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簡要介紹五臺山佛寺的建立
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四大佛教名山。關於五臺山佛寺的建立,從唐代開始就有很多傳說。“東漢論”和“北魏論”是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明朝萬歷年間,五臺山獅子窩寺的真成認為,五臺山佛寺的建立始於東漢明帝邀請佘墨騰來華傳播佛教,即普遍認為中國最早有佛教。他在《涼錄》中說:“漢明帝到西方時,以目見梁青,是文殊菩薩,有阿育王所建佛塔。阿育王,此雲亦天竺鐵輪之王,能驅鬼神,藏佛舍利於八萬四千塔,傳嚴復,五臺山為奇。皇帝建廟時,稱之為大福靈鷲寺,大福和洪欣。皇帝壹開始信佛,所以出名。把感情傳遞下去。”甄澄說,他的說法源於唐代道士道宣所寫的《中國塔寺三寶甘通錄》(簡稱甘通錄或甘通傳)。由於鄭澄的《涼錄》在國內外廣為流傳,所以東漢五臺山建寺的說法也廣為流傳。但道宣在《甘路童》中是這樣描述的:“(五臺山)屬代州五臺縣,有五站。臺灣是中國最高的,千裏眼,山川如掌。臺東東南下三十裏,有古大富靈鷲寺,東西兩道場,佛事齊備。古代傳說說是漢明帝建的。”在這裏,道宣只說大富的靈鷲寺是“古代傳說中的漢明帝所建”,而沒有提到摩騰雲韻。可見,東漢時期鎮城五臺山造廟的理論,是壹個傳說,是壹個浪漫。
由·史編撰的《梁青傳》是記載五臺山佛教史跡最早的專著,故又稱《古傳》。《古涼傳》說:“大浮圖寺(即大浮圖靈鷲寺)為魏文帝所創。”又雲:“梁青寺為魏孝文所建,其佛殿今受人崇敬。”據記載,北魏孝文帝時五臺山佛教興盛,北魏孝文帝時大浮圖寺和梁青寺均有創建。
他在唐文宗時,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傑”之壹,日本天臺宗第三代創始人、日本高僧圓仁慈覺法師在日記中寫道,他進入五臺山求法:“有梁青寺,今掌管南臺。這座五臺山叫梁青。山裏建了壹座寺廟。這座寺廟原名梁青寺。”根據這壹記載,五臺山最古老的寺廟不是大富靈鷲寺,而是梁青寺。這也是對東漢創立大福靈鷲寺理論的有力否定。
清代著名歷史學家顧對五臺山佛教史實進行了認真考證。在五臺山,他說:“五臺在漢代是壹個縣,山的名稱開始出現在齊。其佛寺建於後魏時期。”他又說,“教他的人以為,拿了莫滕白天竺,就住在山裏。不知道韓曉明形象的涼臺在洛陽(白馬寺)而不在這裏(五臺山)。”在這裏,顧明確指出真誠錯把莫滕所居的洛陽白馬寺涼臺當成了清涼的五臺山。
關於五臺山佛寺的建立,我們將比較壹下“東漢說”和“北魏說”。不難看出,長期在佛教界流傳的“東漢論”宗教性極強,與史實相去甚遠,不可信。“北魏說”比較靠譜。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編的《宗教大辭典》也說,五臺山佛教誕生於孝文時的北魏,說“北魏有佛寺”。這符合歷史現實。
當然,北魏時期,五臺山的佛數還處於初級階段。當時寺廟不多,規模也不大。大浮圖寺只有“東西兩殿”,北居士只有“三座佛寺十余間僧室”。這與《洛陽伽藍傳》中記載的北魏都城洛陽的繁華景象不可同日而語。據史書記載:“魏朝有寺廟三萬座,僧尼二百萬人。”五臺山寺,僅有幾座佛寺,在北魏佛教界顯然沒有占據重要地位。
二、五臺山佛教聖地的形成
五臺山成為佛教聖地,對中外佛教界影響很大,始於唐代。唐代是五臺山佛教發展史上的關鍵時期。
李唐征戰太原,得天下,故五臺山被視為“先人植德之地”。李淵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時候,向佛教許了壹個大願,說當他當了皇帝,壹定會是個大寶。武德二年(619),李淵在京師聚集高僧,立十德,管理僧尼事務。唐太宗即位後,復興了翻譯經典的事業,讓波羅帕加·羅米多羅掌管,教了3000名僧人,在舊戰場各處修建寺廟。貞觀九年(635年)上諭:“住五臺山者,必住文殊,諸聖皆幽(木妻)。環境是太原,我的祖先在那裏種下了德,所以應該敬畏。”“當年泰山造了十個剎車,增加了上百個。”
