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會計語言要素
會計工作主要是把企業雜亂的會計數據歸納整理,加工編制成有用的財務信息系統。
學習會計語言,首先要對會計語言要素有壹個基本的理解。對於什幺是會計,社會各界,包括企業家們的理解是不壹樣的,甚至職業會計人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說會計是管理的工具;也有人說會計是壹個信息系統,會計的工作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儲存信息,並對外披露信息。但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會計是企業的語言,這種語言是企業內部交流的工具。
當公司領導開會時,要借助會計語言來研究企業的管理。用會計語言表述,企業用了多少資產,欠了多少債務,擁有多少權益,有多少收入,用去多少費用,獲得多少利潤等等。會計語言是企業通用的語言,在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是通用的,在壹個國家裏也是通用的,甚至是國際通用的語言。當企業和另外壹家企業打交道時,要借助於會計語言;當企業和銀行打交道時,也要使用會計語言;當企業和政府打交道時,同樣要使用會計語言。
如果把會計當成壹種語言來看待,這種語言到底要描述什幺呢?會計語言所描述的內容,就是用貨幣表現出來的經濟活動。會計描述經濟活動時需要借助壹種載體,會計語言中所使用的載體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
不管會計多麽復雜,會計報告寫的有多厚,憑證賬簿有多少,但是會計的語言主要是由兩組詞匯來構成:壹組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語言詞匯;另壹組是反映企業在壹定期間經營成果的會計語言詞匯。
二、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語言詞匯
在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語言這組詞匯裏,要了解三個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組詞的特點是:它提供的是“時點數”,即在會計語言中,要借助這三個詞來講述企業在某壹特定時刻的狀況如何。而這個特定時刻,通常可以理解成某壹時點,例如,月末的財務狀況如何,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如何。它是壹個在特定時點的信息,也有人說這組詞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給企業的經濟活動“拍快照”。
1.資產
資產壹般可以認為是企業擁有和控制的能夠用貨幣計量,並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簡單的說,資產就是企業的資源。企業資源必須同特定時點連在壹起,例如年初擁有多少資產,月末擁有多少資產,12月31日擁有多少資產,它必須和時點連在壹起。當然,在某壹時刻說企業擁有多少資產,僅有這樣壹個詞還是不夠的。為了讓人們更了解企業資產的具體內容,在會計語言中給資產做了適當的分類,例如會計上通常是按流動性來分類,就是按資產變現速度的快慢來劃分。這裏所說的變現就是把資產變成錢,如果這個資產在1年內就能變成錢,這樣的資產壹般叫流動資產。如果把錢投放出去,例如搞聯營、買股票,回收期超過1年,就把這種資產叫長期投資。把企業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建築設備叫固定資產。另外,企業的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等,在會計上叫無形資產。不屬於前面類別的統稱為其它資產。資產做適當的分類後,就知道企業1年內資產能變現的有多少,超過1年收回的投資有多少,機器設備有多少,無形資產有多少,還有其它資產應該有多少。
2.負債
負債,壹般的解釋是,企業承擔的,能夠以貨幣計量的,需要以資產或勞務承付的現實義務。簡單的說,負債就是所欠的錢。在會計語言中,負債必須和特定時點連在壹起。例如,在年初欠多少錢,月末還欠多少錢,年末還欠多少錢。但僅有壹個負債的概念,還不能滿足管理上的需要。為了滿足管理上的需要,會計語言中把負債分成兩大類:壹類叫流動負債,壹類叫長期負債。
什幺叫流動負債呢?就是償債期在1年以內的負債,叫流動負債。償債期超過1年的負債,通常把它界定為長期負債。有了負債的分類,就可以了解,此時此刻欠多少錢,所欠的錢該在什幺時候還。如果是流動負債,就要籌集資金在年內還清。如果是長期負債,還有時間籌集資金,因為償還期會超過1年。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有不同的提法,有的叫所有者權益,有的叫股東權益,也有的叫業主權益。不管如何稱呼,它的含義都是指企業投資人對企業的資產應該享有多少權益。投資人對企業資產應該享有的權益,有創辦企業時投入的資本,這是投資者的權益。企業經營以後賺了錢,應該歸投資人所有,這也是投資者的權益。有了所有者權益這個概念,就可以告訴閱讀報表的使用者,或者財務信息的使用者,在特定時點,投資人在企業的財產當中,應該占有多少份額。
