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什麽是東亞壹體化?

什麽是東亞壹體化?

世界銀行關於東亞壹體化的最新報告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全球經濟中,東亞國家壹方面繼續從1997的金融危機中復蘇,同時也面臨著保持收入增長和減少貧困的嚴峻挑戰,以適應中國作為世界和區域貿易大國的崛起。然而,即使當東亞各國政府決定在新的東亞競爭中進行必要調整的速度和規模時,它們也面臨著確保在國家之間和國內更平衡地分享區域和全球貿易利益的根本挑戰。

世界銀行最新的東亞貿易研究報告指出,只有采取行動,通過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促進正式的經濟合作,並符合堅定的發展方向,才能應對這些挑戰。最近在新加坡發布的研究報告《東亞壹體化:促進增長的貿易政策》敦促通過東亞壹體化區域貿易戰略----壹種更加開放和平衡的戰略----來完成這壹新出現的復雜議程。

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副行長孔鐘潔說:“東亞的發展議程和貿易議程日益交織在壹起。前者側重於增長、就業和社會穩定,後者側重於市場準入和競爭力。經濟壹體化是壹種發展趨勢,我們必須確保它得到精心管理,以便貧窮國家和國內的窮人能夠廣泛分享其成果。”

鑒於多哈發展議程的談判立場和正在形成的壹系列區域和雙邊安排,孔鐘潔強調了各國立即采取行動的重要性:“這裏有很大的利害關系。據估計,如果東亞國家實施本研究報告中討論的政策,特別是在農業、服務業、物流和貿易便利化方面,在65,438+00年內,年收入可能達到約3000億美元或GDP的65,438+00%。如果達成全球貿易協定,好處會更大。如果實現適當的享受,這意味著將有5000多萬貧困人口(每天生活費不到2美元)擺脫貧困。然而,要實現這壹目標,我們必須從辯論和學術討論轉向現實世界的談判和具體政策。”

“東亞壹體化”報告敦促政策制定者拓寬其在國家發展戰略、區域和雙邊協定以及全球談判立場中的視野,強調發展成就及其與社會穩定的關系,超越貿易政策的技術層面。

這項研究表明,各國必須在三個層面上運作:在國際層面上,它們可以影響多邊談判,並應特別註意農業支持產業和服務的標準化和自由化。在區域壹級,它們可以實現更深層次的壹體化,以促進區域生產網絡的形成,擴大壹體化,並為農業和其他敏感部門創造受益空間。在國家壹級,它們需要更全面的政策方針和連貫的發展戰略,涉及物流、環境保護、勞工標準、減貧和貿易自由化。

世界銀行東亞首席經濟學家、報告編輯之壹霍米·卡拉思(Homi Karath)說:“在東亞實施‘貿易促進發展’的戰略是必要的,但這並不容易。貿易促進發展意味著超越強調保護特定部門的狹隘商業利益,它涉及經濟變革。此時,政策制定者正忙於重大的金融和企業重組,修復負擔過重的社會安全網,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面對更多不同的聲音和利益集團爭奪權力和利潤,並適應往往是惡性的全球經濟周期。此外,由於穩定被視為恢復投資者信心和高增長的關鍵,進壹步改革遇到阻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他說,改變是必要的。盡管東亞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增加——目前約為65,438+09%——帶來了相應的福利改善和貧困減少,但貿易與發展成就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是明顯不同的。“中國、越南、菲律賓和其它國家日益加劇的不平等,以及新加坡和香港等發達經濟體與老撾和柬埔寨等最貧窮經濟體之間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日益成為希望實現地區穩定和繁榮的政策制定者的擔憂。”

這些問題可以通過適當的區域協定和基於減貧戰略的國家支持政策來解決。在東亞的政策辯論中,必須更直接地引用關於貿易政策如何影響不同社會群體的經驗證據。例如,雖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總體效果非常積極,但它實際上可能導致壹些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卡拉思博士說:“貧窮的生產者不僅在經濟上處於不利地位,而且往往在政治上也無能為力。當他們的利益與更強大的團體發生沖突時,他們通常是輸家。政策制定者需要設計壹套措施,讓窮人能夠利用更多的貿易機會。例如,我們的分析表明,如果我們能夠在開放貿易的同時提高羊絨的質量,那麽屬於東亞最貧困群體的蒙古牧民的收入可能會增加20%。然而,如果沒有這些措施,貿易的進壹步開放只會導致破壞性的過度放牧。”

