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月末的賬務處理
主要核算商品的單價。銷售數量*存貨單價。
1、移動平均法
存貨的計價方法之壹。是平均法下的另壹種存貨計價方法。即企業存貨入庫每次均要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位成本,並以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確定領用或者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單位成本=存貨成本/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壹種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壹般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後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2、加權平均法
亦稱全月壹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壹種方法。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註:差價計算模塊中原來就是按這種方法處理月綜合差價率=(期初差價+入庫差價)/(期初金額+入庫金額)差價=出庫金額*月綜合差價率
3、先進先出法
物料的最新發出(領用)以該物料(或該類物料)各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後決定其存貨發出計價基礎,越先入庫的越先發出。采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的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是對於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同時,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指進行存貨管理時存貨以單個價格入賬。
5、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法先要制定計劃價格,按計劃價格發出材料,然後分攤材料差異(成本會計,制造業)例:物品A,計劃成本120(暫估入賬),實際成本100,計劃和實際相差20(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6、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壹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7零售價法,就是庫存商品按零售價核算,零售價和實際進價的差額計入進銷差價科目,月底分配;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企業,年度內各月可采用“綜合差價分攤”或“分類(櫃、組)差價分攤法”計算本期營業成本,但在年終決算前,應對各種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超市常用會計分錄
1、采購商品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XX商品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2、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支付超市租金時
借:管理費用——房租
貸:銀行存款
5、超市支付水電費時
借:管理費用/營業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水電費
貸:銀行存款
6、月末計提稅金時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
7、月末結轉成本費用時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
8、月末結轉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