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第17頁,比如1-23,為什麽題中的單位都用“萬元”,答案中的單位都用“元”?是否應該統壹問答中的單位?
答:描述題目中的文字時,用“萬元”是為了簡化。具體錄入時,統壹使用“元”。當然,妳也可以在問答中統壹單位。
2.教材第29頁例子1-42中1批發商品的庫存成本= 10500 * 10.75 = 112875(元),其中10500這個數字是怎麽算出來的?
答:數字10500是題給的已知條件。
3.教材第32頁例1-50中材料成本差異率的符號是否有誤?
答:沒有錯誤。
4.教材第32頁1-50的例子,月初計劃成本1000000元,成本差異超支30740元,計劃入庫成本3200000元,成本差異節約200000元。這四個數字是怎麽算出來的?
答:這四個數字是作為例子給出的,不是計算出來的。
5.教材第39頁示例1-62中的商品差價率=(10+15)/(110+90)* 100% = 12.5%。
答:這兩個數字的計算過程如下:
期初庫存商品購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價格-期初庫存商品進價= 110-100 = 10(萬元)
本期進貨差價=本期進貨價-本期進貨價=90-75=15(萬元)
6.教材第52頁例1-79,購入工程材料50萬元,繳納增值稅8.5萬元。分錄為:借款:工程材料借款58.5萬:銀行存款58.5萬。這壹項包括增值稅嗎?
答:包括增值稅。
7.教材第74頁例2-1(3)財務費用怎麽算?
答:(3)中的財務費用=120000×4%÷12=400(元)。
8.教材第134頁例4-18編制的會計分錄(4)中累計折舊是如何計算的?
答:月折舊40000元,從1,20x 1年2月購買設備到1,20X9年2月出售,* * * 12×8 = 96個月,累計折舊40000×96 = 3840000元。
9.134頁例4-18和152頁例6-2的最終遞延收益的會計處理有何不同?如果按照例6-2處理,那麽未分配遞延收益期末有余額。未分配遞延收益應該是300000-180000嗎?
答:應該按照例4-18的方法處理。例6-2中未分配遞延收益應為3000000-1,800000 = 1,200000元。
10,教材第137頁例4-23會計分錄中的數字是如何計算的?
答:每季度收到的財政貼息=20000000×6%÷4=300000元。
分攤到每個月= 30萬÷ 3 = 10萬元。
11,第323頁第4行等式右邊的A項(1+I)是錯的嗎?
答:確實有錯誤。等號右邊的第壹項應該是a。
12.材料成本差異怎麽算?
請參考課本第32頁。
13.當“現金”和“銀行存款”同時反映在會計分錄中時,為什麽只編制付款憑證,不編制收款憑證?
答: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的經濟業務,如將現金存入銀行或從銀行提取現金,會計分錄為: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現金”科目;或借記“現金”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所以為了避免重復記賬,壹般只編制付款憑證,不編制付款憑證。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