東亞國家可以通過采取區域行動獲得很多。世界銀行高級顧問、報告編輯之壹凱西·克魯姆(Kathy krum)說:“研究表明,如果新協議妥善解決了問題,實際好處可能來自亞洲的新地區主義。采取降低商務成本的政策和措施,如物流、會計等競爭性生產服務,降低跨國商務運營和貿易成本,如高效通關、無紙化通關、電子化處理和安全措施等,可以帶來更加活躍的區域貿易和投資。但關鍵原則必須是簡化:在缺乏共識的情況下,過多的國際協定只能給企業增加沈重的管理成本。”

最後,克魯姆表示:東亞國家要想前進,就必須考慮研究報告提出的七點議程,供各國參考(見附件)。

附件:東亞壹體化:* *促進增長的貿易政策議程政策建議

為了指導各國確定各領域的優先事項,研究報告提出了壹系列政策措施和建議:

1.擴大協議範圍,將服務業納入其中。幾項國際研究表明,服務業的自由化可能帶來巨大的好處。東亞落後於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其他地區。隨著中國成為低工資高效率的制造業中心,其他東亞國家將難以在工資基礎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必須依靠改善生產服務和減少腐敗來增強競爭力。

2.調整農業貿易政策。中國對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態度為東亞提供了獲得更大利益的空間,尤其是東南亞國家,他們可以從擬議中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中受益。中國將成為許多東盟國家生產的農產品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的主要進口國。為了向發達國家出口農產品,東亞國家需要改進實驗室工作,並談判相互承認協議,以加強其達到環境和植物檢疫標準的能力。富裕國家需要減少農產品加工中的多級關稅征收。

3.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壹些行業,尤其是服裝行業,可能會受到中國產量增加和出口擴大的嚴重影響。東亞較發達的經濟體將能夠從服裝生產轉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經常賬戶盈余意味著國際收支平衡的調整應該是可能的。其他國家必須根據計劃通過發展新企業來調整,以提高其整體競爭力。

4.改善物流管理。物流在決定貿易總量和確保發展成果擴展到沿海以外的其他地區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對於開放度和準入度較低的東亞國家和地區,提高國內市場的壹體化程度,建立物流體系是當務之急。除了推動建立合適的運輸組合模式,還需要采取配套的制度措施,為偏遠地區提供更好的運輸服務,為市場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府還需要改善監管環境,簡化處理跨國貿易的官僚程序。

5.建立知識產權政策框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可以鼓勵創新,但不是萬能的,還需要其他條件(包括技能輸入和創造有競爭力的商業環境)的配合。東亞幾個最先進的國家和中國部分地區如果能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競爭政策,將有望刺激技術進步。加強著作權法及其執法力度,會給國內軟件產業和藝術音樂產業帶來更多的好處。至於傳統知識,如果我們想在保護其所有權或將傳統知識問題與世貿組織協定或其他研發管理機制聯系起來方面取得進展,我們需要首先理順壹些重要的概念和實際問題。

6.重新思考環境和核心勞工標準。東亞沒有證據支持提高環境和勞工標準會對制造業競爭力產生不公平影響的觀點。相反,有證據表明東亞國家可以在不影響出口和吸引投資的情況下提高環境和勞工標準。許多東亞國家強烈抵制從更廣泛的發展戰略角度考慮這些問題,這可能會產生誤導。

7.確保窮人受益。對全球化將加劇動蕩的擔憂可能會產生誤導。東亞有證據表明,擴大貿易開放不會讓工人變得更加脆弱;對外開放實際上穩定了各種技術領域的工資和就業。為了確保所有國家的窮人從開放中受益,必須制定政策支持工人的區域和職業流動,同時采取具體措施降低運輸和營銷成本,以提高窮人賴以生存的農產品的收購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