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可以用三種方法計算: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來衡量所有永久單位在會計期內新創造的價值,它是國民經濟所有行業在會計期內新創造的價值與固定資產轉讓價值之和,即國民經濟所有行業增加值之和。由如下公式表示:
增加值=總產量-中間消耗。
GDP =
收入法又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中產生收入的角度反映最終結果的壹種計算方法,以及因生產要素而獲得的收入份額和因生產活動而支付給政府的份額。按照這種計算方法,GDP由勞動者報酬、凈產品稅(產品稅-生產補貼)、固定資產折舊和經營盈余四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
國內生產總值=工人報酬
+凈產品稅
+固定資產折舊
+營業盈余
支出法,也稱使用法,顧名思義,是從最終用途的角度來衡量會計期間生產的所有商品和勞務的去向。按照支出法,GDP由家庭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以及商品和服務凈出口(出口與進口之差)五項組成。計算公式為:
GDP =家庭消費
+政府消費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庫存增加
+貨物和服務凈出口
理論上,以上三種方法計算出來的GDP應該是壹致的,因為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同壹件事。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由於數據來源和基礎數據質量的差異,三種方法計算的GDP存在壹定的計算誤差。我國目前以生產方式GDP為標準。
由於國內生產總值涵蓋國民經濟活動的所有部門,其計算依據是專業統計、部門統計和會計。在統計局內部,GDP核算的數據來源於統計局內部各專業司的定期統計報告、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各種抽樣調查數據。需要統計局以外的財政、稅務、金融、保險等相關部門的統計和財務數據。此外,對於未納入定期統計報表且不易獲取的數據,需要收集相關系統和行業的替代指標進行補充測算。可見,GDP核算是壹個各方面數據相互驗證、相互平衡的系統工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技術性。它是壹個國家在會計期間全部活動的綜合反映。
中國官方統計機構負責GDP核算,實行分級核算,國家和地區核算各自轄區內的數據。即全國GDP由國家統計局核算,地區GDP由各省市統計局核算。在這種體制下,各地區的GDP總量並不等於全國的GDP數據,這主要是由於數據來源的差異造成的。這種情況並非中國獨有,所有實行區域核算的國家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只是有些國家通過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術處理,人為地使國家和區域數據之和保持壹致,而中國並沒有進壹步的要求,只是由國家對區域數據進行定期評估。
中國GDP核算始於1985,是統計改革開放的產物。在此之前,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壹直采用MPS制度,即源於前蘇聯計劃經濟的物質平衡表制度。在1985-1992期間,逐漸過渡到SNA,即起源於西方市場經濟的聯合國推薦的核算體系。隨著中國經濟體系中市場化成分的不斷強化和計劃成分的不斷弱化,SNA核算體系越來越適合中國國民核算工作的需要。因此,自1993起,國家統計局不再並排提供MPS核算數據,而是完全轉向SNA體系。在核算國民經濟主要總量指標方面,從MPS到SNA的過渡期已經結束。經過十余年的努力,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完成了包括GDP核算在內的壹套基於中國國情的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構建,並出版了中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編制和計算方法叢書,從理論和操作層面全面總結了中國會計領域的相關問題。目前GDP核算工作正在進壹步完善服務業、不變價、經濟不可觀測等薄弱環節。有關GDP核算的其他信息可通過中國統計信息網www.stats.gov.cn國民經濟核算部主頁查閱。
GDP的作用因用戶不同而不同。根據需求的相似性,我們大致可以將用戶分為三類。政府用戶、專家用戶和其他普通公眾用戶。對於政府用戶來說,GDP核算的作用主要是用來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總體規模和健康程度,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依據。比如,宏觀決策者會根據GDP運行的總量、情況和軌跡預測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並制定相應的調控目標,采取必要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幹預宏觀經濟運行。
對於專家用戶和研究群體來說,GDP將為他們提供進行實證分析和模型預測的基礎數據,使他們能夠根據理論對經濟運行的合理性做出邏輯判斷,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或修正現有的經濟理論,從而向決策者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他們實現宏觀經濟的健康運行和合理增長。具體來說,他們可以使用GDP或人均GDP數據來研究貧困、收入分配、經濟增長和生產率等問題。
對於普通大眾用戶來說,知道GDP,知道政府如何使用GDP,就是知道自己賴以生存的大環境。比如,當企業知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以GDP等相關信息為基礎的,就可以在宏觀政策出臺前對可能的宏觀政策做出預測。如果銀根收緊的可能性很大,可以知道下壹步生產不容易獲得資金,生產成本會增加,所以要想辦法,盡快調整計劃。當壹個人了解了GDP的相關知識,就可以根據GDP的走勢來判斷就業的難度和工資增長的可能性。有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即按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增長率),就業難度降低,增加工資的可能性增大,但同時他可能要面對物價上漲的局面,從而調整個人生活計劃,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效能。可見,GDP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即使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會目標,如果不把人均GDP作為其指標體系中的壹個關鍵指標,也是無法實現的,因為人均GDP是目前全世界都在使用的衡量貧富的壹個首要指標。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GDP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指標之壹,也是最受關註的宏觀經濟數字之壹,但它並不是萬能的。它只是對生產的衡量,並不能完全反映其他與發展相關的指標,如福利和福利。另外,GDP總量也不是越大越好,因為壹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實力不僅與GDP總量有關還與GDP結構有關,包括GDP的生產結構、支出結構和使用結構。只有合理的結構才能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第三,GDP核算本身的核算技術還存在壹些問題,主要是在理論框架、指標體系、口徑範圍、計算方法、數據來源等方面還存在壹些不完善。這種不完善是任何壹個國家的會計制度和實務都面臨的問題,也不是中國獨有的。目前,中國的GDP核算人員正在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努力完善包括GDP核算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壹般公眾用戶質疑的GDP數據不準確,如受訪者虛報、部分領導人為幹預等,都是非技術性因素。要消除它們,有賴於統計立法和執法的加強,有賴於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有賴於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
盡管GDP和GDP核算仍存在上述問題和不足,但我們必須看到,GDP作為壹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活動總量的衡量指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廣泛應用於政治、經濟、外交、科研等領域,深刻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GDP核算也將隨著其不斷完善和細化,在宏觀生產數據的生產和專業數據的質量檢驗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