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戲又稱“葛佳戲”、“九角戲”、“大盤戲”、“土板戲”,發源於福建泉州[1]。它最初起源於明末清初在閩南農村舉行的壹次裝扮梁山好漢、表演武術技藝的盛裝遊行。是閩南各種劇種中播出區域最廣、觀眾人數最多的地方戲。它的足跡遍布泉州、廈門、漳州、臺灣省等閩語區,也傳播到華僑聚居的南洋。
高甲戲的劇目可分為大氣劇(宮廷劇、武俠劇)、繡房劇、醜劇三類,武俠劇、醜劇、公案劇居多,聖旦劇最少。傳統劇目有900多部,大部分來源於京劇、木偶戲、木偶戲,少數吸收了梨園戲,還有壹些是藝術家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本來只有生、旦、醜,後來加了網、糊、外、端、北(網)、雜兩種顏色,讓演員可以跟著劇情走。唱歌也比較自由,沒有壹定的舞臺,表演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用的是“南曲”、“布袋戲”和民間小調,而南曲是主旋律。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可分為文學和軍樂兩種。伴奏樂器主要是管樂和嗩吶(解放後主要是琵琶),此外還有笛子、二弦和三弦。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中的“拳”、“長錘”、“驟風”相同,但“三通”、“出將”與京劇中的不同。雙鈴、響鈴燈等。被添加到醜陋的場景或輕松的場景中。解放後,1951成立泉州通俗劇社(1957改為泉州高家戲班),1954參加華東戲曲展演,《過桃花》《掃秦》獲劇本獎、表演獎。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被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