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急需大量關於加納企業倫理、商業道德的資料

急需大量關於加納企業倫理、商業道德的資料

壹、 企業的社會責任概述

(壹) 企業社會責任定義、性質

1.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社會責任(Society Responsibility SR),在中國還是壹個新名詞。應該怎樣理解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對於什麽是“企業社會責任”目前還沒有統壹的定義。,美國的壹些學者通常認為:企業社會社會責任是指企業決策者采取保護與促進社會福利行動的義務;瓊斯福.馬可圭裏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企業不僅負有經濟與法律上的義務,而且更負有超越這些義務的其他責任;筆者認為,所謂企業的社會責任(CSR)是指: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或經營過程中,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或對社會應盡的義務,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特別是在進行決策時,除了要考慮投資人的利益或企業本身的利益之外,還應適當考慮與企業行為有密切關系的其他利益群體及社會的利益,除了要考慮其行為對自身是否有利外,還應考慮對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響,如是否會造成公害、環境汙染、浪費資源等。企業在進行決策時,對這些問題進行考慮並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避免,其行為本身就是在承擔社會責任。

2.企業社會責任性質:正是由於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事實上的客觀上渾然壹體不可分割性,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企業所采取的壹些行為兼具自身與社會雙重影響屬性。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就是壹種企業自身對人類社會所承擔的義務。企業社會責任具有社會屬性,是社會對企業組織的外在要求。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組織向前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關系

企業組織是存在於社會組織當中,兩者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而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也正是這樣,壹個國家的公民要對國家屐行壹定的社會責任,而企業做為壹個國家的經濟主體,更要承擔起壹份社會責任。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的關系應該是“魚水關系”,是不可分割的,企業建立和發展與社會環境休戚相關,社會是企業利益的來源,這就要求企業通過對這個社會履行社會責任,改善社會環境,使得這個社會整體環境更適合企業更好的發展。企業的經濟活動需要在社會環境中發生,企業應承擔自己的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社會後果。

(三)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

從法律角度可分為:法定和非法定的企業社會責任

法定的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法律性條文規定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義務。比如,企業所繳納的稅金,企業的產品質量等。非法定的企業社會責任是指除國家法定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外的,企業願意自主承擔的社會義務。

從範圍可分為:企業內層社會責任和企業外層社會責任

所謂企業內層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企業內部的投資者、雇員、客戶、當地社會區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外層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政府、國內機構、社會團體、媒體、貿易機構、競爭者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二、 企業社會責任的產生背景

“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起源於歐洲,在早期企業組織是壹個以營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單位,利潤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題,它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去完成本應由政府或社會完成的工作,其行為只要不違法,以何種手段和方式去追求利潤都無可厚非。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裏德曼認為,企業不采用欺騙和舞弊等手段實現它的收益目標,就是為整個社會謀求了最大的利益。、這種過份狹窄的企業經營目標,雖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但各種社會公害也相伴而來。如嚴重環境汙染,損害消費者利危害企業雇員安全及影響雇員健康,社會貧富懸殊等等,對社會生活和經濟的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就使西方國家政府及社會公眾不得不開始重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問題,即要求企業在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兼顧企業職工、消費者、社會公眾及國家的利益,履行保護環境、消除汙染等社會責任,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與社會目標統壹起來。

