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體系到壹套制度
規模調整前,集東、孫莊、小馬莊是三個相鄰的自然村,由於歷史和區位的原因,村級工作“壹個村莊壹片天”:集東村西鄰鄉駐地,村班子健全,號召力和凝聚力強,黨員作用發揮較好;孫莊村班子工作平平塌塌,集體經濟入不敷出;小馬莊村土地貧瘠,經濟基礎差,村班子渙散,各項工作停滯不前。
2004年底,抱著對和諧生活的美好憧憬,三個村超過90%的村民對並村投出了贊成票,原三個村的幹部、計生主任、會計***16人的龐大隊伍,帶著“五個不變”的思想,集中到了原集東村辦公室合署辦公。為切實防止出現“回頭箭”,泉源鄉黨委審時度勢,在第壹時間收回舊村公章,重刻了新章,並明確規定:任何行政性考核都以新行政村為單位進行,所有鄉裏組織的會議都以新支部為單位召開,村莊規劃、涉農直補等,壹律以新行政村為單位開展。
“村合事難和、民合心難和”,村幹部雖然在壹起辦公,但心裏卻打著不同的小算盤。“走壹步看壹步”是泉東村合並之初村幹部心態的真實寫照。
“誰來當家?”——合並後的新班子面臨著繼續放任自流、各自為政還是民主管理的首要抉擇。
“制度當家!”——鄉黨委在並村後的第壹次“兩委”會上給出了斬釘截鐵的回答。以村級事務村民公決、財務全程公開、村幹部集體辦公、民情答疑、民主評議村幹部為主要內容的村級工作“五項制度”理所當然地成了泉東村第壹部“憲法”。
在鄉黨委的重點督導下,泉東村明確了合並村“兩委”職責、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選舉配齊了“四支隊伍”等配套組織。涉及到宅基地劃分、公益項目等重大事項,全部實行集體研究、“四支隊伍”表決,超過萬元的項目全部實行村民公決。原行政村帳務統壹交鄉經管站審計存管,新行政村只設壹本帳,所有合並後的收支項目統壹由新行政村管理,按月張榜。同時在原自然村辦公室附近設立意見箱,定期收集群眾意見,集體辦公時公開答復。
由於民主管理的嚴格施行、“五項制度”的具體約束和服務群眾效率的不斷提高,泉東村的工作逐步走上了規範化軌道。2005年以來,全村未出現壹起上訪事件,未出現壹例因合並引發的糾紛或案件,村級工作呈現出少見的和諧氣象。
從分推分選到合推合選
隨著村莊規模的擴大、集體決策的推行,原行政村“掛名幹部”得到解脫,至2004年換屆前夕,先後有4名村幹部、1名計生主任、2名會計提出了辭職,2名村幹部按規定申請了退休,16人的“集團軍”精簡成了6個人的“小分隊”。
出於村民熟悉程度、村幹部適應時間和換屆成功的考慮,泉東村合並後的第壹次換屆實行了分推分選,根據原村規模和工作需要分配村幹部名額,確保原村至少有壹名村幹部進入新班子,順利完成了並村後的第壹次“兩委”換屆。
為配合搞好馬陵山旅遊項目綜合開發,鄉政府決定在泉東村前修建壹條旅遊大道,這也是對泉東村黨員幹部的壹次重大考驗。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村“兩委”挨家挨戶做工作,黨員帶頭搬遷,僅半個月就完成了全部24戶的拆遷任務。道路施工時,他們又帶領山區群眾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出動大量人力物力幫助整修路基,長2400米、寬10米的馬陵開發大道提前完工,不僅使投資1億多元的招商引資項目提前落地,而且為泉東村的發展爭得了先機。
在黨員、幹部、群眾的相互交流與攜手奮鬥中,隔閡越來越少,親情越來越濃,換屆後的村班子也以民主公開的管理、堅強有力的作風經受住了群眾的、實踐的檢驗。2007年底村“兩委”換屆前,鄉黨委經過充分的調研論證,毅然實行了合推合選。選舉獲得重大成功,選民參選率達到創紀錄的93%,幾名經受了實踐檢驗的帶頭人均高票當選,“兩委”兼職率、連選連任率、“雙高雙強”人才比例均為100%。
有了群眾的大力支持,新班子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潮中鼓足了幹勁。他們立足原三個村主體居住區互不相接的實際,大力推行和優化新村規劃,將原三個村交界處的幹水溝墊平後劃定為中心區。村民劃分宅基地時,打破原自然村局限,在中心區範圍內統壹選址、比鄰而居,從形式上打破了“集東、小馬莊、孫莊”的舊有概念,群眾在不知不覺中就把自己當成了“泉東人”。
