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風險影響指標:
(1)經濟業務的特點。不同性質和特點的經濟業務的內在風險水平是不同的。
財產和材料對盜竊的敏感性。壹些財產物資,如現金、貴金屬物資、稀缺物資、有價證券等。,比固定資產更容易被盜,所以容易被盜的現金等財產物資的內在風險更大。
經濟業務的重要性。有些業務對報表的影響很重要,有些業務對報表的影響不重要。事情越重要,內在風險越大。比如大額的應收賬款比較重要,而小額的其他應收賬款不太重要,所以應收賬款的內在風險比其他應收賬款更大。
經濟業務的復雜性。經濟業務處理過程越復雜,越容易出錯。例如,由於租賃資產的計算遠比累計折舊的直線計算復雜,租賃資產“估價或分攤”的確定比累計折舊的同樣確定更容易出錯。相比較而言,處理過程簡單的經濟業務具有較小的內在風險。
數據形成的過程。有些經濟業務數據是計算出來的,有些經濟業務數據是估計出來的,或者是在估計的基礎上得到的,所以估計得到的數據與計算得到的數據相比,本來就有風險。
經濟業務的規律性。有些經濟業務是被審計單位的常規經濟業務,有些經濟業務是被審計單位的非常規經濟業務。非常規業務由於缺乏規範的程序,有時容易出現錯誤,被審計單位也容易在這些業務中舞弊,更容易出問題。因此,這類業務的內在風險更大。
賬戶記錄的可變性。有些賬冊的變動有壹定的規律性,或者表現為合理,而有些賬冊的變動沒有壹定的規律性,或者表現為不合理。比如,如果某壹物資的詳細記錄長期不變,該物資被盜、損壞、變質的可能性更大,內在風險更大。
(2)被審計單位內部經營環境不同,導致內在風險水平不同。
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如果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較差,為了掩蓋這種情況,被審計單位往往通過虛增資產或低估負債來誇大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內在風險水平較高。
被審計單位的可能動機。當被審計單位可能從篡改數據和提供虛假會計報表中獲益時,固有風險就比較大。例如,被審計單位可能為了顯示其強大的償債能力而篡改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相關計算所需的數據,可能為了從完成的利潤中提取壹定比例的獎金而虛增利潤。因此,當存在壹些特殊動機時,固有風險更大。經理的行為和能力。品行能力差的管理者容易產生錯覺,因此存在較大的內在風險。相反,優秀的管理者的內在風險更小。
(3)被審計單位的外部經營環境。
稅率和法規的變化。當稅率和法律法規發生較大變化並影響被審計單位的經濟利益時,固有風險較大。比如,當銷售稅率即將大幅提高時,虛增本期銷售收入的可能性就會增加;相反,當銷售稅率即將大幅下調時,故意隱瞞銷售收入的可能性增大。
(4)審計情況。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也是判斷固有風險的壹個方面。
過去的審核狀態。如果在過去的審計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那麽內在的風險就更大。因為過去審計發現的問題多,說明被審計單位質量差,重復以往錯誤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內在風險較大。
無論是第壹次審核。如果被審計單位過去沒有被審計過,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不熟悉,缺乏審計經驗和對該單位的深入了解,通常會高估固有風險。在未來的重復審計中,由於被審計單位審計經驗的積累,對固有風險的估計可以更低。
不明原因更換註冊會計師。通常情況下,註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之間有著良好的業務關系。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更換註冊會計師,可能是因為對會計報表有不同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後續註冊會計師的內在風險更高。
2.控制風險是指某項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存在錯報的可能性,該錯報單獨或與其他錯報壹起具有重大意義,但未被內部控制及時預防、發現和糾正。
壹般來說,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內部控制本身的局限性都對控制風險產生影響。在審計過程中,需要了解、分析、評價和測試內部控制,以確定風險控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