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有關陽信戰爭時的歷史故事

有關陽信戰爭時的歷史故事

陽信,是壹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縣。

早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就在此建立了厭次縣。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在此設立陽信縣。

建縣以後,陽信縣城經歷了多次遷徙、水患、戰爭,上演了壹幕幕波瀾壯闊、動人心魄的滄桑傳奇。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建立厭次(yācì)縣,地域包括今陽信、惠民、無棣等廣大地區。

為何取了這樣壹個縣名?秦始皇並吞六國,但根基未穩,地方上的統治力還比較弱,於是他五次出巡,意在鞏固鞏固地方,維護中央集權。

《史記》記載,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巡行郡縣,因見東南方向有“天子之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

厭通“壓”,就是鎮壓的意思。

傳說,始皇壹行浩浩蕩蕩,迤邐而東,行至今惠民縣境內之桑落墅(俗稱“大桑”),路遇壹株巨大無比的桑樹,始皇近前查看,正巧有壹條桑枝嘩啦啦落了下來。

始皇認為是吉兆,於是命名此地為“桑落墅”,並於當晚“次舍”於此。

次、舍,都有臨時駐紮的意思。

始皇決定在此建立壹個縣,因為此行意在“厭氣”,又在此“次舍”,所以命名為“厭次縣”。

秦時的厭次縣幅員遼闊,包括今惠民、陽信、無棣等縣之全部或壹部,也可能包括今德州陵縣之壹部。

為了使“厭氣”更有效果,始皇還在今陽信境內築了壹座“厭次臺”。

在陽信縣東二十裏的溝盤河岸邊,有壹個周邊幾十米的突兀土臺,臺上散落磚頭瓦塊,荊棘蒿草叢生,相傳這就是秦始皇東巡築土以壓王氣的厭次臺。

可以說,厭次縣就是陽信縣的前身,而陽信正式建縣是在漢代。

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漢高祖五年(前202)析厭次縣之北部置陽信縣,“縣在河曲之中”。

意思是說,陽信縣的縣城在壹條大河的拐彎處。

據考證這條大河就是位於今無棣縣境內的古“篤馬河”。

篤馬河,又稱信水河,即今小米河(蕭米河)。

由於該城位於信水河之北岸,又由於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為“陽”,所以這座城市便以“信陽”命名,並以“陽信”二字為縣名。

古信陽城,《山東通誌》作“信城”,位於今無棣縣城北十七裏的信陽鄉,當地人“俗稱‘小鞍城’、‘歇鞍城’”。

因為築於漢代,又稱為“漢壘”,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居海濱險要之地,環周3公裏有余,面積0.8平方公裏,城內三村成鼎,外形如靴。

信陽城內分大、小兩城,小城居大城西北隅,兩城用內城墻相隔。

***有六門:北門兩個,門裏為車裏村;西門壹個,門裏壹村,原名靴臉,後改稱如意村;東門壹個,門裏有壹謝家村;西南城墻向內凹處和南城墻各有壹城門。

城內壹條主要東西街道連接東、西城門。

小城也稱內城,是官府署衙所在地。

從地表遺跡和街道走向看,小城可能有東、南兩個城門。

古陽信縣城舊時為民國《無棣縣誌》載十景之壹,稱“漢壘盤旋”。

清中憲大夫張映蛟曾建別墅於信陽城垣西北角,額題“桃塢”,壹旁立有“桃塢碑”和“信陽城碑”。

塢前藤蘿叢生,城基內外遍植桃、李、杏等。

春則桃紅梨白,夏則綠蔭青紗,秋則谷浪菽濤,冬則玉鋪銀裝。

盤醒憇息,皆有佳趣。

據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信陽古城還保存有南城墻西端及向北延伸部份,可依稀看出信陽古城“如磬折而缺其西南”的形制。

今遺址西南隅,城垣殘跡尚余50余米,高處10余米,低處2—3米。

從坍塌的城墻斷面看墻體主要是有沙、土、石灰夯實而成,其築造方法是采用“板築法”,從殘存的城墻兩側,仍能清晰地看到壹排排直徑0.15米左右的柱洞(繩索)遺跡以及層層板築形成的層厚0.2米左右的夯土層。

1973年,信陽鄉車裏村村民在村附近古陽信城遺址挖掘出土了17枚正面帶有“齊法化”三字的齊國刀幣。

後來在古陽信城遺址又陸續出土了秦漢時期銅劍、箭簇、陶器等文物,多系西漢以前物品。

證明信陽城確系漢代遺跡。

民間傳說,“信陽城”的修築還與漢大將韓信有關。

據說,當年韓信伐齊至此與齊楚聯軍對壘,為激勵將士殺敵立功,韓信下令仿照靴子的樣子修城,有“靴踢長安”之謂,表明其橫掃三秦,攻克長安的雄心。

“漢壘盤桓”分別被康熙《海豐縣誌》和民國《無棣縣誌》品題為“八景”、“十景”之壹,歷代文人多有題詠。

事實上,韓信伐齊,“未渡平原”。

可見其屯兵處當在平原與歷下之間,不在此處。

而且韓信伐齊,是在齊國準備降漢的情況下搞的偷襲,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建造如此規模的堅固城池。

