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企業所得稅怎麽算?

企業所得稅怎麽算?

企業所得稅:?

根據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減按20%征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有兩種征收方式,壹種是查賬征收,壹種是核定征收;?

1,通過審計收集,

(1)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按適用稅率計算繳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成本(費用)-稅金+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納稅調整?

(2)按月(季)預付時:?

應納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適用稅率?

2.核定征收的,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率*適用稅率。

擴展數據:

企業所得稅的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財產、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捐贈和其他收入。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和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稅前扣除規定與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的關系

(1)稅法優先原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方法與稅收法律法規規定不壹致的,應當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計算。(鉑略: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壹條)

例如,職工福利費的範圍與財務部和稅函中的相關規定不壹致,而國家稅務總局在回答有關稅收的問題時明確,按照稅函中的文件處理所得稅;在賬務處理上,按財政部文件執行。不壹致的,按照稅法的標準執行。

在實踐中,還必須註意稅法優先原則在其他方面的體現。比如合同中寫明股權轉讓產生的個人所得稅由個人承擔,但對方承擔這部分費用。實際操作中,如果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部門還是會找人承擔責任的。

(二)稅法協調原則:企業根據財務會計制度在財務會計處理中實際確認的費用,未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及相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範圍和標準的,應當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企業實際會計處理中確認的費用,並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第15號(2012)

(三)稅法空白原則:稅收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沒有明確規定的具體扣除項目,在不違背稅前扣除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按照國家財務會計法規計算。

比如關於勞保支出,目前只規定了具體的扣除範圍,沒有規定扣除標準,所以企業可以按照國家財務會計規定進行計算。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利息支出的扣除。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應當據實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金額,準予扣除。

(2)應納稅工資的扣除。條例規定,企業的合理工資薪金應當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了已實施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但是,允許據實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須是“合理的”,明顯不合理的工資、薪金是不扣除的。今後,國家稅務總局將通過制定與實施條例相配套的工資扣除管理辦法來界定“合理”。

(三)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方面,實施條例繼續維持此前的扣除標準(提取比例分別為14%、2%、2.5%),但將“應納稅工資總額”調整為“工資薪金總額”,扣除額相應增加。在職工教育經費方面,為鼓勵企業加強職工教育投入,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出部分應允許結轉並在未來納稅年度扣除。

(4)捐贈的扣除。納稅人的公益性和救濟性捐贈,在年度會計利潤12%以內的,允許扣除。超過12%的部分不予扣除。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