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幼兒園如何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

幼兒園如何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

幼兒園如何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2009年3月29日,山西省陽泉市壹所幼兒園。

禮儀是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重要潤滑劑,體現了壹個人的修養和內涵,逐漸成為社會思想道德建設和職業道德的基礎。嬰幼兒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銳地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是良好行為形成的關鍵期。禮儀作為國際社會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壹生的發展,特別是對其個性、社會性和道德品質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2007年,我園向中央教科所申請課題“幼兒園如何進行幼兒禮儀教育”。項目獲批後,我們根據《兒童禮儀》教材,結合兒童特點,進行了綜合分析,分別融入環境熏陶、教育活動、主題活動、情境活動、親子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壹,積極利用環境教育的自然作用習得禮儀。

幼兒園是孩子們主要的社交場所。我們首先培養老師懂禮儀,要求老師言行舉止符合禮儀規範,為孩子和家長做出表率,積極為孩子創造養成良好行為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努力向孩子灌輸禮儀教育。幼兒園專門設立了“幼兒八榮八恥”專欄、“我是文明市民”展區、教職工禮儀守則、學齡前兒童道德行為守則等。幼兒園的每壹個設施和場所旁邊都有溫馨提示。比如,走上樓梯,孩子會看到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話:“不要學螃蟹,不要學猴子,要學小貓。”在每壹個衛生間,妳都會看到用幼稚的語言寫的教育提示,比如“別讓水龍頭流眼淚”“節約用水,做個好寶寶”。操場上有:“我對花草點頭微笑”“我給垃圾找個家”“大家壹起努力讓家變得更好”。這些話更像是孩子的壹面鏡子,時刻督促和提醒孩子從小就要“文明”。

“環境教育”對幼兒禮儀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我園全體教師、幼兒和家長接觸到了濃厚的禮儀教育氛圍。

第二,積極利用教育教學活動的主渠道作用滲透禮儀。

日常生活中的每壹個環節都可以也應該是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的機會。

早早來到園裏,老師領著孩子關心今天不開心不開心的孩子,“關心”在這裏升起;開飯的時候,“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孩子們明白了謙遜是壹種快樂的享受;集體慶祝孩子生日的時候,暖暖的愛讓孩子覺得快樂在分享的時候會重復;玩遊戲時,孩子學會了等待和輪流。文明和規則讓孩子明白自律是壹種美德。在自由活動中,孩子難免會違反規則,及時組織大家討論“事件”並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讓孩子摒棄原有的不良行為習慣,體驗良好舉止帶來的快樂。比如大壹的徐雅茹,總是第壹個比孩子們先到園裏。有壹天,我看見她拉著媽媽氣喘籲籲地往教室走,臉上露出不悅。我把她攬在懷裏,在她耳邊輕聲說:“雅如,怎麽了?”妳今天為什麽不開心?妳願意告訴老師嗎?”只見雅茹低著頭,好像眼淚還在眼眶裏,喃喃地說:“我遲到了五分鐘。妳把所有的小椅子放好。今天我幫不了妳...“聽著孩子感人的話語,壹股暖流湧過我的全身。多可愛的孩子啊!她每天第壹個來園裏,就是為了幫老師搭個小椅子,表達對孩子和老師的愛。她“愛勞動”、“尊師”、“愛同伴”的良好行為,是我們禮儀教育的結果。在這種充滿愛的氛圍中,孩子良好的舉止和行為逐漸養成。他們互相“比較”誰幫助別人多,誰關心別人多,誰表現好。大家都在爭做“禮儀小模範”,幼兒園裏壹片“幸福”的和諧景象。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將禮儀教育與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個領域的遊戲相結合,將理性的說教變成感性的趣味活動。孩子們在小熊請客中懂得了朋友的感受,在小豬清潔中懂得了朋友的執著,在小羊過橋中懂得了文明謙遜,懂得了保護資源的重要性等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堅持把培養幼兒文明禮貌習慣的標準放在重要位置,註重引導幼兒學習、生活、交往的方式和習慣。以平時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為切入點,通過強化訓練,讓幼兒文明禮儀的行為準則落到了實際生活中,真正讓禮儀教育有了實效。

第三,積極利用主題活動教育的參與作用,了解禮儀。

多年來,我園堅持以主題活動的形式貫穿教育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我們在第二次全國實施綱要經驗交流會上進行了交流。2007年,“幼兒園如何進行禮儀教育”項目經中央教科所批準後,禮儀教育被納入主題活動範疇。主題活動是通過預設和生成的有機結合,幼兒園和家庭的有機結合,激發和幫助幼兒理解和執行禮儀。