歷史的真相並不影響傳說的美麗,關於英雄和縣城如“靴”的傳說將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永遠流傳。

在今陽信縣城西南,有壹個村莊叫西程子塢村。

西程子塢村村西有壹片方圓壹公裏左右的窪地。

該地塊呈正方形,比周圍地勢低約2米。

站在窪地中心,舉目四望,仿佛站在了壹個巨大的鍋底,地平線在這裏消失了!這就是當地人俗稱的“城窪”。

當地人說,城窪原來是壹座城市,後來“天塌地陷”,城被“震”到地底下去了。

上個世紀90年代初,西南角還隱約可見城垣遺跡,東南角最低,留有大量瓦礫。

窪地上南北向開挖數條排水溝,溝壁向下2米左右可見厚度約50厘米的瓦礫堆積層。

這就是隋、唐、宋時期的陽信縣城,陽信縣以此為縣城長達600余年。

那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是如何陷落的呢?

民國《陽信縣誌》揭示了原因:“以勢度之,(陽信城)必為水所沒,如宋之棣州城也”。

而關於棣州城的陷落,民國《陽信縣誌》卷二“祥異誌”是這樣記載的:“大中祥符四年,棣州河決聶家口即聶索。

五年又決李家灣。

環城數十裏民舍多壞,徙城於商河。

沙勢高民舍逾丈。”

黃河決口帶來的大量泥沙,被城墻阻擋堆積,高出城內民居壹丈多。

“城”已成“窪”,居民只能棄城而走。

同時也說明了“城窪”的來歷。

1211年(南宋嘉定四年,元太祖六年),城窪陷落,陽信縣城重新遷回今址。

此時的陽信城有無城墻,無從知曉。

1265年(元至元二年)平章於保保修築陽信縣城。

城周6裏13步,合3024米;城墻高2丈4尺,合8米;闊1丈8尺,合5.4米。

陽信城這個規模後來壹直沒有變過。

1531年(明嘉靖十年)知縣徐九臯修建四門,東曰永和,西曰長阜,南曰迎薰,北曰拱極。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知縣繆潤紱以城圮破,縮小舊制重修四門,四門皆有木橋,十字街連接四門,把城區劃為4部分,呈田字形。

縣衙在北門大街西(今縣陽信縣公安局老院),文廟在十字街西(今陽信壹中東院),關嶽廟在城內西北隅(陽信縣建築公司),城隍廟在城西南隅(今荷花灣西北角),永寧寺在城西南隅(今陽信壹中西院)。

陽信縣衙修建在北門大街西首,左懸鐘鼓,右設譙樓,大堂居中,名親民堂。

大堂東面,是贊政廳;大堂西面,是會計廳;大堂後面,是退思堂。

戒石亭設在儀門之內,左題“宣德”,右題“達情”,中間刻有宋太宗訓敕:“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衙門外有牌坊,上書“渤海雄風”。

其他建築,如劉猛將軍廟、先農壇、龍王廟、藥王廟、碧霞元君廟、文昌閣、魁星樓、文風臺等古跡,於今俱廢無存。

後來陽信縣城又多次進行過整修,但都是在於保保的基礎上修修補補。

古代築城主要為防禦,但築城也是壹件需要花大錢的大事,搞不好會勞民傷財。

明代萬歷年間的三位陽信縣令的築城故事,給我們留下很好的啟示。

1584年(明萬歷十二年)山東布政司下撥二千兩銀子,要求陽信修磚城。

眼看繁重的勞役就要降臨,百姓驚惶失措。

剛剛到任不久的陽信知縣朱大紀也覺得築城弊大利少。

朱大紀對曾任山西布政司參議的陽信鄉紳王子蕙說:“我既為縣令,當為民 *** ,停止這項工程。

”王子蕙憂心忡忡,說:“公有此心,百姓之福也!不過工程銀款尚在這裏,要是上臺督促追問該如何處理?”事有湊巧,廵按禦史吳定正好按臨武定州,於是朱大紀率紳士王子蕙、縣學秀才劉子魯等求見,極言陽信為鹽堿之地,磚城極其容易堿壞,費錢多不說,且難保長久。

最終吳定答應了朱大紀的請求,命令繳還原銀,工程做罷。

1597年(明萬歷二十五年)山東布政司為了防備倭患,重又指示陽信修磚城,時任陽信縣令的武世舉親自赴省院懇請,說“陽信連年歉收,民不聊生,籌備禦倭軍餉本已艱難,如果再大興工程,恐老百姓將逃亡,陽信就成了空城了!”最後築城之役也就不了了之了。

武世舉,字文薦,大同人,明萬歷中知陽信縣事。

陽信縣城四周有闊兩丈的護城河,有橋梁數座,屢修屢廢,許多官員視為中飽私囊的由頭。

武世舉上任後,親自監工,整修橋梁,此後四十五年,再也沒毀壞過。

三位縣令有壹個***同的特點,那就是不片面追求政績,以民為本,堪稱封建社會地方官吏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