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追求美的教育:追求古詩詞之美

追求美的教育:追求古詩詞之美

第壹,我們對“美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的理解,看似簡單的概念,卻有著深刻的內涵。雖然給“美的教育”下定義和給“美”下定義壹樣難,但在我們的理解中,“美的教育”至少可以包含以下幾層意思:“美的教育”是壹種帶有理想主義情懷,尊重科學、道德和彼岸的教育。師生關系和諧,註重對話、平等、尊重教育;它具有張揚個性、崇尚自由、創造、愉悅教育的價值取向;它具有唯美主義情結,重視精致、品味、素質的教育。而且它的內涵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得更加豐富和深刻,給予人們更多、更大、更深的解讀空間。

“美教”不等於“美育”。“美麗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歸宿,而不僅僅是壹種教育形式。美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發展他們的欣賞能力和創造力的教育。它是相對於德育、智育、體育、技育而言的壹種教育種類和形式,是“美育”的壹部分。德育、智育、體育、技校也可以因其美好的目的和特點而成為“美育”。“美育”不等於“藝術教育”。藝術教育是訓練學生運用壹定的材料,通過造型創造出具有壹定空間和美感的視覺形象。它具有美的特征,但更側重於繪畫、雕塑、工藝等專業造型,或在造型藝術技能訓練的層面上。

關於“美的教育”的討論,本質上是我們對教育的期待,希望通過“美的教育”來培養“美的人”。

第二,我們為什麽要追求“美的教育”

1.基於對現存教育現象的深刻反思

今天的基礎教育正處於建國以來最繁榮的季節。它不僅為推動社會進步、引領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功利的應試教育危害民族,就像科舉中的八股。雖然應試教育有其歷史、社會和現實原因,但重要的是教育價值觀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既然教育的效果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那麽未來有哪些知識是有價值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當時不壹定清楚。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對未來有用,也不是同樣的知識對不同的人有同樣的價值或者不同的知識對同壹個人有同樣的價值。重知識輕人是教育最大的錯誤。

教育的虛假和追求完美不用多說,也是教育中常見的思想誤區。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壹個基本觀點。所謂全面發展,就是人的自我意誌得到自由體現,人的潛在素質得到充分開發,人的社會關系得到高度豐富。但現在中學教育的全面發展異化為理科考滿分。至於教育的低俗,師生的對立,那就更沒用了。改變這些教育現象的重要策略是確立“美麗教育”的主題,進行教育的審美化改造。

2.基於對教育理想的熱愛。

著名學者張文木曾經說過:“壹個人應該總是給彼岸留些空間。妳可以把世界的另壹端稱為宗教或理想。如果世界的另壹端是高尚的、浪漫的、自尊的,那麽這個人就是幸福的。”中國的基礎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彼岸,基礎教育就會失去靈魂,沒有靈魂的教育無疑是可悲的,更談不上幸福。那麽,當今中國的基礎教育還有另壹個彼岸嗎?這曾經不是問題,現在卻成了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減負、素質教育等,確實為基礎教育描繪了壹幅美好的藍圖。但由於諸多歷史和現實原因,彼岸的這些藍圖越來越模糊。那麽,在尋找彼岸,追求彼岸的過程中,中國的基礎教育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呼喚壹種教育,可以像戴著鐐銬跳舞壹樣詩意狂野,規範自由。教育和人壹樣,不可能有絕對的自由,但需要在國家政策和法律的框架下盡情舞蹈,滿足人民的需求。呼喚壹種能給人低調奢華、簡約優雅、風格永恒的感覺的教育,比如香奈兒等品牌。人在溫飽之後需要追求生活的優雅,教育在壹定階段之後需要追求教育的優雅。甚至追求高考升學率也是無法回避的事情,正如李希校長所說:“優雅地對待高考,不為高考,打贏高考。”這種教育壹定是“美好的教育”。

3.基於對教育本質的深入探究

教育的本質是什麽?用最簡單的話來回答,就是培養誰,怎麽培養人。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時代和社會對教育本質問題的回答,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從真善美維度的立體解讀。其實,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真善美都是人類的基本追求,當然也是終極追求。與真善美相比,美屬於不同的維度,有壹定的隸屬關系。美是建立在真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善的基礎上的,這屬於壹種很高的概念,即追求美是壹種很高的追求。而源於美的“美教”也是教育中的壹種高追求。回過頭來看,教育的本質用“美麗的教育”來解釋,就是教育應用“美麗的教育”來培養“美麗的新人”

4.基於學校文化的進壹步提升

我們學校起源於鄭文書院1890。在這裏,“鄭文”不僅是學校歷史的源頭,也是學校文化的源頭。壹方面,從劉海粟老師在這裏的授課,到國旗設計師曾、北京奧運會祥雲火炬設計師蔡曉等的培訓。,寧海中學“美育”的歷史輝煌全部綻放。另壹方面,學校藝術教育以崇高的理念堅持“大藝術為內容,大課堂為載體,大寫意為過程”。因此,著眼於改變學生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推進“美育”的教育主題是以進壹步弘揚學校文化為基礎的。

