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求漢代官職表

求漢代官職表

漢代實行三公九卿制。以皇帝為尊,下有三公,分別為太尉,管理軍事;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禦史大夫作為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理國家監察事務。

具體官職如下:

奉常,掌管宗廟祭祀,和國家之禮;

郎中令,負責皇帝禁衛(沿用秦時官名);

衛尉,負責皇宮守衛;

太仆,負責皇帝車馬(始置於春秋。秦、漢沿襲);

少府,負責皇帝財政;

廷尉,負責司法;

典客,負責外交和內部少數民族事務;

治粟內史,負責糧食和財政(沿用秦時官名);

宗正,負責皇室事務。

漢魏軍職:

起初,將軍依次有大將軍以及驃騎、車騎、衛、前、後、左、右等名號,權位相當於公卿,可開府治事、參與朝政,故將軍之位不輕授於人,唯重臣可以任之,有時則因征伐事由或者作用設立其余諸將軍,如度遼將軍。

漢末以至魏晉,征伐頻繁,戰事日增,故設立名目繁多的將軍稱號,即為雜號將軍,逐漸形成了壹系列的將軍名號。

大司馬:

西漢時漢武帝廢太尉設大司馬,加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之上。東漢光武帝又廢大司馬為太尉,為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官職,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東漢時太尉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東漢光武帝劉秀時削弱三公的權利,後來三公幾乎無實權只是榮譽的象征。

大將軍:

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三公,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秩萬石。東漢末年,其位在三公之上,時漢朝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另以袁紹為太尉,袁紹以太尉位在大將軍下,故“恥班在太祖下”。屬官有長史、司馬。

驃騎將軍:

位在大將軍之下,品秩同大將軍,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兩級:大將軍、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

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衛將軍:

位在車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前後左右四將軍:

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周末始有,漢朝時並不常置,金印紫綬,位次列於上卿。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漢末以後,將軍名號繁多,名稱素樸之前、後、左、右之類,遂漸廢棄。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列於九卿,高於其他臨時設置的雜號將軍。

中郎將: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壹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勛管轄。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壹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南北軍。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級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

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級官員。

大都督:

源於漢末,曹魏置,第壹品,不常置,屬加官,全稱“都督中外諸軍事”。加此官者,賜與代表天子威權的符節與黃鉞以節統領持節將軍等高級將領。吳同魏制。蜀漢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都督:

東漢末年始置。因各雜號將軍之間並無隸屬關系,故設都督壹職,督管幾路軍隊,為軍事統帥。後以“都督某州軍事”,掌管駐紮在該州的所有軍隊,並兼管該州民政,權力非常大。

擴展資料:

漢代刺史監察制度

1、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淩弱,以眾暴寡;

2、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魚百姓,聚斂為奸;

3、二千石不恤疑案,風厲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刻薄,剝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訛言;

4、二千石選署不平,茍阿所愛,蔽賢寵頑;

5、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托所監;

6、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正今。

百度百科—漢朝官制

百度百科—漢代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