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會計信息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由於會計信息失真,相關會計信息不真實,掩蓋了壹些矛盾,國家宏觀調控失去了可靠的基礎,決策失誤,幹擾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資源配置不暢,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廣泛損害了國家利益,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2.投資者信心受損。
財務信息是投資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信息來源,也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橋梁。因此,就財務信息而言,“真實、公允”應高於壹切,應準確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然而,許多上市公司為了達到自己的不良目的,故意操縱會計信息,有意掩蓋甚至歪曲其真實的經營業績。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阻礙了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試想壹下,如果證券市場的投資者知道上市公司在騙他,他還會願意購買股票,投資上市公司嗎?從長遠來看,這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3.害會計自己。
會計人員不誠信,違反職業道德者不得從事會計工作,情節嚴重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銀廣廈通過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編造業務收入和巨額利潤。特別是出具嚴重不真實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陷入新聞,其執業資格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被吊銷,簽字的兩名註冊會計師被依法嚴懲。為安然公司掩蓋虛假事實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已被美國各州禁止為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其營業執照也被吊銷。然後,壹些會計人員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虛開增值稅發票,嚴重損害國家和企業利益,最後受到國家法律的嚴厲處理。
4.它鼓勵腐敗和不健康的做法。
會計信息失真不僅削弱了會計基礎工作,影響了會計工作秩序的正常運行和會計職能的有效發揮,使會計內控制度秩序失控,還助長了貪汙賄賂、權錢交易等不正之風和違法行為的滋生和蔓延。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嚴重的社會信任危機和價值危機。
防範會計舞弊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會計法規體系。
完善會計法規體系,補充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科學完善的會計法律法規和制度規範是預防和遏制會計舞弊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制定、修訂、頒布了數十部法律、法規和規章,改變了無法可依的局面。但要及時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進壹步明確違反《會計法》的處罰標準,使會計法規具有可操作性,完善以《會計法》為中心的會計法規體系,使各項會計工作有法可依。
加強會計執法,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執法者要嚴格以新會計法為準繩,嚴懲財務造假者,在執法過程中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糾正各種“人治”傾向,形成打擊會計造假的威懾力。對造假企業的經濟懲罰必須嚴格、嚴厲,讓會計造假者“造假的成本遠遠高於獲得的收益”,不敢造假。
2、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管理。
會計舞弊的發生也有壹個過程。從會計造假想法的產生到實施和假象的出現,策劃者、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是主要的。沒有會計人員的具體參與,會計舞弊不可能最終出現。因此,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保護其合法權益,是防止會計舞弊的保證。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包括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等,以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質量。要加強會計人員特別是高級會計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會計知識培訓,不斷提高會計工作的管理水平。要支持和鼓勵會計人員嚴格執法。對打擊報復會計人員和責任人的,要依法追究其責任。
3、內部控制為主,外部控制為輔。
目前,中國仍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純粹的市場經濟尚未完全建立。內部控制主要是在紀檢書記或黨委書記的領導下,由企業中精通會計業務的人員對企業的會計賬目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和審計。規範公司制度,規範公司財務,防止上市公司被大股東操縱,損害其他股東利益。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壹項重要制度。只有建立健全以內部審計制度、內部遏制制度和內部審計監督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嚴密完整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才能消除會計舞弊的環節載體,從源頭上杜絕舞弊事件的發生,有效防範會計誠信缺失。為了防止內部人員“耍花招”,需要輔以“外部控制”,即由上級主管會計的領導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或社會上的中介組織介入企業進行審計。
4、塑造會計誠信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因此,對企業管理和市場培育的投入不應局限於物質方面,還要註重誠信投入,營造“誠信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誠信為本”的企業文化重在培養誠信理念,並將這壹理念內化為中小企業員工的價值觀,體現在員工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上,使誠信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有效的信用文化建設模式必須由企業主要領導倡導,將其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教育讓員工認識到信用尤其是會計信用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之壹,從思想層面遏制會計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