層次上,包括本科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開放本科教育。在中專教育層面,舉辦了普通中專教育、成人中專教育、中專和大專五年制義務教育,以及各種非正規和非學歷教育培訓。

3.為了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遠程開放教育的重心下移,成為農村高等教育的主體。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開放高等教育不再局限於城鎮,而是逐步向農村城鎮延伸(見表2-3、2-4、2-5)。

從表2-3、表2-4和表2-5可以看出,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開放教育深入農村的程度更高。無論是在校生人數還是當年招生人數,縣級電大分布的在校大學生人數與當地電網在校大學生總數之比為1991。統計表2-3顯示了江蘇電大在校大學生在各市縣的分布情況。

單校招生人數(城市學校)當年招生畢業生人數

縣市直屬學校比例

南通289 692 70.54 174 236 57.56 103 190 64.85

常州895 343 27.71 332 136 29.06 716 274 27.68

鎮江108 311 74.22 68 147 68.37 115 338 74.66438+0。

淮陰350 1290 78.6685 370 81.32 168 663 79.78

蘇州1161 132 49.37 365 349 48.88 669 415 39.60

鹽城348 1489 81.06 72 576 88.89 233 256 52.35

不含錫1067 458 30.03 310 162 34.30 546 316 36.66

總計4218 5715 57.54 1406 1976 58.43 2550 2452 49.02

1995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各市縣大學生分布表2-4

單校招生人數(城市名稱)當年招生畢業生人數

縣市直屬學校比例

南通1385 1803 56.56 497 692 58.20 309 392 55.92

鎮江115 391 77.27 93 225 70.75 169 122 41.92

淮陰755 1058 58.36 370 386 62.81 150 358 70.47

蘇州1673 2450 59.42 582 1001 63.23 527 890 62.438+0

鹽城660 1875 73.96 319 470 59.57 91 595 86.66

不含錫1916 815 29.84 692 344 33.20 509 188 26.97

總計6504 8392 56.34 2253 3118 58.05438+0755 2545 59.38+09。

1999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在校大學生市縣分布統計表2-5

單校招生人數(城市名稱)當年招生畢業生人數

各縣市區及市直學校比例+029129438+054.16070.79鎮江98 724 88.0853 297 84.86 516576淮陰. 438+021991165。073.855635086.2110550682.82鹽城657 2208 77.07 310 895 74.27 114 566 83.24不含錫2026666388 320326.50合計107 907

從整體上看,專科(含開放教育)學生人數比1995年的1991增長了46.84%,比1999增長了91.85%。縣級電大畢業生在當地學校的平均比例從1991的49.02%上升到1995的59.19%和1999的60.70%。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遠程開放教育越來越受到廣大縣及縣以下鄉鎮的歡迎。

據我們對江蘇的不完全統計,農村地區接受非學歷教育的人口比例如下:

1991中,縣級及以下學生占所在城市總數的平均比例為72.50%;

1995,縣級及以下學生占城市總數的平均比例為68.22%;

1999中,縣級及縣級以下學生占所居住城市總數的平均比例為55.80%。

數據顯示,隨著各類教育的同步發展,學歷教育在農村越來越受到重視。這種開放教育的形式受到了縣及縣以下廣大農村的歡迎。1999期間,江蘇縣級電大開放教育學生平均占比達到75.69%。

為促進縣級高等教育更快更好發展,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江蘇電大嘗試在示範縣級電大舉辦開放本科教育試點。目前已有8個縣舉辦了本科教育試點,學生近500人,約占開放本科學生總數的11.6%。

電大以遠程開放教育延伸到農村的形式培養的學生,被稱為能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品牌”人才。

