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有佳木斯京劇團、評劇團等壹批表演團體,有市圖書館、博物館、群眾藝術館、佳大音樂廳等眾多的文化藝術機構,有報社、電臺、電視臺、互聯網站等眾多的新聞媒體。
2004年,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8個,文藝創作機構1個,公***圖書館7個,博物館2個,檔案館2個,文物管理站(所)5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1個,文化站73個,藝術學校1所,美術學院1所。市區文化市場經營場所902戶,市直屬藝術表演團體全年***演出281場,觀眾達50萬人次。文藝作品獲國家級獎3項,獲省級獎54項。 赫哲族是中國的壹個古老的民族。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裏江的三江流域。赫哲族人過去穿魚皮衣,有犬陪伴。赫哲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赫哲族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形成了具有明顯東北內陸特色的赫哲族文化。赫哲族文化主要表現在赫哲族歌曲舞蹈、衣著服飾、漁獵工具、食魚文化、體育競技項目、宗教習俗、手工藝品等方面。赫哲文化是同江旅遊對外宣傳的“明信片”。
圖騰柱——赫哲族是壹個相信萬物有靈的民族,圖騰柱是赫哲族原始圖騰崇拜的體現。在長期的狩獵生活中,天鵝、鷹、熊、虎、鹿等被賦予了濃厚的人文色彩,受到赫哲人的頂禮膜拜。赫哲人的許多姓氏也與氏族的圖騰崇拜有關,往往從動物的名字演變而來。如舒姓是由“獨角龍”得名,“胡”姓是從“虎”得名等等。
神偶廣場——神偶廣場位於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民族風情園內,是赫哲人與神靈對話的地方。整個景觀由天神雕像和“房山神”、“山峽神”等壹組神偶雕像組成。赫哲人崇拜眾多神祗,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恩都力”,屬眾神之神。其次是壹個大人與兩個小人組成的神偶雕像“烏什卡”——三星神。此外,赫哲人還信奉火、風、雨、雷、電、山、水、避邪、癆病等神。每到喜慶節日或遇重大事件,由族長帶領族人***同敬奉,增添香火,借天神之威,驅除災禍,祈求漁獵豐收,族人平安。
薩滿舞——赫哲族信仰薩滿教,崇拜神靈,相信“萬物有靈”,萬物都是神在主宰。農歷三月初三,九月初九是赫哲族人的“鹿神”節(亦稱跳太平舞),意為求神驅鬼消災求福,保護全村人口興旺,祈求魚獵豐收。農歷五月十五是赫哲族人“烏日貢”節河燈活動,祈求“河神”保佑全家太平和喜獲豐收。
魚皮工藝——赫哲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壹,據有關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考證,赫哲族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該民族自古就以漁獵為生,用魚皮制作各種服飾(包括薩滿宗教服飾)也有千年歷史。 朝鮮族婚俗——朝鮮族婚俗中,定婚前,壹般也要經過提親、請婚定吉日、送聘禮等程序。到了婚期,新郎須由長輩護送親自去迎娶,按規定的時間進到女方家,把帶來的壹對木刻的大雁獻上去,比喻今後要像大雁壹樣比翼雙飛永不分離。隨後舉行“醮禮”,女方在正室中央按東西方向合放兩張桌子,中間放青松翠竹,松竹上披青紅線;桌兩邊放上木雁,擺上酒食,在主禮者引導下,西邊的新郎向對面的新娘敬酒,新娘謝拜回敬。接著,新郎入上房接受女方為他準備的大桌,上擺魚肉、水果、糕餅、糖果之類食品,在接愛大桌時,新郎要正襟危坐,不茍言笑,並且說壹些禮讓雙親和賓客的話,以免失禮。這個程序之後,新郎才可騎馬領轎娶回新娘。
打糕——朝鮮族的飲食文化也遠近聞名,朝鮮族的主食壹般以米飯、打糕、冷面為主,朝鮮族的鐵鍋與漢族的蒸飯的鐵鍋有所不同,它口小,內大,所蒸出的米飯味道純正。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後,經過反復錘打而成,吃起來柔韌可口。
朝鮮跳板——跳板也是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