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正骨知識;
1,正骨的定義
在古代和現代,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在古代,正骨是壹門學科。現代意義上的正骨是中醫的操作之壹,也稱正骨手法,是治療骨折後斷端移位、畸形的壹種常用的復位手法,包括拉伸、旋轉、屈伸等特定手法,與西醫的骨折復位有類似的含義。
2、正骨的目的
正骨的目的是使骨折的位移盡可能恢復到正常位置,並采取壹定的固定措施,達到骨折不手術愈合的效果。
3.正骨有哪些類型?如何選擇?
骨科是指通過拉伸、旋轉、屈伸等特定方法對骨折部位進行復位,分為無痛骨科和普通骨科兩種。
1)普通
壹般情況下,接骨時會有劇烈的疼痛。對於能夠忍受疼痛的成年人,可以采用普通正骨,具有方便、快捷、價格低廉的優點,但也存在患者因疼痛劇烈而無法配合正骨的情況。
2)無痛
無痛正骨是指用麻醉藥物麻醉骨折部位後進行的正骨手術,可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等。麻醉後可減輕疼痛,降低正骨失敗的概率,但其費用高於普通正骨,更適用於疼痛耐受能力差的兒童和老人以及肌肉發達、正骨困難的男性。
4.正骨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中醫有著悠久的正骨歷史,是中國各族人民與骨折疾病長期鬥爭的總結。
1)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足臂十壹脈灸經》記載了閉合性骨折的治療方法,是最早的正骨手法。正骨興盛於明清。明代永樂年間,《普濟方》中明確記載了27種正骨手法,清代《正骨心法要則》收集了前人的正骨經驗,詳細記載了正骨手法的操作方法。
2)清朝以後,隨著鴉片戰爭和西方文化的入侵,中醫正骨受到歧視,逐漸衰落,直到新中國成立。80年代後,10多所中醫院校相繼開設了專門的中醫骨傷專業,中醫正骨得以延續。
3)中醫正骨學術思想自明清以來已完全形成,後續未出現新技術。到了現代,正骨的方法主要是結合西醫的X線或CT檢查來改進,使中醫正骨的成功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