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創業就業影響的論文。

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創業就業影響的論文。

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淺析…的影響及對策

董·

“大學生就業難”是個老話題。每壹年,政府、社會、學校都在年復壹年的努力,而大學生卻依然年復壹年的被“打破頭”。今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形勢黯淡。很多企業大面積裁員,大部分企業選擇大幅減少招聘人數,這對大學生就業無疑是雪上加霜。“金融危機對今年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有多大?”這個問題是當今普遍關註的問題。

首先,金融危機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從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來看,危機正加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在如此危險的經濟環境下,許多公司在某種程度上都面臨著各種困難。國內外許多公司都緊縮開支,降低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成為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因此,現在的大學生比往年更難找到工作。最近很多新聞都在講中國現在的制造業蕭條,典型的就是長三角洲和深圳的制造業工廠。因為人民幣升值,他們失去了人口紅利的優勢,被迫降低勞動力成本。忽視GDP發展和工人要求更高待遇的錯誤首先導致了民工荒;其次,因為成本承受不了大量倒閉。據統計,2008年上半年,中國有6.7萬家中小企業倒閉,多個行業迎來裁員寒潮。記得今年春節的時候,“財源滾滾”作為“裁員滾滾”的諧音,成為過年祝福的大忌。隨著大量失業人員的增加,這些人無疑成為與應屆大學生“搶飯碗”不可或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企業自身對人才的需求已經和前幾年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到處都有機會,人們到處都能發財。之前到處都有公司、企業在壹個學校招聘幾十甚至上百名畢業生,尤其是那些理工科專業的學生,整天過得悠閑自在,不怕被忽視。然而,當經濟危機到來時,壹些前大雇主開始縮小名單,有些人甚至完全取消了壹些校園招聘會。像前幾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這個時候,至少40%-50%的簽約率,現在只有20%多。

從更廣闊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畢業生未來的職業規劃,畢業後的出路,都隨著這次危機重新洗牌了。隨著歐美金融危機,近年來愈演愈烈的留學熱開始出現降溫跡象。由於中國獨特的經濟體制和模式,國內的就業環境在這次危機中也顯示出壹些優勢。另壹方面,壹些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也對人民幣匯率、新人才需求和移民產生了顯著影響。很多原本打算出國深造的同學也在重新梳理思路,重新衡量留學的投資回報率。當然也有壹部分人原本打算畢業後找工作謀生,但是隨著經濟形勢的動蕩,他們拿起課本投入到考研的復習中。

第二,影響就業的其他因素

1.據教育部統計,2007年畢業生總數為495萬人,2008年為559萬人,2009年有望達到歷史新高611萬人,總壓力持續增大。從就業來看,2008年新增失業畢業生1.68萬人。加上今年的應屆畢業生,2009年需要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達到780萬人左右,形勢十分嚴峻。從我市情況來看,2008年畢業生3703人,畢業生返貧2636人,就業1.687人,失業949人。2009年畢業生3796人(不含師範類),師範類畢業生300余人,共計4096人。盡管今年畢業生總體數量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但由於前兩年部分未就業畢業生的積累,以及部分外地畢業生到富人區找工作,畢業生就業壓力依然十分嚴峻。

2.壹些用人單位針對高校畢業生供大於求的現狀,招聘人才條件高,用人單位向名牌大學、重點大學畢業生傾斜,導致壹些地方院校的高校畢業生更難找到工作。近年來,等待就業的畢業生不斷增加,壹些過去就業不理想的畢業生不斷跳槽,擠占了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而壹些低端崗位雇傭農民工,阻礙了畢業生就業重心的下移。

3.隨著公務員法的實施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進壹步深入,事業單位嚴控人員增多,事業單位錄取的畢業生進壹步減少。

第三,解決大學生就業困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絕不是單壹的措施或方法。這個問題涉及全社會,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抓* * *”治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1.政府:發展經濟,創造機會,實行特殊政策。

從政府層面來說,出臺政策創造機會,最重要的是發展經濟。為了抵禦國際經濟環境對中國的不利影響,中國確定了10項措施,進壹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這些措施包括: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發展、生態環境建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全國各地區各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等。經初步測算,到2010年底,上述項目的實施需要投資約4萬億元。

同時,國家提高了紡織、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了抗艾滋病藥物等高科技、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據此,央行在全國範圍內調整了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這將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問題。這些刺激經濟的政策將從根本上保證擴大就業需求。例如,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市及時推動馮喆小額貸款公司上市,極大地緩解了我市壹些小企業的資金周轉問題。

促進大學生就業,需要實施特殊政策:壹是實施全國範圍內的大學生免費就業政策,在全國範圍內保障其“市民和市民待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的政策環境問題。第二,國家需要考慮在短期內增加對大學生的需求。可以產生直接影響的措施是增加政府機構、軍隊、武裝警察和其他社會服務機構對畢業生的就業。也可以進壹步增加西部地區和基層單位對大學生的需求。第三,國家可以考慮在短時間內適當增加研究生的總量,減少高校畢業生的供給,幫助大學生度過金融危機的困難時期。

