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緩慢發展階段(1983之前)
這壹階段始於20世紀70年代,少數企事業單位單壹會計業務的計算機化。計算機技術應用會計的範圍很窄,涉及的業務也很單壹,最常見的就是工資核算的電算化。
現階段,由於會計電算化人才缺乏,計算機硬件價格昂貴,軟件本地化不理想,會計電算化沒有得到高度重視。因此,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相對緩慢。
2.自發發展階段(1983 1987)
從1983下半年開始,全國出現了計算機應用的火爆期,微型計算機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但由於電子計算機應用經驗不足,理論準備和人員培訓不足,管理水平跟不上,
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存在許多盲目的低水平重復開發現象,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3.普及提高階段(1987至今)
在這個階段,專註於會計軟件開發和運營的專業公司層出不窮,業務發展迅速,逐漸形成了會計軟件產業。由於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和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限制,會計電算化的演進是多態的。
可以說,我國會計電算化的演進過程是:從單壹的數據處理到計算機的綜合應用和會計信息系統的建立;從計算機處理和手工操作並行,到擺脫手工記賬,由計算機獨立操作完成記賬,
會計和報銷的過程;從應用計算機對企業內部會計信息進行處理,到用計算機匯總和報送會計報表,為國家宏觀經濟提供可靠會計信息的過程;從最初采用原始軟件開發方法開始,
運用現代軟件工程方法開發會計軟件的過程;從單個家庭開發會計軟件,到建立專門機構,集中專門人員,開發通用化、商品化的會計軟件。
擴展數據
國外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1.電子計算機於1946年誕生於美國,50年代被壹些工業化國家用於會計領域。1954 10,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首次在計算機上計算員工工資,引起會計處理技術的變革。
2.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隨著電子計算機對會計數據的全面處理,以及系統地提供經濟分析和決策所需的會計信息,手工記賬系統被計算機化的信息系統所取代。
這壹時期會計電算化的特點是,電子計算機幾乎完成了手工記賬系統的全部業務,打破了手工模式下的壹些常規結構,更加註重數據的綜合處理,加強了內部管理。
3.20世紀7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應用,形成了利用電子計算機的管理信息系統。電子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得到充分應用,各功能系統可以享用存儲在計算機上的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數據庫。
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已經成為管理信息系統的壹部分,企業和公司的最高決策也依靠計算機系統提供的信息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20世紀8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量微型計算機出現並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家庭。信息革命逐漸成為新技術革命的主要標誌和核心內容,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微型計算機不僅受到大中型企業的歡迎,也受到小型企業的青睞。
它促使各部門將小型機和微型計算機的通訊線路連接起來,形成計算機網絡,提高了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取代了大型電子計算機。
5.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也呈現出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普及的趨勢。美國在該領域達到了較高的發展階段,壹直處於國際最高水平。美國會計軟件的應用也很普及。
百度百科-會計電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