4.緊跟科技進步步伐,更新教學技術和手段,初步形成了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

先進的載體和傳播手段的應用是實現遠程開放教育的前提和保證。遠程開放教育,從函授教育到廣播電視教育,再到後來計算機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教育技術在不斷更新。江蘇廣播電視大學註重各種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逐步形成了各種媒體合理配置、各種教育技術手段運用的教學模式。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在其發展過程中,特別註重加強電大系統的建設,明確提出了“以省校為龍頭,市校為骨幹,縣校為基礎”的發展思路。為踐行“開放教育”和“教學現代化”兩大命題,江蘇縣級電大加大投入,推進教育現代化取得新進展。

1991年,江蘇電大電教設備和實驗設備總值2387.62萬元;1995增加到559518000元,比1991年增加134.34%;1999年達到15574900元,比1995增長178.36%。

為促進縣級電大發展,使電大向農村延伸,江蘇省教育廳(原教委)從1993開始啟動縣級電大評估工作,分階段對全省縣級電大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評估,以期推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1995-1999期間,縣財政增加對電大的投入6.83億元,其中新增土地1180畝,新增圖書46.5萬冊,新增語言實驗室48個,實驗室89個。

1998以來,江蘇省教育廳進壹步推進電大評估工作。在繼續做好縣級電大評估的基礎上,開展了市級電大和示範縣級電大評估。目前,通過示範縣級電大評估的學校有8所,這8所學校在教育現代化方面的總投入達到31萬元。

為落實教育部面向265438+20世紀的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的深入研究,江蘇電大從1999發布了《江蘇電大開放學習中心建設標準》,對現代化教學設施、軟件建設,特別是計算機網絡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極大地推動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表2-6教學現代化建設硬件條件統計表

壹個項目是辦壹個學習點電教教室網絡教室電教閱覽室電教設備(臺)網絡閱覽室互聯網電腦(臺)校園網。

房間號視聽設備(套)房間號互聯網計算機(站)互聯網計算機(站)局域網計算機(站)

無錫電大12 28 10 450 58 55 56 400

其中縣校8 16 6 250 38 50 52 300。

常州電大51 768 401 67 41 41 419 384

其中縣校為48 66 6 301 61 35 408 373。

鎮江電大135 9 2 23 158 93 92

其中,縣校80 6 0 3 58 3 2。

揚州電視大學25 291 13 521 89 65 360 560

其中縣校23 201 8 341 89 65 320 380。

宿遷電大7 11 4 108 1

其中縣校為4 8 3 75 1。

南通電大59 142 7 280 47 18 13 354

其中縣校39 88 6 230 37 18 11 304。

連雲港電大7 10 4 231 6 20 30 240

其中縣校為5 8 2 51 4 20 20 40。

徐州電大13 13 685 41 1109 157

其中縣校為10 10 555 3170 5127。

淮陰電大7 22 4 124 8 80 8 120

其中縣校6 18 2 44 0 0 6 40。

臺州電大1 203 143 1 45 13 123

其中縣校1 20285 1 451265。

蘇州電大66 115 14 574 127 136 386 540

其中縣校46 95 12 514 95 120 326 440。

鹽城電大8 7 8 227 8 102 169 50

其中縣校為7 67 226 7 101 16650。

各市電大總數為391744 831447683015563020。縣校總數277542592172367582132921縣校/市。縣校(%)70.872 . 971.169.177.170.185.470 . 23從表2-6可以看出,全省縣級電大擁有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平均已占市縣電大總數的70%。

此外,節電大學還利用ATM寬帶網或多條ISDN專線,與無錫、南通、武進、昆山、太倉、海門等市縣電大建立了12套雙向視頻教學系統。到2000年底,全省將有20個基於ATM寬帶網的遠程直播教學系統。

5.以開放教育的理念整合電大各類教育,電大新的教學模式和運行機制初具規模。

開放教育包括教育思想的內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如何打破傳統教育觀念,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壹直是廣播電視大學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在辦學形式上,電大首先突破了校園教育的模式,試行自學視聽和業余學習;在教學方法上,廣播電視課程、計算機電子課件和印刷媒體相結合;在畢業生使用上,率先對電大畢業生實行“工作可做,不包分配”的政策。由於電大率先進行教育改革,吸引了大批學生,特別是適應工作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