以我們的城市為例。目前,我市在政府層面也采取了壹些措施來緩解大學生就業難:(1)進壹步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根據《阜陽市高校畢業生創業資助實施辦法(試行)》,市財政將每年增加“人才發展專項資金”654.38+0萬元,資助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在我市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同時,今年我市提出實施畢業生“212”就業工程,即資助20個以上畢業生自主創新項目,培訓畢業生約1000人,解決2000名畢業生就業問題。創造條件推進大學生創業園建設,進壹步強化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2)進壹步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和民營企業工作。首先是實施農村和社區招募計劃。從2007年開始,我市用3年時間實現了每個村有壹名大學生村官。目前,已招募223多名大學生到村(社區)工作。今年,我們將確保創造88個就業機會,並基本實現全市每個村莊都有壹名大學畢業生的目標。二是落實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就業計劃。政府有關部門及其所屬服務機構要為他們提供就業落戶、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人事代理和維權等服務,形成有利於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的社會環境。三是落實事業單位招聘計劃。今年力爭實現招收300名左右高校畢業生的目標,特別是教育、衛生、文化系統,以加快基層衛生文化服務機構和農村中小學建設為契機,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三)進壹步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壹是重點幫助失業和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二是做好失業登記和就業援助工作。三是做好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和困難家庭的幫扶工作。第四,積極搭建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雙向溝通平臺。

2.高校:面向市場,提高質量。

從學校的角度來說,需要進壹步調整專業設置,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可見,壹般來說,工科就業比理科好,理科就業比文科好。在整體就業低迷的情況下,名校、名校專業的畢業生依然供不應求。同時,部分高職、技校、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超過國有本科就業率,值得深思。以去年我市春夏人才交流會為例。在提供的5300多個崗位中,技能型人才需求占三分之壹以上,而我市1600多名高校畢業生中,此類人才僅占7%,多集中在計算機、財務會計、國際貿易等專業。其次,收集和發布就業需求信息應成為高校的壹項重要任務。就業信息的充分及時發布,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做出合理選擇。要做到這壹點,只要多花點時間,也不是不可以。各學校可以整理出該校近幾年招聘的用人單位(或報名就業的畢業生)的數據庫,然後組織學生誌願者聯系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查詢今年的招聘意向,從而得到更真實的就業情況和社會需求。結合這些信息,高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指導,包括為學生設計就業方案,努力拓寬就業渠道。

3、大學生:準確定位,提升能力。

從大學生和研究生本身來看,自我定位和良好的心態很重要。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普通勞動者接受高等教育的夢想成為現實。反過來,越來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成為社會新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得不接受大學生成為普通勞動者,或者說大學生成為素質相對較高的普通勞動者的現實。我們不能再執著於過去那種“天之驕子”的態度。非國企單位不去,非鐵飯碗不算工作,工資也不優厚。在這些觀念的影響下,大學生畢業後湧向城市和事業單位,導致部分地區和行業過度競爭,造成人才積壓和人力資源浪費,客觀上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現在校園裏最熱門的話題之壹就是“妳考公務員了嗎?”目前,參加公務員考試是本科生和即將畢業的研究生選擇工作的主要手段。2005年至2008年,浙江省公務員比例分別為19.46:1、47.46:1、58.24:1、60.98:1,四年間增長了近3倍。2008年,我市招錄公務員34名,報名2942人。今年將招錄39名公務員,2827名考生,可見受歡迎程度。事實證明,能正確對待自己的人,基本都能找到自己的工作。當然,人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與自己的愛好興趣相符的工作,工資高,待遇好,沒有錯。但現在已經不是終身分配的時代了,沒必要要求壹步到位。我贊成“先就業,後擇業。”其次,要早準備,早動手。減少依賴和等待的心理,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出擊。因為確實有少數畢業生消極等待,怨天尤人,這樣的心理並不能促進就業。雖然金融危機會對畢業生的就業產生不利影響,但我國政府出臺的大力刺激內需的政策必將帶來許多新的就業機會和工作供畢業生選擇。同時,中西部地區農村基層崗位與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缺口,仍為就業開辟了新的途徑。畢業生只要能正確認識自己,就不難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第三,要練好內功,學會技巧,有真本事。以前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就不說了,但無論如何,紮實的知識積累是基礎,也是關鍵。有些大學生四年“混文憑”就不用說了。幾年前高學歷確實能幫妳找到好工作,現在不行了。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已經從“以學位為基礎”的社會轉向“以能力為基礎”的社會,這將是壹個不可逆轉的過程。

總的來說,需要全社會增強信心。正如溫總理所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有限。在多方合力、多管齊下的情況下,相信大學生就業的春天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