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代理記賬公司屬於服務行業嗎_代理記賬公司所屬行業是什麽

代理記賬公司屬於服務行業嗎_代理記賬公司所屬行業是什麽

代理記賬屬於壹種社會服務性活動,其在企業中的廣泛使用,使企業的競爭力得到進壹步的提升,同時這種社會服務性活動在市場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將會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

代理記賬屬於什麽行業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的規定:“郵政代理、對專利、商標、著作權、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代理、廣告代理、貨物運輸代理服務、代理報關服務、代理記賬,上述代理服務屬於“營改增”範圍。”

因此,代理記賬按照“咨詢服務”征收增值稅。增值稅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7%或5%或1%、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河道工程維護管理費1%。

代理記賬存在的問題

1。對於《會計法》代理記賬的宣傳力度不夠,造成目前許多小型經濟組織、特別是廣大的個體工商戶,對“代理記賬”知之甚少,認識不足,理解不夠。

2。對於“代理記賬”的措施不是很得力。當前對於應當委托代理記賬的小型經濟組織和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而言,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壹是應當建賬而不建賬的現象十分普遍,二是許多“受托代理記賬人”不具備合法資格。這不僅幹擾了法律的嚴肅性,而且容易派生出許多其他問題。

3。在代理記賬法律關系中,受托人的法律地位問題,應該說壹直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實踐中爭議很大。

4。代理記賬機構潛力未充分發揮。目前代理記賬機構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整體規模普遍較小,代理業務範圍不寬。真正能提供受托單位會計核算、稅收籌劃、納稅申報、內部審計、工商稅務註冊年檢、財稅咨詢等全方位會計服務的機構很少。

5。代理記賬機構設立不規範。代理記賬機構必須有3名以上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專職從業人員,且主管代理記賬業務的負責人必須具有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資格。但實際執行中,相當部分的代理記賬機構不符合此規定。

6。代理記賬機構內部管理混亂。實際執行中很多代理記賬業務操作不規範、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現象十分普遍,部分代理記賬機構的內部管理制度即使制定也是形同虛設。

7。代理記賬機構執業質量不樂觀。會計核算方面尚存在許多不規範之處,壹些會計核算未能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對所代理公司未按《公司法》計提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的現象也較普遍,代理編制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都只有基本會計報表,均未按制度規定的要求提供會計報表附註的內容等。

8。是代理記賬業務收費標準混亂。在收費標準上,各家代理記賬機構懸殊較大,有些代理記賬機構甚至通過低價進行惡意競爭,還有部分代理記賬機構自身的經營收入核算不規範,隱匿收入現象也較普遍。

代理記賬推行的措施

1。繼續宣傳代理記賬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新修訂的《會計法》目前正處於推廣宣傳階段,我們應當借《會計法》宣傳的東風,大力宣傳代理記賬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進壹步突出代理記賬的法律地位,增強人們,特別是壹些規模較小的經濟組織及個體工商戶對代理記賬的認識,努力開創代理記賬新局面。

2。采取針對性措施,積極推動代理記賬的實施。關於代理記賬的推動及實施,我們認為除了有關部門單位大力宣傳以外,應當由稅務部門牽頭推動其實施。

壹是稅務部門同規模較小的單位組織,特別是壹些規模較小的經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聯系緊密,推廣工作力度大;

二是稅務部門本身有這方面的經驗,壹方面,稅務部門在建制建賬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另壹方面,前幾年稅務部門曾進行過組織、督促小型經濟組織及個體工商戶建制建賬工作,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下來;

再有就是現有的稅務師事務所可以馬上開展這項業務。當然,代理記賬僅僅靠稅務部門壹家是不夠的,其他符合法律要求的中介組織和機構,也應當積極開展這方面的業務,為代理記賬創造必要的條件。

3。盡快明確在代理記賬過程中受托人的法律地位問題。我們認為,代理記賬本身只是壹項單純的賬務處理工作,受托代理記賬人員既非委托人內部會計人員,也不是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人員,因此,受托代理人不應當同時履行會計監督職能或審計職能。

他們所能負責的只是對原始憑證進行形式上的審核,而非實質上的審核,當然也不可能深入實地去進行賬實核對工作,否則,就有可能超出代理記賬的範圍。那麽,由於委托人提供原始會計資料而生成的有關財務會計報告及相關資料出現虛假或不實,自然就應由委托人承擔相關責任,包括法律責任。

當然,如果這種虛假或不實是由於受托人的過失所造成,那麽,他不僅要承擔相關責任,而且還要負責賠償因此而給受托人造成的損失。專業人員為企業服務的過程中,會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稅收政策,避免因信息不暢,精力所限理解不準確,而多交錯交稅費,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同時,本公司提供的稅務咨詢稅務籌劃等業務使企業達到合理稅負的目的。本公司專業人員可以根據企業的經營情況,提出管理建議及財務監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企業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經營效益受損,達到效益最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