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會計部門能做什麽(1)
我們在中學的時候,無論是學習代數、幾何、物理還是化學,老師都會強調要把基本概念掌握好,否則學習效果不好,就像我們不能在沙灘上建高樓壹樣。同樣,我們在談企業管理的時候,首先要明確企業管理的壹些基本概念,否則只能泛泛而談,談不上深入。從財務會計的角度看企業管理也是如此。首先要講的是財務會計部門能做什麽。壹般來說,壹提到財務部,或者會計部,腦海中浮現的形象就是壹群忙得像工蜂壹樣的會計,手裏拿著計算器或者算盤,不停地翻著憑證、發票、賬本、報表,或者飛快地燒掉壹疊疊鈔票。這些其實只是財務會計部門所做工作的壹小部分,遠非全部。財務會計部門能做的第壹份工作是銀行和出納工作。簡而言之,這項工作就是通過現金、支票、電匯等結算方式進行收付。這是壹個企業的基礎工作,需要的技術難度不大,有時需要壹些特殊的實踐技能,比如點鈔的速度,識別假鈔和發票的能力。第二項工作是記賬,即對各種經濟活動產生的原始憑證,如發票、出入庫單據,以及相應的會計憑證、會計總賬、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等進行整理匯總。以壹種有序而高效的方式。這也是企業的壹項基礎工作,不需要很多會計知識,更多的是需要壹個條理清晰的思維。這個工作有點類似於圖書館的管理,就是如何有序的存放這麽多的圖書(資料),如何配合便捷高效的查詢方式。隨著會計電算化系統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項工作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由會計電算化系統自動完成。第三份工作是會計和成本核算。這部作品是上述第二部作品的指南。這項工作的成果就是壹些政策法規,指出什麽類型的經濟業務需要什麽樣的原始憑證,如何記錄明細賬和總賬。從事第二職業的人員應按照這些政策規定執行。如果是使用電算化會計系統的企業,這第三個任務就類似於給這個電算化系統制定遊戲規則,讓這個系統最適合這個企業的情況。這項工作的技術難度很大,因為它要求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熟悉相關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並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有壹定程度的了解。這樣他就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制定出符合企業情況,符合會計準則和制度要求的會計規則。而且,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越復雜,就越需要專門的人員來做這項工作。目前,在中國企業中,往往缺乏對第二份工作和第三份工作的明確區分。在實際的工作安排中,他變成了會計,要判斷如何記賬,粘貼憑證,登記分賬,甚至檢查發票的真偽。遇到自己無法判斷的事情,向科長、主任請示。更好的工作安排應該是什麽樣的?可以借鑒賽百味連鎖快餐店做三明治的方式(其實賽百味和麥當勞、肯德基差不多,只是賽百味是在顧客面前做的,大家都可以觀察)。妳走進壹家賽百味連鎖店,它的菜單上列出了大約十種三明治供妳選擇。妳選了其中壹個之後,店員會問妳,妳要小號的還是大號的?然後會問妳做什麽樣的面包,妳可以選擇四五種面包。然後,幾個店員排隊。第壹個拿出面包,從中間切開,遞給第二個。第二個把妳選擇的三明治的奶酪和肉片放進去,然後傳給第三個。第三個負責放蔬菜進去。他會讓妳在六七種蔬菜中選擇幾種。第四個負責放調料進去。同樣,也會有七八種調料供妳選擇。第五個負責包裝,最後收銀員向妳收錢。妳明白我的意思嗎?這裏的關鍵點就壹個:標準化流程。這其實是泰勒工廠管理的理念。西方人把這種管理思想運用到各個領域——快餐店和財務會計部門的工作。從事第三份工作的人員的任務應該類似於決定三明治菜單的工作,具體來說,就是決定企業中有多少種類型的業務交易,以及如何處理每壹種類型的交易。壹般來說,在壹個企業中,最常見的交易類型也就十幾種,比如原材料采購、固定資產采購、領料、產成品銷售等等。這幾十種交易類型的處理方式,包括每筆交易需要什麽單據,每個部門收到每份單據後會采取什麽行動等等。這幾十種交易類型及其處理方式壹旦確定,從事第二職業的人員或電算化會計系統就可以按規則辦事了。當然,現實生活中總會出現壹些特殊情況,從事第三份工作的人員會不斷研究分析這些特殊情況,然後制定新的規則,把今天的這些特殊情況轉化為明天的常規情況,讓計算機化的系統來處理這些事件。這是管理中壹個重要規則的應用:例外管理。要想管理規範化、專業化,就要不斷研究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斷用規章制度規範特殊的事情,常規的事情可以交給計算機系統或者基層工作人員去處理。這樣管理者的精力才能始終專註於解決那些特殊的事情,才能真正實現管理工作的價值。當然,管理者也會建立壹些機制,定期和不定期地檢查常規事物的處理情況,以確保既定的規章制度確實得到很好的執行。例外管理和標準化流程是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思想。我上面說的只是如何應用到企業財務會計部門的功能設計和分工上。雖然泰勒的理論已經有壹百年的歷史了,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把它很好地應用到管理實踐中,然後才能談靈活性和超越性。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還有其他職能,我們後面會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