武則天非常重視佛教在皇位爭奪中的作用。長生二年(693),著名高僧菩提六指等人翻譯了《寶玉經》,說菩薩現在是女的,為武則天上臺制造了大輿論。聖元年(695),他命菩提六指和實叉難陀重譯《華嚴經》。翻譯完成於聖歷二年(699)。新譯本《華嚴經》說:“在東北有壹個地方叫梁青。自往昔,諸菩薩皆止於眾。現存的文殊菩薩,連同他的壹萬菩薩家族,常常在其中發揮作用。”長安二年(702),武則天自稱“清涼五臺山五峰”,下令重修五臺山的代表寺廟梁青寺。工作完成後,任命大德法師為梁青寺方丈,並封他為“開國常平郡公,下館驛壹千,掌管京中僧尼事務。”這是五臺山在中國佛教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開始,也是五臺山在封建統治者的利用和挾持下發展成為名山聖地的開始。
據記載,唐代從太宗到德宗,“凡九帝,皆倚靈山,留聖所,制禦衣,各五頂,制香藥。在他們不斷老去的時候,至於對萬物的崇拜,就幫他們做了供品,所以不能被人記住。”顯然,從唐太宗到唐德宗,都對五臺山佛教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
從佛教經典來看,除了新譯的《華嚴經》說文殊菩薩的居所叫梁青山外,寫著文殊十裏寶藏的《大拉尼經》也說:“佛祖告金剛,我死後,南部府東北有大地震,包括五嶽,文殊童子遊行而活,為眾生之言。”由於佛教經典中提到的文殊菩薩居所——“梁青山”和“無定山”與五臺山的地形、氣候、環境極為相似,中外佛教徒在他們虛幻的世界中,把五臺山視為“五峰崛起”的自然存在,“無夏”視為文殊菩薩的居所。就這樣,五臺山成了佛教徒爭相朝聖的聖地,享譽海內外。不言而喻,五臺山作為佛教聖地,更是借助了李唐盛世而聞名中外。
在唐代,佛教備受推崇,文殊菩薩尤其受到佛教徒的推崇。按照國家規定,全國所有寺廟都要供奉文殊菩薩。由於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薩,視五臺山為佛教聖地,五臺山空前繁榮,名僧輩出,程觀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程觀(738-839),越州(今浙江紹興)殷珊人。十壹歲,在應天寶林寺出家。十四歲時,他獲得了學位。三十九歲時,他發誓要巡視五個車站,壹個壹個地巡視。遊覽五臺山名寺後,留在大花巖寺研討《華嚴經》,講學《華嚴經》五年。後來,程觀覺得“華嚴舊疏,目的復雜。”所以,“懷孕了就想著。”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四月八日,程觀拒交,在大華嚴寺疏閣重新註釋《華嚴經》。至德三年(787年)貞元三年十壹月五日,歷時三年多,終於寫成了《寬厚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唐代宗,程觀被“師從”所取代。唐德宗還尊稱他為“教授和尚”,“獲得振國大師稱號,進入世界大和尚之列”憲宗即位,“何以有部鑄金印,動以賜僧涼國師稱號,冠天下僧主教?”“穆宗,鹹陽巨(大)休,悉封照國師。文宗五年,皇帝被老師訓誡。在位元年,皇帝慶祝太傅百年誕辰,賜農財帛,封太師。”“中外臺灣人都是重要官員,鹹學八戒。”生於九朝,是第七任皇帝的成觀,卒於唐文宗四年(839)102年。唐文宗“休學三日”,命人以隆重儀式安葬。被尊稱為“華嚴宗第四代創始人”。唐代五臺山有很多著名的高僧,這也是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重要標誌。
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另壹個標誌是佛寺的大規模修建和僧人的增多。唐代五臺山有記載的佛寺有70多座,規模十分宏大。以金谷寺建設為例簡述如下:
