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總結:借款費用

《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總結:借款費用

借款費用

 話說中級會計實務是中級考試最難的壹門,那究竟難在哪裏呢?本人以為難在難以理解。難在教材比較枯燥無味。倘若以理解知識的角度或者是考生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資產,擺脫客觀介紹的口氣,那麽知識點就不會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所以本連載希望能以考生的理解的角度說說教材中的知識點,幫助大家先理解後記憶,學習變的更輕松。

 壹般借款資本化率

 資本化率其實就是借入的多筆款項的平均利率,也就是說這個資金妳用在其他方面就是利率,用在工程上就叫做資本化率。很多同學因為這個資本化率新名字搞的暈頭轉向,以為是什麽新鮮玩意,其實根本不是。為什麽用在工程上的時候就要計算壹下平均利率呢?壹方面是因為不知道是用了哪筆款項,會計部門說是,稅務部門說不是,到時候吵起來可不太好。因為資產入賬價值問題不僅影響到會計核算,也影響稅務核算。會計上謹慎原則要妳謹慎確認資產,那麽會計人就想按照最低利率計算;稅法上肯定是希望當期多收點稅上來,那麽希望妳資產確認的越多越好,因為當期計入損益的利息就少了,所以稅務部門就千方百計希望妳按照高的利率計算。雙方肯定是要糾纏不清的,所以會計準則為了解決上述“婆媳矛盾”,想出了個折中的處理方法,那就計算壹下資本化率吧,也就是平均利率。

 計算資本化率的時候需要註意:資本化率計算的時候和工程壹點關系都沒有,為什麽?因為妳計算的時候不知道工程要占用多少,什麽時候占用,資本化率和在建工程壹點關系都沒有,兩者進水不犯河水。所以拋開工程就看壹般借款,平均利率怎麽計算?應該=利息/本金,當然計算利率要有壹個期限,壹般就是壹年。那麽公式中的“利息”就是在這壹年中這幾筆壹般借款(壹般是長期借款了)產生的所有利息,妳支付給銀行多少利息,這裏就寫上多少利息;公式中的“本金”指的是這壹年中所有借款的本金。聽起來很容易理解,怎麽計算起來就難了呢?原因還有第二點:加權的問題。所謂加權就是說妳實際上在這壹年呆了多長時間,表明妳這個款項有多重要,肯定呆的時間越長就越重要,也就是所謂的權重越大。其實學問的真偽就在於讓人壹頭霧水,故意整這麽多的怪名詞來迷惑人,掰開了,揉碎了其實都壹樣。

 那麽看壹個計算的小例子。比如壹般借款是在07年3月借入,那麽資本化率的分母中本金的加權支出就是按照借款在07年實際存在的時間10個月來加權,那麽在壹年中實際存在的時間比例是多少呢?應該是10/12,這也就是本金的加權數了。如果是6月借入,那麽按照存在時間7個月加權,權數=7/12.這裏的時間的選擇和工程實際占用的金額、時間都是沒有關系的。如果說借款那麽計算的利息=本金*利率*權數,也就是實際產生的利息。

 有的時候會按照壹個季度來計算資本化率,這個時候怎麽計算?同樣的道理,利息還是在這個季度中實際產生的利息,本金還是指的是在這個季度中實際的加權本金。計算利息的時候註意壹下利率是年利率還是季度利率。

 比方說借入兩筆款項,壹筆是2月初借入1000萬利率5%,另外壹筆是3月初借入1500萬利率6%,那麽年資本化率=年利息/年加權本金=(1000*5%*11/12+1500*6%*10/12)/(1000*11/12+1500*10/12)

 如果是從“年度”角度考慮的第壹季度資本化率=(1000*5%*2/12+1500*6%*1/12)/(1000*2/3+1500*1/3)

 如果是從“季度”角度考慮的第壹季度資本化率=(1000*5%/4*2/3+1500*6%/4*1/3)/(1000*2/3+1500*1/3)

 專門借款的資本化

 專門借款就是專門為了工程介入的款項,這個就不需要計算資本化率了,為什麽?原因就是專門借款沒有別的用處,不管妳用不用,用多少,都是要資本化的,所以還有必要區分占用的是哪壹筆?占用了多少嗎?很明顯是不用的。但是管理上還是比較好管理的,專門借款當然是專款專用了,規範管理還是必要的,所以做題的時候壹般會告訴的占用的是哪筆專門借款,就是為了讓妳計算壹下閑置資金的投資收益,專門借款也就能考考這些東西,尤其是停工期間的投資收益。超過三個月就停止資本化等等,非正常原因的停工三個月以上就不資本化了。有的同學很愛問要是正好三個月怎麽辦?註意“超過”這個字眼,意思就是說小於等於三個月是應該資本化的,因此看教材的時候還是要註意壹下這些小的字眼,雖然不起眼,但是很關鍵。

 關於債券的折價溢價的攤銷

 有的時候壹般借款或者專門借款中會涉及到債券的問題,有的同學就蒙了,折價和溢價資本化可怎麽計算呢?究竟怎麽找到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呢?應付利息能夠壹下子計算出來,但是折價和溢價的攤銷的資本化就麻煩了。在學習債券的時候,大家知道計入當期財務費用的就是債券的實際利息,也就是按照攤余成本×實際利率計算出來的實際利息,既然在核算財務費用的時候當期實際負擔的費用是債券的實際利息,那麽在計算資本化的時候同樣應該資本化的也是債券的實際利息。那麽這個時候就好辦了,債券專門借款了怎麽辦?找實際利息;壹般借款計算資本化率的時候怎麽辦?同樣的,資本化率公式中的“利息”找的是債券的實際利息;分母中的“本金”找的是發行債券實際募集到的資金,也就是妳實際動用的資金,而不是債券的面值。這個面值其實沒有什麽用,就是個“傀儡皇帝”,面值×票面利率指的是實際給妳的錢,但是妳實際上收益多少?還要看實際投資收益,也就是按照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計算的投資收益,這才是妳實際上得到的收益,為什麽?就是因為妳當初購買的時候不壹定就是按照面值購買的,可能是打折,可能是花了更多的錢。

 所謂的“打折”是因為債券當初定的利率太低了,無人問津,可不就打折促銷了嗎?那麽發行債券的人少收錢了,就形成折價了;所謂“花更多錢”是因為債券定的利率太高了,人們搶著要,這個時候賣券的人肯定就牛了,誰給的價錢高就給誰,那麽最後成交就多收了錢,形成的就是溢價。不管是折價還是溢價,面值都不代表妳實際動用的資金,還是按照實際的發行收入計算,所以計算資本化率的時候當然本金是按照實際發行收入,利息也自然按照實際利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