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名“成都”,簡稱“蓉”。又名“少城”,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十大城市之壹。現為四川省行政中心,副省級城市,西南地區中心城市,西南地區商貿、科技、通訊、文化、教育、交通中心,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新試驗區。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是中國發展最早、持續繁榮時間最長的城市之壹,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成都,史料詳實,始建於316年前,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根據金沙遺址等考古發現,3200多年來,成都壹直是高度發達的城市聚落。2010年,成都GDP達到55565438+3億,全國排名第13。2007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成都成為新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7年,成都被確定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中國最佳商業城市。2009年,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稱號。2010年,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稱號,正式批準成都加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為中國首個“美食之都”。2010成都全力打造“中國現代田園城市”,深受成都市民支持,成效顯著。2010,在首屆低碳中國論壇年會上,成都榮獲“低碳中國貢獻城市”和“200強”稱號
成都(31)9年榮獲“最具競爭力低碳產業基地城市”榮譽稱號。2010成都在“中國城市科學發展論壇”上獲得“城市管理滿意群眾”稱號。在第六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上,成都榮獲“十大品牌會展城市”稱號。2010在中國會展業年會-博覽會主題會展策劃暨中國會展業發展論壇上,成都憑借卓越的會展設施、卓越的會展環境、卓越的會展服務,榮獲“中國會展之星最佳城市獎”。晉江
2010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成都高新區綜保區。2010年,美國權威雜誌《福布斯》發布了未來10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排名,成都位列第壹。成都歷史名人——狄國畫作品
【1】2010年榮獲“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在《商旅》最新發布的世界宜商宜居城市排名中,成都以其獨特魅力摘得桂冠。2011年7月,成都當選中國新興商業城市(11)。2011,成都天府新區建設正式啟動。2011年7月29日榮獲“中國民生成就典範城市”最高榮譽獎。2011年8月,成都獲得“最幸福城市”第二名(僅次於杭州)。在同步發布的“2011中國十大品質生活城市”中,成都位列第四(僅次於上海、杭州、濟南)。2065 438+01 9月6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文化部、國家旅遊局指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成都被評為票數僅次於北京的“中國最著名文化名城”。2011 10 10月29日,在青島“2011中國休閑城市發展綜合評價大會”上揭曉,成都、青島、杭州等十座城市被評為“最佳休閑城市”。2011 10 10月29日,中國西部高校唯壹的國家實驗室落戶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 11 18成都市新津縣興義鎮榮獲“國家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稱號。成都的古建築——譚以靜的中國畫
成都基本信息成都花芙蓉
成都的銀杏
成都市標準太陽鳥
成都區號028
成都郵政編碼610000
成都汽車牌照川a
編輯成都的這個行政區劃。
截至7月31,201,成都下轄9個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武侯區、
成都(10)溫江區、新都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1開發區(高新區)、6個縣(郫縣、雙流縣、新津縣、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4個縣級市(邛崍市)全市總面積12390平方公裏。城市範圍: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溫江區、新都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郫縣、雙流縣,面積1418平方公裏。
編輯這壹段,成都現任領導。
成都市委書記: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長黃新初:副市長葛紅林:孫平、趙小維、傅勇林、白鋼、劉仆、王忠林、謝瑞武。
編輯此地理部分
成都位於東經102 54'-104 53 ',北緯30° 05 '-31° 26 '之間,東西長192 km,南北寬166 km,陸地總面積16 km。成都建成區平均海拔500米,錦江、府河、沙河流經其中。成都地形復雜,東部有龍泉山和盆地丘陵,中部是成都平原,西部是邛崍山。最高點:廟基嶺(海拔5353米),最低點:五峰鎮(海拔378米)。東部丘陵地區龍泉山脈海拔600-1000m,植被破壞嚴重。它以東北-西南方向貫穿成都東部的龍泉驛區和金堂縣。這條山脈是成都平原和盆地丘陵的分界線。龍泉山脈以東,淺丘連綿起伏。
成都大熊貓研究基地(10張)金堂縣只有壹部分位於山脈以東的丘陵地帶。中部平原成都平原位於龍泉山和邛崍山之間,約占成都總面積的50%,海拔450-720米。它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形成的沖積扇平原。得益於杜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河網密布,土地肥沃,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區之壹。還有壹些淺丘散落在平原上,比如成都郊區的鳳凰山、磨盤山。西部山區邛崍山脈是橫斷山脈最東端的山系,自東北向西南貫穿成都西部的彭州、都江堰、大邑、崇州市和邛崍,多座山峰海拔4000米以上。該地區海拔差異巨大,地貌豐富,自然景觀豐富。