金閣寺是由著名僧人不空三藏所建。不空三藏與玄奘三藏、鳩摩羅什並稱中國三大佛經翻譯家。有超過120卷的77部大乘和密宗經典,如《金剛丁敬》。他也是中國密宗的創始人。三藏受到朝廷的好評,唐代宗稱他為“我的主人,壹條人的船”。金閣寺的建築風格是三藏參照印度最著名的寺廟納倫德拉寺設計的。為了建造金閣寺,皇帝、他的親屬和數百名官員捐了很多錢,唐代宗甚至命令十名國家使節慷慨解囊,用於建造金閣寺。修建金閣寺的材料和工匠來自全國各地,耗資“數十億元”。金閣寺始建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完成於大歷五年(770年),歷時三年,建築技術十分精湛。寺內金碧輝煌的亭閣分上中下三層,高100余尺,“鑄銅畫金如瓦”“閃耀山谷”寺建成後,三藏不空拜方丈金閣寺。很遺憾,如此宏偉的建築在唐武宗大佛被毀時被徹底摧毀,它已經消失了。
隨著佛寺的新建和擴建,五臺山的僧人數量越來越多。唐德宗貞元年間,鶴山有壹萬名僧尼。佛教原本是李唐王朝用來維持統治的工具。但自安史之亂以來,由於國家徭役征收極其繁重,寺院成為民眾逃避徭役的藏身之地。寺僧還利用均田制的破壞,吞並土地,驅趕奴婢,勾結貴族勢力作惡。寺廟經濟的惡性膨脹,使得僧侶地主與封建國家、世俗地主的矛盾日益尖銳。唐文宗曾對宰相說:古代三個人吃壹個農民,現在我們是給佛加兵。壹個農民被五個人吃掉,我們的人特別困在佛裏。有滅佛之意。武宗繼位,氣憤地說,害得我們百姓壹貧如洗的乃佛,在會昌五年(845年)上書廢佛,下令拆毀廟字,下令僧尼還俗。總的來說,已拆除大小寺廟44600余座,仍有僧尼26萬余人,收回土地數千萬公頃。五臺山也不例外。僧人散,寺廟毀。唐玄宗即位,復興了佛教。政府規定五臺山人數仍將達到“五千僧”。其實隨著隱私和旅行的增加,比“五千和尚”多了很多。縱觀歷代,五臺山僧人數量以唐代為最多。寺僧眾多,也是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標誌。
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另壹個標誌是外來佛教徒爭相朝拜,對五臺山無限敬仰。唐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著國際交流的擴大,五臺山受到了印度、日本、朝鮮、斯裏蘭卡等地佛教徒的推崇。有很多外地的和尚,他們拜五臺山,去五臺山求佛經,求佛法。其中不僅有大量的日本僧人,也有許多著名的僧人,如慧卡利、靈仙、任遠、慧雲、修遠、宗瑞等。日本天臺宗第三祖元仁慈覺法師在五臺山“尋法之旅”時,請中國天臺宗高僧、五臺山大華嚴寺致遠法師,對日本無法解決的天臺宗30大難題作出裁決。日本佛教徒稱之為“唐玨”。他們不僅在五臺山獲得了許多佛教經典,還將“五臺山土石”作為聖物帶回日本。三藏靈仙是日本著名僧人,會說日語、漢語和梵語。他遊歷五臺山七年,從五臺山給日本天皇送去了許多佛教經典和文物。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病逝於五臺山荊靈寺。日本不僅非常崇拜五臺山和文殊菩薩,“上至天皇下至官員”,而且“願意出大量黃金作為五臺山文殊菩薩的供養”。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明仁天皇橘皇後也“特派凱爾入唐,將自己制作的繡袍贈給那裏的僧人,將寶物和鏡子贈給五臺山。”
總之,五臺山作為佛教聖地,形成於唐代,借助於李唐強大的民族威望和日益增多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而聞名於世。
第三,宋元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繼續發展
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後,唐武宗在破壞佛教時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五代時期,又發生了後周世宗佛教滅絕事件,五臺山寺廟“十殘八十九殘”,僧人們全部逃亡。為了加強統治,趙宋王朝在元年(960年)進行了8000名兒童的旅行,並制止了對寺院的破壞。反對後周滅佛政策,對佛教給予適當保護。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正月,下詔“重修五臺十殿”。十殿為榮臻、華嚴、壽寧、興國、竹林、金閣、法華、密道、靈界、大聖。”宋真宗景德鎮四年(1007),還“特賜國庫壹萬元,待修。”自此,五臺山佛教恢復發展。在宋代,太平興國寺的方丈真保是五臺山最有名的和尚。真保,代州(今山西代縣)人,五臺山高僧。當南方的金兵進攻宋朝時,珍寶組織和尚在山裏練習武術,以幫助宋軍抵抗金朝。秦宗景康元年(1126),代州失陷,遊牧民攻打五臺山,寺廟全被燒毀。鎮保帶領眾僧浴血奮戰,最終因人數懸殊被金兵生擒。金兵讓已經失去黃金的初級縣令劉濤勸說珍寶投降。甄保義正言辭,寧死不屈。最後被“快感殺死”。他的愛國情懷深受世人欽佩。