比如小班裏有主題活動,比如“我愛幼兒園”“親親全家”“我會整理玩具”“我們講衛生”。中產階級有“和同齡人玩”“做好自己的事情”“爭做文明好寶寶”“爸爸媽媽真能幹”“表揚好寶寶”。在有“學會合作交流”、“我長大了”、“不同職業的人”、“大中國人”等主題活動時,幼兒、家長、老師積極參與,互動交流,讓禮儀教育走進幼兒園、家庭,走進每壹個孩子、家長、老師的心裏。孩子們在參與主題活動的實踐中,改掉了獨斷、霸道、粗暴、自私等缺點,成為了文明、禮貌、守信、尊重長輩、善於交際的好寶寶。

第四,積極利用情景模式遊戲的實際作用來練習禮儀。

禮儀教育的過程既是壹個認識的過程,也是壹個實踐的過程。根據教育目標,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每周有計劃地組織壹次專項文明禮儀活動,如“在園如家”、“做客待客”、“參加晚會”等豐富的教育教學形式,讓孩子們投入到豐富多彩的情景表演中,比壹比,看壹看,看壹看。

第五,積極利用親子活動的長期作用,強化禮儀。

幼兒禮儀是幼兒在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活動中必須遵守的簡單行為準則。是幫助孩子了解禮儀知識,學習禮儀言行,增加禮儀體驗,通過多種形式讓孩子近距離接觸禮儀的有效手段。兒童禮儀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長和社會的參與。為此,我園組織的課題組成員創造了“親子禮儀操”,家長和孩子表示每天早來園、早回家都可以遵循,於是禮儀教育走進了千家萬戶,發揮了社會禮儀教育的作用。

我們園不僅註重園內禮儀教育,還和家長壹起研究如何處理禮儀問題,比如:“小孩子不知道怎麽和人打招呼。”首先,見面之前壹定要告訴孩子“以後會和誰見面”、“怎麽稱呼”、“說什麽”,讓孩子有心理準備,甚至先練習壹下。見面的時候,要把時間留給孩子,而不是大人忙著說話。突然發現孩子還沒打招呼,我們就急著催,結果越鬧越大。父母應該做的是鼓勵他說出自己之前練過的東西。如果他真的很害羞,有壹段時間怯場了,就讓孩子點頭微笑。當妳回到家,妳應該強烈贊賞妳的孩子今天所做的事情。比如“妳今天跟隔壁爺爺奶奶打招呼了,妳做得很好。”其實孩子很聰明。當他發現“嘴甜”能讓大家開心,能得到回報,他就會很樂意去做。同樣:“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怎麽辦?”“怎麽帶孩子參加聚會”“大人說話孩子該怎麽辦”等等。

總之,禮儀教育蘊含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於孩子學習的每時每刻。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可以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新形象,形成良好的禮儀氛圍,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和培養幼兒全面和諧均衡發展。

古人雲:“不學禮儀,不能立,無禮,不能生。”。無禮則不成功,無禮則不安。"

如何培養孩子的禮儀教育?兒童禮儀教育不是壹朝壹夕可以培養出來的,需要長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和引導。我園選擇世紀萬成教育國學課程,不僅背誦學習《三紫晶》、《弟子規》等經典書籍,還將國學中的禮儀道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幼兒入園、用餐、休息、活動、學習等日常生活。禮儀教育可以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每壹個環節,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規則和禮儀。

通過故事和漫畫來教孩子,采用寓教於樂的方法。孩子們可能不明白妳給他們講的每壹件事,但是如果妳給他們講故事,他們會記得更清楚。

研究表明,3-6歲不僅是兒童認知發展的關鍵期,也是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很多家庭和幼兒園都非常重視孩子的禮儀教育。為了培養懂禮儀、愛禮儀、守禮儀的孩子,應該采取哪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壹、故事說明幼兒園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時,可以根據教育內容設計生動的生活場景,通過生動描述兩個小夥伴在生活中不同表現的小故事,讓孩子身臨其境,吸引他們的學習興趣。二、幼兒教師和家長的對比分析可以引導幼兒在講故事後,將正反兩個案例進行對比,分清,讓幼兒清楚地明白什麽是得體的、社會認可的言行,什麽是不得體的、社會不認可的言行,從而獲得正確的禮儀認知,並留下深刻印象。三、角色扮演幼兒教師和家長可以引導幼兒明辨是非,讓幼兒分別扮演兩種不同的角色,體驗同理心,產生榮譽感和對禮儀的熱愛。四、生活的滲透孩子學習掌握禮儀常識,是為了在人際交往中運用,也就是說,養成良好的禮儀和習慣。孩子學習禮儀知識,並轉化為禮儀行為能力。只有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他們才能建立穩定的動態刻板印象,並反復強化,形成自然的禮儀習慣。幼兒的家長和老師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掌握禮儀常識,還可以通過講故事、對比分析、角色扮演、生活滲透等方式,讓幼兒產生榮譽感和對禮儀的熱愛。也能自覺踐行禮儀規範,形成文明禮儀的良好習慣,成為壹個懂禮儀、愛禮儀、行禮儀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