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GDP是怎麽算出來的?

GDP是怎麽算出來的?

GDP有四種計算方法。先看下面四個標題,然後選擇妳感興趣的那個。

首先,用支出法計算GDP

支出法是用來計算GDP的,它是以產品的使用為基礎,把壹年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加起來,就是當年購買的最終產品的支出。這種方法也被稱為最終產品法和產品流法。

如果妳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產量,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那麽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為:

q 1p 1+q2p 2+……QnPn = GDP

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服務的最終用途主要是家庭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所以,用支出法計算GDP,就是計算壹個國家或地區在壹定時期內居民、企業、政府采購和出口的支出之和。

居民消費(以字母C表示)包括冰箱、彩電、洗衣機、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支出,醫療、旅遊、理發等服務支出。蓋房子的支出不是消費。

企業投資(以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房屋和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建造新工廠、購買新設備和建造新房屋的投資。為什麽住宅屬於投資而非消費?因為房子和其他固定資產壹樣,使用時間長,消耗慢。存貨投資是企業持有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國家企業庫存年初2000億美元,年末2200億美元,那麽庫存投資就是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負的,因為年末的存貨價值可能大於或小於年初的存貨。企業存貨被視為壹種投資,因為它可以產生收入。

GDP中包含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置換投資和凈投資之和,置換投資就是折舊。

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並不是絕對的,具體分類要看實際統計中的規定。

政府采購(以字母G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貨物和服務的支出,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警服務、政府機構辦公用品和辦公設施、舉辦道路等公共項目、開辦學校等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是政府購買的。政府購買是壹項實質性支出,表現為商品、服務和貨幣的雙向流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GDP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壹部分,另壹部分政府支出,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並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對本年度生產的商品和服務不支付的支出,包括政府用於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養老保障、醫療衛生、農業補貼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轉移支付是指政府可以通過其職能在社會不同成員之間進行收入轉移和再分配,將壹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壹部分人手中。其本質是財富的再分配。當有政府轉移支付時,即政府支付這些費用時,並沒有相應地得到任何商品和服務。政府轉移支付是壹種貨幣支出,全社會總收入沒有變化。所以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GDP。

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代表出口,M代表進口)是指進口和出口的差額。進口要從國內購買總額中扣除,因為這意味著收入流向國外,同時也不是購買國內產品的支出;出口應該加入到國家的總購買量中,因為出口代表了國外收入的流入,也就是購買國內產品的支出。因此,凈出口應包括在總支出中。凈出口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

以上四項加起來,就是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第二,用收入法計算GDP

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從收入的角度把生產要素獲得的各種收入相加,即把勞動獲得的工資、土地所有者獲得的地租、資本獲得的利息和企業家獲得的利潤相加,來計算GDP。這種方法也叫要素支付法和要素成本法。

在沒有政府的簡單經濟中,企業的增加值就是其創造的GDP,等於要素收入加折舊。但當政府幹預時,政府往往征收間接稅,此時的GDP也應該包括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間接稅是對產品銷售征收的稅,包括貨物稅和流轉稅。這個稅名義上是向企業征收的,但企業可以把它計入生產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所以也應該算是成本。同樣,還有企業轉移支付(即企業對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贈和消費者的壞賬),這不是生產要素創造的收入,而應該通過產品價格轉移給消費者,因此也應視為成本。

資本折舊也應該計入GDP。因為雖然不是要素收益,但是包含在總投入裏面。

還有,非公司企業主的收入也應該計入GDP。非公司企業主的收入是指醫生、律師、店主、農民的收入。他們用自己的資金,是個體戶。他們的工資、利息、房租由於自己經營,很難分成工資、自有資金利息、自有房屋租金等。就像公司的賬目壹樣,他們的工資、利息、利潤、租金往往作為非公司企業主的收入混在壹起。

這樣,收益法計算的公式為:

GDP =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理論上,用收入法計算的GDP和用支出法計算的GDP在數量上是相等的。

第三,用生產法計算GDP

生產法核算GDP是指根據提供物質產品和服務的各部門的產值來計算GDP。生產法也叫部門法。這種計算方法反映了GDP的來源。

用這種方法計算時,所有生產部門都要扣除所用中間產品的產值,只計算增加值。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也采用增加值法計算。衛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務等部門無法計算其增值,所以按照工資收入計算其服務的價值。

按照生產方式,國內生產總值可分為以下幾個部門:農業、林業和漁業;采礦;建築行業;制造業;交通運輸業;郵電和公用事業;電力、燃氣和自來水行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保險、房地產;服務業;政府服務和政府企業。把以上部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加起來,再加上國外要素凈收入,考慮統計誤差項,就可以得到生產法計算的GDP。

從理論上講,支出法、收入法和生產法計算的GDP在數量上是相等的,但實際核算中往往會出現誤差,需要增加壹個統計誤差項進行調整,使之壹致。在實際統計中,壹般采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支出法作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計算的GDP為標準。

四、兩種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上面介紹的是西方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簡稱SNA)。這壹體系以西方經濟學理論為基礎,認為創造物質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勞動活動都是創造價值的生產活動,並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核算國民經濟活動的核心指標。西方國民收入核算體系是目前大多數國家采用的壹種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是壹種較為合理和科學的核算體系。首先,在世界經濟呈現全球化、壹體化、市場化、信息化趨勢的今天,信息、知識、技術、勞動部門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第三產業創造的價值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而物質生產在整個經濟生活中的地位相對下降。因此,應將無形生產性服務納入國民收入核算體系,有必要將所有有償服務的市場價值納入GDP。其次,根據SNA計算國民收入時,區分名義GDP和實際GDP是合理的。當然,這個體系在用GDP衡量國民經濟總產出水平、經濟發展程度和生活水平方面也是有缺陷的。比如非市場交易活動(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的生產)不能體現,不能說明人們的休閑享受和安全,不能反映壹個國家的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