元朝建立後,蒙古人對佛教非常推崇。早在13世紀初的成吉思汗時代,就提倡喇嘛教。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封西藏著名僧人喇嘛帕斯巴為“國師”,後被尊稱為“欽差”。“禦主”除了做佛事,還為皇帝及其親屬授戒,在宗教和文化上準備皇帝的咨議,非常突出。從此以後,到了元末,每個帝都都有壹個著名的高僧作為它的“主人”。每壹個皇帝都要經過“皇師”的開導,方達到巔峰。由於元朝統治者特別推崇和提倡佛教,五臺山佛教在元朝再次興盛。
元代,國家多次調動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在五臺山修建大規模的建築和寺廟。建築工程的管理者都是元朝的高級官員。據《元史》記載,元成宗元稹元年(1295),“丙午四月,五臺山為皇太後建佛寺。過去,工部尚書只擔任朝廷使者,領導工部。燕南誠訪河北,使宗德柔為工部尚書,董。取大都、保定、鎮定、平陽、太原、大同、河間、大名、順德、廣平路,以滿足其需要。”從元武宗到大元元年(1308)二月,政府再次派出1500人的軍隊修建五臺山佛寺。同年11月“接兵6500人服役”。大三第三年(1310),正月,加兵至五臺寺營,工匠1400人,兵力3500人。僅上述三次有記載的遠征,士兵和工匠總數就達12900人。禦史李媛莉在給朝廷的簡報中說:“看到五座寺廟,建設蓬勃發展,工匠和勞工不下數萬。附近幾億縣,男女廢耕織布。什麽都貴,民不聊生。”
元代建於五臺山的佛教名寺有大宛聖佑國寺、書香寺、大普寧寺等。這些寺廟聞名全國。大宛聖幽國寺在規模和檔次上甚至高於洛陽的白馬寺。大萬盛祐國寺建成時,“太傅”帕斯巴向朝廷推薦了洛陽白馬寺住持(姓楊,名中華,隴西清水人)。文才謙虛地說:“住白馬寺太晚了。妳竟敢保護國家?”可見當時的幽國寺已經位於白馬寺之上。元成宗加蔡文為“真正的大師”,“原教派的首席闡釋者,國(寺)主。”是“五臺山幽國寺第壹代主持山。”文人是元代華嚴宗的著名高僧,著有《華嚴簡明話》五卷、《趙倫長談》三卷、《鄧輝集》三卷。後來,又有壹位洪通佛教大師。大師(1269-1337),姓張,陜西辯手。延祐元年(1314),元仁宗被任命為五臺山大萬盛祐國寺住持。知止二年(1322),袁瑛拜五臺山時,下令對五臺山和鶴山的僧人進行統治。在元文宗時,他“授予榮祿博士壹枚銀印”。元順帝死於至元三年(1337),六十七歲。他被稱為“焦紅大師”。林子慶先生說:“大林性(?A 1321),遊歷各地講學,先從聖賢學道,後從壹個文才走向五臺,很有啟發。當時喇嘛受到朝廷的嘉獎,所有的名僧都要拿起衣服和腳,乞求他的頂,這叫接受;性只是長久,不是崇拜。沈默過後,我給焦紅打了電話我把性誤認為焦紅的大老師銀輝,肯定是兩個不同的人。
四、明清五臺山喇嘛教的興盛與清帝進山朝聖。
明清時期,五臺山的佛教達到頂峰,表現為喇嘛教的興盛和清朝皇帝對五臺山的頻繁朝拜。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對佛教十分推崇。他善待著名僧人宇迦,建立了壹套僧官制度。他改良寺院為僧錄部,設置善世、講學、講學、感義等僧官。這些僧侶和官員都是高級官員。成祖、憲宗、孝宗、武宗、宗申等。都嚴格遵守祖訓,非常尊重佛教。為了拉攏蒙藏少數民族,他們還高度推崇喇嘛教。永樂四年(1406),朱迪派人進藏,迎接噶舉派著名高僧哈力瑪喇嘛(本名北三寶)進京。次年命名為“千道為上,美感為上,智慧為上,善應助國教如來大寶大王西天成佛”,簡稱大寶大王。哈莉瑪言曰:“性喜若蟲,但在朝廷之下,恐礙禪。”。所以,明成祖“是儀,給他傘蓋,送他去五臺山大仙通寺。”