三、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必要性和意義

(壹) 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必要性

1.社會利益壹體化之必然:就企業生存目的而言,不能簡單地說它是營利性的社會經濟實體,是為謀求最大利潤的實現而存在著的經濟組織。這種傳統的企業經營理念應當摒棄。企業需要以其特有的組織形式立足社會,攫取更多更高的利潤,但這不是企業的唯壹目的,也不是其主要目的。我們知道,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簡單協作到工廠手工業,再到機器大工業的變化發展,企業的組織形式相應經歷了從獨資企業到合夥企業,再到公司的發展演變過程,在這壹發展過程中,企業就不是完全獨立自主的。它為國家原始資本的積累服務,為國民貿易交往的便利服務,它壹開始就背負著沈重的歷史使命和社會重任。1600年,經英國女王特許成立的東印度公司就是適例。同樣是經女王特許的(1711年)的南海公司,由於其違規違法操作引發“南海泡沫”事件,造成極其嚴重的社會危害。英國法制史專家霍茲活斯總結這壹事件指出:當時形勢所真正需要的立法是使合股公司更易取得法人資格,並且防止公司設立及管理人員的欺詐行為,從而保護股東及社會利益。這也說明,企業自其成立至其正式運作,都壹直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社會需要企業,因為它不是僅是先進的生產方式的必然——該組織的出現人們無法抗拒,更重要在於企業能以其獨特的組織結構和先進的運營方式,創造著前所未有的成果——高度的經濟與社會雙重效益。國家進步、社會繁榮與企業效益的正當發揮著內在聯系,企業天然負有服務國家與社會的重任。另壹方面,離開了國家的支持和社會的認可,無論是經濟的,還是政治的,企業將無發展的空間。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與國家和社會同步的,國家、社會整體利益實質蘊含著企業個體利益。企業如果盡可能多的分擔國家與社會責任,就能有效地營造出自己賴以生存、發展所必需的良好的宏觀空間,自己的成長才有了更多的切實保障。若企業行為將可能損及國家與社會利益,應迅速停止,或采取有效的防範補救措施。可見,企業承擔履行社會責任,本質就是社會利益壹體化的外在反映,並非是企業的壹種額責任。

2.建設企業民主的需要:企業民主是指企業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服務。企業承擔履行社會責任,即是企業民主的內在要求,又是落實企業民主的保障,這可從現代公司作為經濟組織和公司作為“政治”組織兩方面強烈地體現。公司是經濟實體,是以營利為目的,作為現代最先進的企業形式,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這是其它任何社會組織所無法比擬的。也正是基於公司這種獨特的經濟優勢,影響甚至決定著社會的進程。社會進步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莫不取決於社會經濟發展態勢。這其中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只能是其中堅力量——公司及公司經濟。為使公司的經濟力量發揮其正態效應,促進社會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必須使其經濟行為符合社會整體利益,亦即公司自其實施行為伊始,就應著眼於長遠和全局,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而欲做到這壹點,就應該實施公司經營行為的民主決策。再則,公司作為“政治”組織,這並非指公司有如政府那樣完整的組織機構和相同的社會職能,主要從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而言。壹個地方的壹家或若幹家經濟實力雄厚的公司(企業)承擔著本地稅負的繳納,更重要的是作為當地的主要企業,支撐著地方政府的運轉,從而間接地控制支配著政府,使政府實際成為企業的代言人。如制定明顯帶有利益傾斜的行為措施,實行地方保護主義,擅自減免應激稅費等,欲杜絕此行為,必需還民主真實面貌。

倡行企業民主是大勢所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都恪守企業經營行為的民主理念,通過精心設計具體條款反映在經濟法津當中,企業社會責任無疑是在微觀經濟基礎推行民主的必然要求。誠如劉俊海博士所言:“如果壹家公司不僅最大限度地為股東們賺錢,而且還最大限度地增進股東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會利益,那麽,這家公司不僅可以被稱為民主化的公司,而且可以被稱為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

(二)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意義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總的來說,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可以贏得聲譽和組織認同,同時也可以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使企業得以保持生命力,保持長期可持續地發展。從社會角度來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在社會發生變革時,可以應對社會變革的消極影響,降低或減少由於社會變革因素而必須付出的改革成本。加速我國有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走向成熟悉的步伐。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促進社會的進步。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意義表現為:

1. 滿足公眾利益: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社會對企業的期望越來越多,很多人支持企業追求經濟和社會的雙重目標。

2. 增加企業利潤: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可獲取企業的長期利潤,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因於責任行為所帶來的良好社區關系和企業形象。

3. 承擔道德義務:企業能夠具有且應該具有社會意識,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且還符合自身利益。

4. 塑造良好的形象,創造良好的環境。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無論在企業組織內部還是企業組織外部都會得到認可,以在組織或個人心目中樹立壹個良好形象。通過承擔社會責任還可以改善企業所在地生產經營環境。

5. 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註重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提高生活質量。

6. 阻止政府的進壹步管制:在傳統企業中政府管制致使企業的經營活動的經濟成本過高,企業缺乏自主性,靈活性,而現代企業承擔社會可減少政府的這種管制。

7. 責任和權力相稱。沒有無權力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權力和義務是對稱的,做為壹個企業不能光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

8. 符合股東利益:股價上浮,在股市來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通常被看作是風險較低的和透明度較高的,從而持有該企業的股票會帶來較高得利益。

