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友這個詞最初是壹個網絡用語,是對壹群愛好旅遊、愛好戶外運動的人的稱呼。因為外出需要背負許多東西比如水、睡袋、帳篷等,需要像驢壹樣能吃苦,這是驢友壹詞的由來。愛好戶外運動的人,所進行的都是壹些探索性的項目,比如登山、穿越等,因此經常會結伴而行,驢友的概念也變得越來越廣泛,隨著戶外運動受關註的程度越來越高,驢友也成了大家的壹種尊稱。但是在驢友中,形成了很多的潛規則,比如驢友之間的三個三不原則,相互之間不問工作與年齡,不能打聽對方的隱私,不能借別人的水、電等。
壹、不問工作、不問年齡、不問收入。工作與年齡,這些都屬於比較隱私的事,驢友之間雖然說是結伴而行,但是大家畢竟不是朋友。即使會有短暫的相處,也只能說是認識而已。所以問對方這些隱私的事,其實是很不禮貌的。而且大家在壹起相處,如果知道收入高低,就會產生階層感,不利於相處。
二、不借光、不借水、不借睡袋。在戶外遇到困境的時候,有水就等於有生命。這時候如果向別人借水,就相當於要別人的命,也會讓人更難以選擇,所以在戶外不問驢友借水。光也是壹樣的,是戶外必備的工具,誰少了都可能出現危險。睡袋是貼身工具,也不能隨意向他人索要。
三、不公開驢友、不借錢、不到驢友家做客。有些人在結伴出遊時喜歡拍照,但是這個三不裏就包括不能公布同行的驢友,因為這涉及到個人隱私。不能向驢友借錢,因為雙方都不是朋友,借錢有風險。沒有經過別人的邀請也不能到驢友家做客,以免造成麻煩。這些潛規則其實不難理解,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