同時,他還大興土木,“命太監楊勝重修寺廟,修復國王修建的佛塔(今五臺山大白塔),以裝飾法王的住所。”他死後,明成祖下令將哈利瑪供奉在顯通寺法堂的雕像中,這是五臺山喇嘛教的開始。明代五臺山僧官說“秦檜為五臺山知府,兼掌番漢佛寺”,可見當時五臺山佛寺分為“番僧寺”和“漢曾寺”。就這樣,以佛教聖地著稱的五臺山,在明代發展成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即喇嘛教)並存的名山。這為清代五臺山佛教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到了明代,五臺山佛教在皇室的關懷下興盛起來。寒山德清的例子可以說明這壹點。含山德清,(1546—1623),俗名蔡,全椒(今安徽)人。19歲在金陵棲霞山出家。二十八歲,“春正月,我去五臺。我先要了《酷傳》,照著痕跡遊過去。到了北臺,看到了寒山,真是好東西。因為我問山在哪裏,和尚指了指,我對精彩的表演感到高興,默默以此為號。”此後,他在五臺山住了近十年學習《華嚴經》。萬歷十年(1582),在五臺山仙通寺講學《華嚴經》,說“百日之內,千人總上卡”。可見五臺山的僧多粥少。當慈禧太後“遣官入五臺”為皇太子祈福時,德清正準備在仙通寺舉行“揭法會”;他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所以他“將他道場的所有事務與尋求存儲的事務結合起來。”第二年,王子出生了。此後,德清受到皇室的青睞,從而為五臺山的佛教界獲得了許多特權,如優惠免除土地稅等。熙宗死於天啟三年(1623),享年78歲。著作有:《花言法解經》壹卷、《冷言依桐》十卷、《法華依桐》七卷、《管冷筆記》四卷、《趙倫筆記》三卷。含山德清與雲起朱虹、白子甄克、歐億徐誌並稱“明代四大高僧”。明朝萬歷年間,據真成主編的《涼錄》記載,五臺山“臺灣有佛寺六十四座。臺灣以外有36座佛寺。”寺廟很多,還挺繁華的。
清朝建立後,特別推崇佛教,特別利用喇嘛教來維持對蒙古和西藏的統治。鑒於藏傳佛教在蒙古、西藏盛行,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供奉,清政府開放五臺山供奉。從那以後,蒙古人和藏族人絡繹不絕地來到山裏。
清朝開國皇帝順治皇帝非常信佛,甚至想出家。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曾多次遊覽五臺山。他們不參拜五臺山是為了觀光,因為遊覽五臺山的最佳季節是盛夏的六七月,而清帝遊覽五臺山的時間是冰封雪域的農歷二三月。清朝皇帝參拜五臺山。第壹,滿人和文殊相合,所以對文殊菩薩和五臺山有特殊的感情。“文殊金榮真的是千年民族王朝的慶典。”二是為了“拉攏蒙古藩王,為所欲為”,以“示中外壹家之心,示大同之治”,達到“以黃教軟化蒙古”的目的。
清聖祖葉璇於康熙二十二年二月、九月、三十七年三月、四十壹年二月、四十九年二月五次遊五臺山。每次上山,我都不在乎山高路險,氣候冷。“有五親,廟堂焚香。”他第壹次回京對臺,行至五臺縣石咀以東山谷時,“忽有壹只老虎蹲伏在林莽,他用弓射之,老虎應被打死。因受大臣之邀,賜名拍虎河。”後來,於是“交了3182元”,在社戶川修建了壹座名為“太魯寺”的寺廟,是五臺山第二大喇嘛寺。回到北京後,感覺五臺山寺廟年久失修。為了方便蒙藏佛教徒朝拜,我命人出資3200元,重修了菩薩頂大文淑院和南臺的福齋、東臺的望海寺、中臺的燕郊寺、北臺的淩影寺、西臺的法雷寺。
清代,高宗制定了宏偉的歷法,事事效法康熙,六下五臺山。乾隆五十壹年二月,第五次上山時,已年逾古稀。“正是雪落之時”,所以被賦予了“靈魂最高峰九峰文殊殿,是句話”的詩句。他註意到詩下有雲:“文殊菩薩梵文原名文殊菩薩。漢藏經書或書籍中也有。舒曼的對偶充滿了珍珠。今天,魏臧是在丹書,他們都被稱為舒曼十裏皇帝。朱蘭之名,與我國國號壹致,用了幾億年。”可見永保的滿族貴族代代相傳,這是清帝參拜五臺山的重要原因。乾隆五十七年三月,那時候乾隆皇帝已經80歲了,但他還是帶領蒙古王公們第六次祭拜五臺山。