第三,我們如何實踐“美育”

美的教育在於把“理念”變成“信念”,把“信念”變成“行動”,在行動中展現“教育之美”,在行動中培養“美麗新人”。

1.樹立“美育”的核心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核心理念是理念的本源和靈魂。實施“美育”應確立為學校的核心理念。使之成為主導學校的教育主題,成為師生熟悉的橫幅標語,成為大家自覺遵循的行為導向。

尊重科學,尊重道德,尊重對方。徐遲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說:“我們到那邊去看看,那裏好像有美麗的白鶴在飛舞。”“美的教育”尊崇科學和道德,追求更遙遠、更終極的理想和彼岸的美。

註重對話、平等和尊重。平等對待他人,充分肯定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價值,是“美教”所倡導的壹種素養和品格約翰?高爾斯華綏說:“人們受到的震撼是不同的:有的在脊柱上,有的在神經上,有的在道德情感上,最強烈、最持久的是在個人尊嚴上。”

崇尚自由、創造和快樂。“美的教育”必須倡導自由和創造,因為自由的思想和創造精神能給人以心靈上的愉悅,這正是“美的教育”所追求的。

看重精致,品味,品質。“美麗教育”看重教育的品位和質量,達到精致的程度。正如香奈兒在描述《香奈兒》時所說:“任何美過怪異的東西都是香奈兒。香奈兒只會逃離最新的熱潮。因為它們都表現出平庸和嘩眾取寵,而這些東西無論如何都很難達到——簡單和優雅。”

2.確定“美育”的實施原則

“以美為本”如果把教育理解為壹個生命體,那麽這個生命體應該是充滿自由、和諧、熱情、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同時也是精致、優雅甚至高貴的。這樣以美為導向的“美教育”才是真正的美。當然,“美的教育”並不反對回歸自然,因為真實也是壹種美,同時回歸自然也要求其外在形式和內在修養的美。

“將美確立為壹個過程”。如果把教育理解為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那麽這個過程需要美來浸潤。因為教育的過程不僅僅是掌握壹系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更是時刻和感受的過程,讓每壹個時刻都充滿美好的浸潤,讓師生都有美好的感受,進而健康成長,不斷提高生活的品位和質量。

“創造美是境界”。如果把教育理解為某種取向下的教育行為,那麽這種行為就應該以美為境界。因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求真、崇善,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走向美。只有這樣,教育才是完整的,完美的。

3.實施“美育”的路徑與策略

創造壹個“優美的環境”。不可否認,精致的形式及其所需要的優美的環境和氛圍,對“美麗教育”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追求和旨趣“美的教育”的學校,對美的要求體現在校園景觀、教室布局、師生服飾、行為語言等方面,讓人沈浸其中,深受美的洗禮。同時,各種儀式(如晨會升旗儀式、成人宣誓儀式、畢業典禮等。)都講究儀式的精致,以精致打造“美教”。我校藝術氛圍濃厚:校園裏有壹座“花之舞”的標誌性雕塑,所有教室前都掛著學生的畫,校園圍墻內有學生自己畫的壁畫,藝術教室前掛著學生藝術素描的獲獎作品。“藝術花園”展示了大量著名畫家、教師和學生的優秀作品,力求以形式上的精致之美來激發學生的美好心境。

實施“美的教學”。學校初步探索出壹種以“創造教學”為主題的非物質課堂教學模式——創造教學。其步驟是“觀察聯想——形成意象——創意表現——創意展示——創意拓展”。“觀察與聯想”引導學生感知現象,引起興趣,激發聯想,在積極參與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掌握物體的主要形態特征;“形成意象”是讓學生在對物體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初步的意象,發展空間思維能力;“創造性表達”是指在對對象理解的基礎上,根據這個形象進行創造性的想象和重構,以改變觀念、聯系延伸、發散思維、轉化遷移,以拓展、升華和深化學生的形象思維,形成新的觀念,豐富視覺和觸覺體驗,學以致用,對外創新;“創意展”是通過展示設計展示自己的創意作品,並向對方介紹自己的想法,從而產生自己的審美體驗,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從而獲得藝術學習和創作的快樂和滿足感;“創造性拓展”是將獲得的創造性經驗和成果轉化為對知識的再探索和再發現。

建構壹個“美的歷程”。實施“美的教育”,就要讓藝術在學校裏無處不在。每壹個場景,每壹次活動,每壹節課,師生的每壹個動作,每壹種語言,每壹種形式,都有藝術元素。當“美的教育”被演繹到藝術層面,就成了壹種近乎完美的人類產物,可以被大多數人認可和驚嘆。讓美滲透到學校各個學科的教學中,除了設置結構相對合理的藝術課程外,還要開發美的校本課程,讓藝術校本課程的實施成為提高學生生活質量的重要載體。