四、當前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壹) 當前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與國家政府在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方面,企業社會責任過重,界限劃不清。在中國,國有企業辦社會,幾十年來已形成很大的攤子,壹年支出約在3000億元,從事企業後勤工作的職工約有2000萬人。全國國有企業職工7460人,後勤工作人員約占27%,全國國有企業總資產中,後勤資產達1億元。占有這樣多資產、擁有這樣多的人員,負擔著國有企業職工及家屬的生活服務工作,實際上是替國家和社會了承擔了壹部分社會服務職能和任務。據有關資料顯示:1994年全國3.4萬戶地方國有工業企業,***有各類學校16873所,醫療衛生機構3619個,每年支付的教育經費15億元。醫療衛生費20億元,支付新辦學校、醫院職工工資20億元,購建職工住房支出50多億元,支付離退休統籌170億元。這些數字說明了這樣壹個事實,國有企業承擔了大量社會福利負擔,大體反應了我國國有企業承擔社會重負的總體水平,雖在近幾年,我國加大了這方面的改革力度,但壹些地方性國有企業還沒有完全甩掉這些包袱。

2.企業不考慮環境問題。人類進入工業革命以來,企業在這個進程中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破壞和資源的過度消耗。在全球範圍內,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導致氣候系統紊亂,洪水、幹旱、赤潮、荒漠化等自然災害劇增,酸雨加劇,南極出現臭氧空洞等等,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註、憂慮和抗議。在中國,大氣汙染、水汙染、城市垃圾、工業廢棄物排放、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沙塵暴等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要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

3.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沒有樹立正確的生產經營意識,沒有正確的經營理念。而這方面涉及更多的是企業失信、欺詐行為危害社會,極大地增加了經濟生活中的交易成本,敗壞了商業風氣和市場環境,影響到企業甚至壹國的經濟發展。

世界上的主要經濟大國,都曾經歷過從信用缺失到逐漸健全的過程。過去和現在,即使在信用制度較為發達的國家,也不斷發生違背商業道德和法律的欺詐行為。美國自安然公司事件以來,財務醜聞不斷,股市大幅下跌,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阻礙了美國經濟的復蘇回升。現在,人們寄希望於實踐,寄希望於誠實的商業行為。

4.我國企業在建立社會責任體制方面不夠健全,有些個別企業壹提到企業社會責任感覺是非常陌生,根本不知其內容是什麽。

(二) 當前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原因

從當前功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 我國在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各項法律法規不健全是導致業與國家政府在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方面,界限劃不清的主要原因。政府管理部門只註重企業的利潤和稅收,而對企業守法行為的監督力度不夠。即使有些地方政府了解情況,也並沒有從整體上積極推進,沒有制定相關條例,地方政府僅僅是看到了與企業目前經濟利益的關系,而沒有看到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長期發展的關系。

2. 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沒有樹立正確的生產經營意識,沒有正確的經營理念。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的領導者忽視這方面的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沒有強化誠信經營的自律意識,沒有建立誠信經營的自律機制。企業沒有從企業文化、治理結構、獎懲機制、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加強防範和化解信用危機。國家缺少各種有關誠信經營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使企業誠信經營無章可循。這壹點上,與國外的壹些大的企業相比,相距甚遠,象日本的松下公司在這點上做得非常出色,松下提出,企業的使命就是最重要講究誠信,把物美價廉的產品充分地供應給社會,企業經營不是私事,而是公事。企業的技術力量,銷售力量,資金力量以及人才等,雖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正確的經營理念,只有在正確的經營理念基礎上,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人員、技術和資金發揮作用。在千變萬化的社會形勢中,企業若要對問題采取無誤、恰當的對策,其基本依據仍然是企業的經營理念。

3. 企業在從生產壹直到銷售沒有建立起綠色環保體系。不註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沒有想到企業的再發展是與這個社會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人類對其未來的壹種理性思考,它的實施需要有超前認識作為指導。這些都要求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要有系統性和創造性。 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基礎,企業的行為雖然是個體行為,但無數的個體行為作用於環境的時候,可能會破壞環境的承載能力,制約人類未來的發展,因此,企業應克制自己對環境無限制的索取,以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 我國有些企業沒有真正走向市場,導致企業社會責任體制不夠健全,企業的領導者,管理者應本著向前看的思想,借鑒或創新,來完善企業的社會責任體制。

