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財務欺詐的原因

財務欺詐的原因

財務欺詐的原因

經濟利益的驅動是財務欺詐的內在動力和根源。在與會計信息相關的利益中,企業利益居於首位。企業與國家的關系既統壹又矛盾,是社會資本運動中經濟利益分配的矛盾。國家總是依靠強制手段獲得發展的物質基礎——稅收,企業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利潤。在我國計劃經濟體制時期,這壹矛盾並不十分突出,因為國家將企業收歸國有,企業賺取的利潤必須全部上繳國家財政,企業就失去了謀求自身利益、損害國家利益的動力。但同時也使得企業效率低下,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不高。正因為如此,國家決定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來激發企業的活力,讓企業在追求自身財富的同時,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作為政策之壹,就是對部分國營企業實行承包責任制,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利潤是國有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重要考核指標之壹,規定企業承包方達到壹定的利潤目標後,給予壹定比例的利潤。這驅使壹些企業承包商指示財務部門千方百計大撈壹筆,提供虛假財務信息。1999年末,財政部隨機抽取國有企業會計報表100份,其中8份列示資產376654.38億元,89份列示利潤27.47億元。2000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結果更令人吃驚。在抽查的159家企業中,有147家企業存在虛假資產,虛增資產6543.8+0.848億元,虛增利潤6543.8+0.943億元。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財務造假的目的性更加明顯,壹些民營企業為了逃避國家稅收,極力隱瞞收入。就個人利益而言,企業負責人通過虛假財務報告獲取職務、薪酬、股票增值等利益。會計人員作為會計信息的直接生產者,為了自己的工資、晉升、獎勵等利益,根據企業負責人的指示,制造虛假的財務信息。

經濟利益的驅動是導致財務舞弊的決定性因素,但會計舞弊的發生也依賴於壹定的外部條件。主要包括:法律環境、政治環境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等因素。

1.法律環境的缺陷是財務欺詐的關鍵因素。財務欺詐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與壹定時期的法律環境有關。首先,它受到法律制度的科學性和及時性的制約。會計是壹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有其自身的規律性。會計法規的制定以會計實踐為基礎,不能脫離會計實踐。如果會計法律法規存在缺陷,就會給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搞財務欺詐留下空間。此外,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金融詐騙的手段越來越高明,相應法律法規的制定具有壹定的滯後性,這就為金融詐騙的出現創造了空間。其次,受會計法規可操作性的制約。會計法規中判斷財務舞弊的標準應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只有這樣,才能便於執法部門識別和治理財務舞弊,這就要求會計法規不僅要有定性的標準,而且要盡可能制定相應的定量標準,為會計法規的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會計法律法規模糊不清,不具有可操作性,其執行力就會大打折扣,財務造假就會趁機而入。第三,受人們法律意識的制約。在壹定時期內,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直接影響著他們對法律法規的遵守。如果人們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就能自覺遵守會計法規的相關規定。四是受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和處罰實施的制約。雖然我們制定了各種相關的會計法規,但如果執法人員本身在執行過程中弄虛作假,收受企業賄賂,與企業惡意串通,那麽再多的法規恐怕也只能成為壹紙空文。同時,執法部門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有時會對金融詐騙單位進行罰款。試想,如果壹個企業因為嚴重的財務造假而終止生產經營活動,那麽稅務機關將永久失去該企業的稅收收入,從而使稅務機關陷入無稅的尷尬境地。因此,在實踐中,執法機構在執行會計法律法規以制止財務欺詐方面客觀上存在不完整的規定。這會導致企業在財務造假的收益遠遠超過其成本的情況下,無視法律法規,隨意制造虛假會計信息。

2.政治經濟環境的問題也是財務造假的重要條件。目前我國法律法規不健全,經濟管理也必須依靠各種行政手段。如果行政部門不能充分發揮其工作職能,甚至包庇、縱容會計工作中的各種違法行為,就會為財務造假提供溫床。比如,在壹些地區和部門,由於壹些領導為了壹己私利,突出自己的“政績”,明確要求下屬企業上報誇大的業績指標,迫使企業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還有壹些上級監管部門對下級企業監管不力,對企業財務造假視而不見,從而使財務造假更加嚴重。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國有資產流失嚴重,會計工作根本無法發揮其會計監督作用。缺乏良好的經濟秩序也是金融詐騙的重要原因。所以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造假比較嚴重。

3.財務舞弊的發生也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密切相關。會計人員是財務欺詐的直接參與者。如果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道德水平,就能自覺地抵制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誘惑。但這往往是以犧牲本企業會計人員的利益為代價的,同時也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因此,如果沒有良好的法律環境、經濟秩序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作為後盾,單純依靠會計人員自身職業道德的提高是無法在全社會杜絕財務舞弊的。面對整個社會環境,不做假賬的會計可以說是失業了,很難重新就業,或者會再次失業,進入惡性循環。很多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時,對“精通稅收法律法規,熟悉會計技能”的會計人員非常青睞。所以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不是會計行業不講誠信,而是迫於各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