到了清代,由於統治者的倡導和鼓勵,蒙古人中的僧侶人數達到總人口的45%;西藏喇嘛寺院過去有3000多座,喇嘛30多萬人,而現在只有12萬多人。蒙藏佛教徒對文殊菩薩和五臺山的崇拜到了狂熱的程度。“每年4-10月,來自海內外的蒙古香客絡繹不絕,譚石雲集。”“駕駝馬牛羊千裏,誠心貢獻者,無止境。”據文物記載,光緒年間,蒙古族默勒縣王阿那達·阿沁曾壹次性布施五臺山山菜洞寺,僅白銀就有壹萬兩。許多蒙古和西藏的佛教徒死後都幸運地將骨灰葬在五臺山。
清代五臺山的喇嘛教非常盛行,大部分名僧都是喇嘛。其代表人物是當推的次子張家呼圖克圖瓦阿旺洛桑曲丹。張家呼圖克圖是喇嘛教中的大輪回活佛體系。第壹個名字叫紮巴·約瑟,藏族,出生於青海互助紅崖子張家,故名。原名“張家活佛”,後來因為太俗,改名為“張家”。每壹個生命的輪回,都要由清廷主持的“金瓶掣簽”來決定。必須得到中央政府的認可和推崇。阿旺洛桑曲丹,第二名,生於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他在寺廟裏長大,是五世達賴喇嘛的弟子”。康熙四十四年(1705),封為“呼圖克圖”、“普善廣慈大宗師”,主管內蒙古佛教事務。因為“西藏和蒙古的國王特別互相信仰,很多都去避難”,清政府為了“懷柔蒙古”,晚年奉命住在西五臺山。張家二世通曉漢、藏、滿、蒙四種語言和梵語,翻譯了四種風格的《大藏經》中的咒語。乾隆五十壹年卒,壹百四十五歲,清廷隆重安葬。有些關於“鎮海寺(五臺山)建塔”的著作,把鎮海寺張家二世墓塔描述為“第十五世張家活佛塔”,這是錯誤的。殊不知,張甲轉世為活佛,“並在清末傳至第六代”。
明代五臺山“番漢僧寺”由同壹機構和僧官管理。到了清代,因為五臺山的喇嘛教特別興盛,所以實行分頭管理的辦法。喇嘛廟,名為黃廟,由住菩薩的“大喇嘛紮薩克”管轄。該僧寺名為清寺(青衣僧寺),由位於仙通寺的港督司管理,僧官稱其為“港督”。雍正時五臺山有26座規模較大的黃廟。"有壹千多名身穿黃色衣服的僧侶。"嘉慶時,僅菩薩頂就有561位喇嘛和僧人。清朝末年,五臺山有78座青山寺,僧人數量在1000人左右。
佛教和所有其他宗教壹樣,“不過是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幻想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在這種反思中,人的力量以超人的力量的形式出現。”這個顛倒的世界是宗教產生和存在的根源。宗教為這個顛倒的世界提供了情感上的慰藉、道德上的認同和理論上的辯護。佛教也是。壹方面,佛教用因果報應和《因果報應之輪》中的六大司來解釋現實世界貧富不均的原因,使其在耀眼的精神光圈保護下神聖不可侵犯,對統治階級非常有利,因此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推崇和普及。另壹方面,佛教也宣揚,這輩子,人能忍受各種屈辱和迫害,饑餓和貧窮而不怨恨,下輩子才能上天堂。這樣,它給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勞動人民以想象中的幸福,用虛幻的花朵來點綴勞動人民戴上的鎖鏈,從而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慰藉,不願丟棄。所以佛教對勞動人民也有很大的迷惑作用。以上兩個方面是佛教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受到推崇和廣泛流行的原因。從北魏到清朝的壹千多年裏,五臺山作為佛教聖地備受推崇和敬仰,也是這個原因。此外,五臺山佛教的興衰與封建政治需要密切相關。正如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所說;“正法升官取而代之,為君所抑。”五臺山佛教的興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封建王朝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支持。封建王朝是否大力支持,取決於維護其統治的政治需要。所以五鶴山佛教壹直是在封建政治的巨大影響下發展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