培養“美的老師”。學校建立了鼓樓區特級教師郭啟俊、盧長根研習班,規劃明確,培訓措施到位。學校承擔了《高中美術校本課程質量提升》的研究工作,是全省唯壹的教育規劃藝術國家級專題。承擔全省美術教師培訓任務,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審美素養。

形成“美好文化”。“美育”需要它生長的土壤。這個土壤就是實施“美育”的主體、客體和媒介必須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才能在其上生長“美育”。“美的教育”強調概念意義的建構。需要學生在“美育”的影響下肩負起社會文明和人類進步的重任,為主體的自由發展奠定基礎。特別是要註重理念的頂層設計。在頂層思考和意義探索的基礎上,用同樣頂層和極致的“美育”來指導和提煉學校文化發展的戰略綱要。

今年,我們通過實施“美育”,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學校連續五年獲得江蘇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壹等獎和南京市教育發展評價最高獎。現在,“美的教育”已經成為我們學校教育的圖騰,成為追求教育彼岸過程中的必然選擇!

(郭啟俊,南京寧海中學,210021)

人物傳記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壹名校長的基本素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領導教學、發展教師、領導科研和創造文化。但這只是壹個普遍的要求和評價標準。壹個校長要想超越平庸,追求卓越,就必須對教育、社會、人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執著的追求。追求“美麗的教育”是郭啟俊的教育夢想,這也賦予了他獨特的生活背景。

2006年,江蘇省第壹批教授級高級中學教師開始評優,郭啟俊成為南京市唯壹的數學老師。面對別人的祝賀,郭啟俊深知,從特級教師到教授級高級中學教師的轉變,不僅僅意味著職稱的改變,更意味著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的改變,從而更明白自己對人生的夢想、堅持和期待。

因此,他沒有退縮。2007年江蘇省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程評優活動在靖江市舉行。比賽結束後,江蘇省教研室安排了兩名特級教師給獲獎教師上示範課,郭啟俊是其中之壹。郭啟俊下課後,很多數學同事感慨:“原來數學課也可以潑水,也可以激情澎湃!”2010第23期《人民教育》刊登了郭啟俊的壹篇題為《我國基礎數學教育的不足與出路》的文章,直面我國當前基礎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建議。文章壹經發表,便引起了熱議。有網友直言“不誇張的話,這樣的文章是10年來少有的敢於直面問題的文章!”“今天終於有了穿皇帝新衣的小男孩了!感謝郭校長!”

作為江蘇省中學數學特級教師和江蘇省首批中學高級數學教師,郭啟俊從未停止對“數學美”的追求。在郭啟俊看來,被稱為人類思維體操的數學是美的。因為美學鼻祖畢達哥拉斯早就說過:“數是宇宙的本源,美是數的和諧。”郭啟俊認為:“如果妳不理解極簡主義的流派風格,即把復雜的形狀簡化成最簡單的樣子,那麽妳在解釋數學中的簡單之美時就會缺乏自信、旁證和認同。”以及“不壹定對稱的就是美的,不對稱也可能有美的規律;抽象的不壹定美,具體的通常更美;不壹定準確的才是美,模糊和近似可能更有美感。”數學之美屬於科學之美,應該是現代之美,整體之美,終極之美。

“數學之美”為什麽會表現出來?郭啟俊認為,美不是弧的對象,而是人與刺激的相互作用過程,它與人的需要得到滿足時的精神狀態有關。在教育過程中,要始終把提高數學美感作為壹種價值取向,作為壹種影響師生生活方式和生命存在的策略。堅持創設美的情境,增強美的參與,增強美的感受。

作為壹所國家示範性高中的校長,郭啟俊認為“校長的身體永遠走在教師的前面”。南京寧海中學1890源於鄭文書院。郭啟俊校長總結了學校的發展歷史,提出“鄭文”不僅是學校的歷史之源,也是學校的文化之源和發展主線。他大聲提出壹個命題:“‘鄭文教育’就是‘美育’”。壹方面,郭啟俊校長提出學校的“藝術教育”要從“小藝術”向“大藝術”轉變,即堅持“大藝術為內容、大課堂為載體、大寫意為過程”,旨在改變學生的生活態度,提升學生的生活品質;另壹方面,郭啟俊主席提出,經過從“藝術教育”到“藝術教育”、從“藝術教育”到“美育”的探索,必須提升到“美育”的高度,高舉“美育”的主題。

就這樣,郭啟俊在冷漠與寧靜中壹步壹步穩步前行,努力成為“美麗教育”的使者。

字符文件

郭啟俊,江蘇省南京市寧海中學校長。1995被表彰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998被評為高級中學教師,2004年被評為南通市名校長,2005年被評為高中數學特級教師,同年被評為全國百佳明星校長,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教授級高級中學教師和科技帶頭人,2007年被評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