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陌生客戶隱匿真實情況,到公司銷售公司開具了真實的產品銷售調撥單,使用偽造的財務專用章及增值稅專用發票,私蓋印章,然後到銷售處蓋銷售章,最後到儲運車間提貨,導致事故發生。
2.利用財務部在三樓辦公,銷售公司在壹樓營業,儲運發貨在公司後區的劣勢,經過長期預謀,使用假牌照的報廢車作案。騙過了公司財務部收款開發票關、銷售公司對接關、儲存車間發貨核對關、保衛科車輛出入口驗收關、齊魯石化股份公司門衛查證關。以上幾個方面充分反映出了我公司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亟待堵塞。
案件暴露出的管理漏洞
1.由於業務量大及從未出現類似事故的僥幸心理,主觀麻痹大意,財務部與銷售公司、發貨處、保衛科沒有建立起緊密結合的防範措施和監控網絡,存在嚴重漏洞。不能及時溝通,只知道按舊流程辦事。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機會。
2.印鑒管理失控。財務印鑒與銷售印鑒缺少防偽措施,使用掌管存在漏洞,在加蓋印鑒時未能得到有力的監控。
3.未建立發票購入,使用,註銷的登記制度。
4.物流反饋信息系統失靈,對賬不及時。若銷售及財務、發貨能及時對賬,集中辦公,就會及早發現問題,杜絕漏洞。
5.銷售人員及發貨人員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印章方面的知識缺乏,缺少鑒別能力,提供了騙術得逞的可能。
6.交接工作不明晰。在交接工作時就存在個別遺留問題,理應責成其限期查明,否則不得離崗。
7.憑證單據檢查工作不力。
8.經過公安部門介入和初步調查,有內部人員預謀合夥作案的嫌疑。
9.發現問題時追查不及時。在事故發生三天後,此事才得到證實。當時,由於人手較少未能對此進行專項清查。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出現被騙巨款24萬元,究其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壹套相互牽制的約束機制,使之僥幸得手,猖狂作案。為此,將內控原則運用於銷售業務中,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勢在必行。
為使內控能夠充分發揮作用,設計各種控制措施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職責分工原則
每項經濟業務的處理必須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即企業內部必須實行部門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明確各自的職責範圍和處理業務的權限、政策界限與紀律規定。
相互牽制原則
其目的在於,利用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和每項業務由多部門、多人員處理所形成的相互牽制關系,實現內部的自動控制。例如,出納職務與編制銀行余額調節表的職務分離;錢賬分管;賬物分管等等。
憑證制度原則
1.必須設計合適的憑證格式及其傳遞程序,憑證則作為反映業務過程的法律事實。
2.對所有憑證應預先編碼,以防丟失。
3.對所有憑證在入賬裝訂前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以保證其賬務處理的正確性、真實性與合規性。
4.為防止個別人乘虛而入,應建立及時溝通制度。
核對檢查原則
銷售開票、財務收款開票、發貨、出口應實行集中辦公。除憑證的審核外,還要對證賬,賬賬、賬表、賬卡、賬實的核對檢查。
內控原則在銷售業務中的具體運用
印鑒管理制度
財務負責人掌管財務印鑒,加蓋時要審查有無審批手續,金額是否正確,用途是否符合規定。不得簽發遠期和空頭支票。應更換防偽印章。
核對往來賬務
財務負責人應指派專人隨時隨地與銷售及發貨核對賬務,及時互通信息,查實原因,調整賬務並催收應收國內(外)賬款。
監督檢查制度
1.督促有關人員及時、全面、正確地進行賬務處理,使收支業務盡早入賬,不得壓單;
2.記賬與出納業務的職責相分離,使記賬的權限僅限於主管會計,用密碼的方式給予限定;
3.對現金的賬實情況進行經常性和突擊性抽查,查看庫存的現金有無超出限額,有無挪用盈虧情況,保管措施如何。
4.監督移交工作的整個過程,查看移交清單是否完整,對於遺留問題應限期查清,不留後遺癥。
嚴格交接手續
1.有關人員調換崗位,須按規定與接替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做到前不清,後不接。
2.離職人員須編制移交清單,列明移交的賬,證、表、公章、資料及有關事項,由監交人簽字認可後方可辦理手續。交接清單壹式三份,其中壹份存檔。
嚴格發票鑒別制度
具體如:相關人員應熟悉科學的發票鑒別方法,提高他們的發票鑒別能力,豐富他們的發票鑒別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