五、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應采取的對策

企業發展與社會環境休戚相關,企業應當承擔壹定的社會責任。社會是企業利益的來源,企業作為社會的壹員,必須融入到社會群體之中,與各種組織產生互動。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自由及機會時,能以符合倫理、道德的行動做出回報。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使企業得以保持生命力,保持長期可持續地發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執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有前瞻性的規劃,既涉及體制、機制問題,也涉及到政治、文化的範疇,所以要根據每個國家的市場和實際來運作。

1. 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應遵循的原則:

(1)綜合效益原則。即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應只重視自己的利益,還應考慮相關利害關系人及全社會的綜合利益;不應單純追求企業效率,要多方面考慮經濟行為的實際影響,特別是它的負面影響,關註綜合效益; (2)公平與正義原則。(3)可持續發展原則。

2.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做法:

保護環境的責任:企業既受環境影響又影響著環境,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角度看,企業有承擔環保責任,企業是壹種社會機構。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不可能從真空中賺錢,經濟活動需要在社會環境中發生,企業應承擔自己的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社會後果。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政府和商家不能只考慮如何刺激經濟增長和增加盈利,而應計算提高增長率和利潤給社會所帶來的實際成本和利益。如果興建工廠可以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加速經濟增長,但也會帶來汙染,破壞環境,那麽就要考慮這座工廠帶給社會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影響。企業需要為公司的盈利和股東分紅最大化而努力,是否也需要采取壹些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行為?這兩種想法具有互補性。企業在謀求長遠利益時需要采取符合職業道德的做法。因此,成功的企業要在利潤和責任、公平與效益之間找到平衡,以促進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對環境的責任:(1)企業要在保護環境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特別要在推動環保技術的應用方面發揮示範作用,以人為本、以人為善;(2)企業要以“綠色產品”為研究和開發的主要對象。(3)企業要治理環境;

企業對員工的責任:(1)不岐視員工。(2)定期或不定期培訓員工,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3)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4)善待員工的其它措施。企業對顧客的責任:對消費者和合作者負責,創造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講究誠信。

企業對顧客的責任:(1)提供安全的產品,保證顧客的權利。(2)提供正確的產品信息。(3)提供售後服務。(4)提供必要的指導。(5)賦予顧客的自主選擇權利。

企業對競爭對手的責任:市場經濟是有序的市場競爭,公平的市場競爭,做為企業不能搞惡意競爭,處理好同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企業對投資者的責任:保證投資者在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權利,保證投資者的股權收入;企業對社會的責任:認真納稅,用挖渠放水的方法安置就業;要與環境相融,為所在地區的建設和環保貢獻人力、財力、物力;加強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用自身努力回報社會,建立創新意識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社會地位和形象,贏得社會的廣泛支持和認同。以在公眾心目對企業形成良好的印象,創建最佳的企業形象。對企業來說,推行社會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事項,在企業內部成立監督部門,監督企業的社會政策,註重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相關信息的批露。

六、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

(壹)從國內角度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

從我國國內發展角度來看,企業社會責任正在得到不斷得強化和不斷的發展。包括企業引入社會責任管理體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簡稱SA8000)。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壹種以保護勞動環境和條件、勞工權利等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的管理標準體系。

建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報告制度。傳統會計僅僅將企業看作是壹個單純的盈利組織,而不是社會組織,因而所提供的信息往 局限於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狀況,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則不予計量和報告。現在企業要求我們要運用會計特有的方法來協調企業 目標與社會目標的矛盾,影響企業的經營觀點,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使企業的經營行為正常健康化。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社會責任信息,了解社會各方面對企業的反映,全面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合理調整經營行為。

在發展企業的同時,註意生態環境及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已上升為壹種戰略高度,包括企業在人才的培養、制度的制訂、產品的研發等方面。

(三) 從國際角度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

企業不僅更加遵守企業倫理和商業道德,而且已開始成體系地推進企業公民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像惠普公司在2003年4月,就發布了首次《社會和環境責任年度報告》。報告中明確地把企業公司責任上升到惠普公司發展戰略的高度,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壹部分。報告系統地發布了惠普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成就和計劃,標誌著惠普公司企業公民體系的建立,也折射出世界壹流企業的發展趨勢。其內容包括關心人力資本,回報社會,保護環境,將供應商納入企業公民體系。

參考資料:

/manage/Article/Innovation/enterprise/200701/24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