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泉東村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主動認崗定責,64名黨員分組巡邏站崗,順利實現了無重大刑事案件、無重大安全事故、無違反計劃生育、無賭博現象的平安創建“四無”標準,群眾的安全感、榮譽感、歸屬感越來越強,村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顯著增強,截至2007年底,全村順利實現了戶戶通電、通有線電視、通自來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從負債30萬到盈余20萬
合並前,原自然村規模小、項目少,因“村村通”等累積負債較重,三個村“家底子都不厚”:條件稍好的集東村帳面余額只有幾千元,孫莊村負債10多萬元,小馬莊村則負債20多萬元,三個村整體負債30多萬元,經濟基礎非常薄弱。
為使合並後的村“兩委”輕裝上陣,鄉黨委對三個自然村的財務實行了暫時封存,並結合實際幫助村裏確定了“清收舊帳、規範合同、開源節流、探索新路”的增收方針。經過村理財小組和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發出催收單,設立曝光臺,下大力氣清繳各種欠款,僅2006年壹年就消除三角債2.5萬元,累計清收個人欠款4.2萬元,占應收欠款的76%。
隨著新班子的逐漸磨合、村級工作的有序推進,原孫莊和小馬莊的組織場所不再發揮作用,而且還需專人看護,成了新行政村的累贅。經村民公決後,2006年底對原孫莊、小馬莊兩個村的辦公室進行了公開拍賣,獲得壹次性收入7.5萬元,對原小馬莊無人管理的80畝荒山和沭河灘塗公開發包,每年增加集體收入9000多元,對三個自然村的土地承包合同重新梳理公示,納入新行政村統壹管理。
為搞好城鎮建設,提升發展環境,泉源鄉黨委把泉東村作為中心村,納入全鄉小城鎮總體規劃和馬陵山開發規劃,通過“引鳳築巢”的方式,先後引資近300萬元,建設了長200米、寬12米和長150米、寬28米的商業街各壹條,建成商業街房屋160間,建築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新發展商戶40多家。村集體實現壹次性收入40萬元,年租金收入4萬元,集體積累發生了質的變化。
2007年1月,泉東村舉行了最大規模的壹次村民公決,泉東村特別是原集東的群眾以寬闊的胸懷,壹致同意用新村積累清償舊村的30萬元債務。隨著債務的徹底消除,“五個不變”徹底走進了歷史。2007年泉東村除去日常開支和清還舊帳,當年仍實現集體盈余20多萬元。
集體收入增加了,村集體服務群眾的底氣足了。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居環境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泉東村又出資8萬元,修建中心區到原孫莊村道路800余米,安裝路燈20盞,修建下水道1500余米;在原孫莊村建設連片沼氣池30多個,修復危橋6座;投資5萬元加固村東馬陵山跑馬嶺水庫,使全村2000多畝和周圍村莊3000多畝土地得到有效灌溉。
集體事業有了起色,村“兩委”把目光轉向了發展特色經濟、帶領群眾致富上。針對原孫莊村部分村民的養兔傳統和山區群眾的投資能力,積極爭取縣鄉畜牧部門支持,發起成立馬陵兔業協會,向群眾大力推廣投資少、風險小的養兔項目,專業戶規模迅速擴大,目前泉東村已發展兔業會員150余家,輻射並帶動周邊十幾個村建成了養兔專業區,2007年累計實現養殖產值過100萬元,臨沂市“百萬農戶致富工程”辦公室專門組織人員進行實地考察後,在全市進行了推廣。泉東村正以山裏人的樸實與勤勞走出壹條獨具特色的合村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