這樣,會計語言中就產生了第壹組詞,它們具有時點數的特點,同時反映了企業在特定時刻是壹種什幺樣的狀況。而這種狀況在數量上是存在著壹定的依存關系。它們數量上的依存關系,也就是在特定時點上資產應該等於負債加股東權益。這個公式是永遠相等的,是永恒的,在會計語言上也叫會計恒等式,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語言詞匯
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語言詞匯***有三個,即收入、費用、利潤。從特點上來說,它們是“期間數”。必須是從某壹個時點開始到某壹個時點結束,這段期間發生了多少收入,發生了多少費用,實現了多少利潤。這三個詞,可以理解為:第壹,是期間數,第二,實際上是給企業所做的錄像。三個詞之間的關系是,壹定時期的利潤應該等於壹定時期的收入減壹定時期的費用,即:
利潤=收入-費用
會計語言規則
既然把會計當成語言來看待,它必須有自己的語言規則。會計語言,為了向人們描述真實的、完整的、可用的會計信息,它也必須尊重自己的語言規則。在我國,會計語言的規則主要有四個層次。
《會計法》
第壹個層次就是《中華人民***和國會計法》,《會計法》是會計工作的根本辦法,是由人大常委會批準的。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第二個層次就是《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是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會計工作的基本規則。
《企業會計準則》
第三個層次就是《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是由中華人民***和國財政部頒布的。
《企業會計制度》
第四個層次就是《企業會計制度》,它也是由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有什幺區別呢?《企業會計準則》側重的是對經濟活動如何確認,如何計量。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就是如何記錄經濟活動,如何報告經濟活動。
會計語言規則在以後的章節中會作詳細的介紹。在這裏,只需要了解,會計語言是要講規則的,這些規則有《會計法》,有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有財政部頒布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基本規則,而且它們的法律效力是不壹樣的,法律效力最高的是《會計法》,效力最低的是《企業會計制度》。
財務報告的組成
把會計當做壹種語言來看待,主要是為了把會計工作看的和自己的生活更接近壹些,更親切壹些,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它。而對企業家、企業的管理者來講,會計工作的最終產品,就是財務報告。有的通過記賬、算賬、 報賬、載體憑證賬簿等, 把最終產品財務會計報告交到管理者的手中。 最終產品包括了什幺呢? 這個內容在我國的《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當中, 都有明確的規定。根據《會計法》的規定, 完整的財務會計報告應該由三部分組成, 即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會計報表
第壹部分就是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以更集中、更概括、更深刻的方式,用壹目了然的表格,把壹定期間的經營狀況記錄下來編成表,報告給報表的使用者或者是財務信息的使用者。這些表主要有三張:
◆第壹張是資產負債表
◆第二張是利潤和利潤分配表
◆第三張就是現金流量表
會計報表附註
第二部分是會計報表的附註。報表的數字既有時點數,也有期間數,在這些數字背後,讀表人有很多情況不了解。因此,我國《會計法》明確規定,編表人還有壹個義務,就是對報表中的內容要做出解釋。例如關於報表的數字計算方法應該解釋,對報表數字的構成內容也要解釋,報表閱讀者需要了解的情況都要做出詳細的說明,目的是為了幫助報表閱讀者進壹步了解報表中沒有反映清楚的壹些信息。
財務情況說明書
第三部分內容就是財務情況說明書。壹個完整的財務會計報告,需要對企業的壹些財務狀況,例如生產經營情況、盈利情況、資金的使用情況等有個概括性的介紹。
完整的財務會計報告書,通常要把它裝訂成冊。報告書前有目錄,目錄要告訴使用者,第壹部分是財務報表,它包括哪些表,第二部分是會計報表附註,它包括哪些內容,第三部分是財務情況說明書。
財務會計報告可以分為月度報告、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和年度報告。凡是比1年少的報告,通常稱為中期報告。例如月報、季報、半年報。壹個完整年度的報告,稱為年報。不同期間的報告,財務會計報告書所要求的內容是不壹樣的。作為月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書編制兩張表就可以了,壹張是資產負債表,壹張就是利潤表。半年報,即中期報告,通常要求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會計報表附註,但並不要求寫財務情況說明書。標準的年終結算報告,應該包括三部分,即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