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第壹臺電子計算機誕生於1957年,此後的半個世紀中我國計算機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漢字處理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壹切為計算機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特別是經濟管理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1.科研試點階段
1983年以前,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以理論研究和試驗準備為主。該階段的代表項目是1979年財政部直接參與和支持的長春第壹汽車制造廠進行的會計電算化試點工作。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電算化工作主要是單項會計業務的電算化,最為普遍的是工資核算的電算化。整個會計電算化工作處於試驗探索階段,發展非常緩慢。
發展緩慢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壹方面,當時我國經濟改革剛剛起步,盡管企業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得到重視,管理現代化的呼聲日漸高漲,部分企業已開始會計電算化的試驗工作,但相當多單位的領導還沒有樹立以效益為中心的思想,更沒有向管理要效益的觀念,可以說會計電算化還沒有列入各級領導的議事日程。另壹方面,當時我國計算機設備十分缺乏,性能相對較低,價格又十分昂貴,漢化的工具軟件很不齊全,既懂計算機又懂會計的人才更是寥寥無幾,缺乏會計電算化的物質、技術和人才基礎。
2.以單項實用為主的自發發展階段
這壹階段大致在1983—1987年。1983年國務院成立了電子振興領導小組,從此我國電子技術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壹時期,全國掀起了壹個應用計算機的熱潮,特別是微型計算機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少單位自主開發壹些單項會計電算化軟件並應用於具體工作中,取得了壹些成就。這壹階段的發展特點是:
(1)我國電子計算機尤其是微機數量大幅度增加,計算機硬件軟件技術逐漸成熟,性能價格比不斷上升。計算機漢字處理技術在這階段有了重大突破並走向實用,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電子信息處理的語言障礙。這壹切都為會計電算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
(2)全國掀起的應用計算機熱潮,極大地推動了會計電算化的普及過程,各大專院校紛紛開始培養會計電算化專門人才,為今後會計電算化的穩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會計電算化理論研究受到重視。1987年11月中國會計學會成立了會計電算化研究小組,為有組織地開展理論研究作了準備。
(4)會計電算化發展比較盲目,低水平的重復開發現象嚴重。
3.以全部會計核算電算化為目標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穩步發展階段
1987—1990年,計算機在整個管理領域的應用處於緩慢發展階段,但是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卻壹直保持良好勢頭,初步走向正規。這壹階段的特點是:
(1)計算機性能價格比呈幾何級數上升。以軟件工程、數據庫理論、計算機網絡理論為代表的軟件科學的發展,使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系統設計水平大為提高,湧現出了壹批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這壹切都為開發高質量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創造了良好的技術、物質和人才條件。
(2)各級財政部門加強了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工作。1989年12月財政部頒發了《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1990年7月又頒發了《關於會計核算軟件評審的補充規定》,這兩個文件的頒發是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發展的壹個裏程碑。它們對於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提高會計核算軟件開發質量,形成和完善我國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市場,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3)在財政部的支持下,相繼出現了壹批專業的會計軟件公司。通用會計軟件的研制得到發展,商品化的會計軟件市場初步形成,這壹切為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
4.以管理型會計信息系統為目標的深入發展階段
1990年開始,有關會計電算化方面的著作大量出現,理論研究空前繁榮,並對電算化的實踐做了總結,提出了會計電算化的理論體系,使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逐步深入。實現會計電算化,既是會計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會計工作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已成為國有大管理部門和整個會計界的***識。為了推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財政部於1994年頒布了《關於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同年7月又頒布了《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等三個規章,這壹切給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註入了強大的動力,從此,會計電算化工作在管理型會計信息系統這壹更高層次上深入發展。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初步統計,截至1998年年底,已有38個商品化會計軟件通過了財政部的評審,160個軟件通過了省級財政部門的評審。全國已有近30%的單位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會計電算化工作。1994年,財政部提出了會計電算化知識的初、中、高三級培訓計劃,已有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