在這壹段編輯成都的氣候
成都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少。多年年平均氣溫16.2℃,年最高氣溫37.3℃,年極端最低氣溫-5.9℃,最熱月出現在7-8月,月平均氣溫25.4和25.0℃,冷月出現在65438+10月,月平均氣溫5.6℃。年總降水量918.2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別為225和229 mm。降雨量最少的月份是12和1,月降雨量分別在6 mm左右。暴雨期壹般發生在5月至9月,常年暴雨分別發生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冬季沒有嚴寒,有利於小春和畜牧業的發展。持續的大霧天氣對交通航運影響很大,冬季幹燥,照片少。雪對成都來說很少,壹年最多也就壹兩次。
編輯這壹段成都的人口,民族
人口截止9月30日2011,成都常住人口為14047625。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相比,2000年至2010年,成都市人口增加約2810,000人,增長24.93%,年均增長2.25%。成都戶籍居民11426985。成都主城區人口529.5萬人,占成都主城區人口的比例為37.7%。成都市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約922萬人,占比72.8%。民族成都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11366447)。少數民族人口60538人(回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成都市建成區、青白江區彌牟鎮、郫縣團結鎮、洪光鎮、彭州市和都江堰市。
編輯這段成都歷史
成都產地
成都歷史悠久,素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之稱。據史料記載,5世紀中葉,古蜀王國從廣都畈鄉(今雙流縣)遷都成都,建城。至於壹個著名成都的由來,據《太平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進程,以周“壹年而居,二年而成,三年而成”而得名成都。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嘗君偏愛芙蓉花,命令百姓在城墻上種植芙蓉樹。花開的時候,成都被稱為“芙蓉之城”,所以成都也被簡稱為“芙蓉之城”。2001出土的金沙遺址,將成都的歷史從公元前311提前到了公元前6165438年。
發展歷史
成都是中國西南最早開發的地區,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壹。從確切的記載來看,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而21世紀出土的金沙遺址,則將成都的建制歷史提前了(約公元前1200 ~ 650年)。已經超過了蘇州建城的時間。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都成都,以之遷為“壹年聚,二年成市,三年成都”,定名為成都,並壹直伴隨至今。
武侯祠(12張)秦漢
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316前,秦國吞並巴蜀。前311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中國設立13州史部,在成都設立益州史部,掌管巴、蜀、廣漢、犍為。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被稱為“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決定在成都成家立業。東漢末年,柳巖任“益州牧”,從廣漢郡洛郡遷至成都,並以成都為州、郡、縣。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非常發達,有“錦官”,所以稱為“錦官城”或“錦城”。其他手工業如絲巢、絲織、鹽煮、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時期成都商業發達,秦時成都成為全國性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7.6萬,人口近40萬,成為全國六大都會之壹(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少城”是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市,這裏商品堆積如山,店鋪、攤位壹字排開。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楊雄和王寶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作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像磚和畫像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中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三,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術、印刷術發展迅速,經濟地位被稱為“陽壹夷二”(即揚州第壹,成都第二)。“蜀繡”是中國三大名繡之壹,“蜀錦”被視為貢品珍品,產量居全國之首。成都是中國木刻印刷的發源地之壹。晚唐時期,大部分印刷品來自成都。除了全國重要的菜市場和蠶桑市場,成都還有壹個“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市場。在唐代,作家雲集成都,李白、杜甫、王波、陸、高適、、薛濤、李商隱、陶勇、康舒等大詩人都曾在成都短期居住。到了唐代,成都發展了開漠河池、百花潭等旅遊景點。貞觀年間,在城北建有建元寺。唐朝時期改名昭覺寺,被稱為“川西第壹叢林”。
宋元時期
宋元以後,成都是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宋代成都繁榮,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的規模擴大了,品種增加了。蜀錦的品種從唐代的10多種發展到宋代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飛魚、孔雀帶花、如意牡丹等新的圖案。成都每年上交的絲貨,占全國各地上交總量的70%以上。成都的造紙水平很高,唐朝朝廷曾經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籍必須用成都產的麻紙抄寫。唐宋時期,成都有專門的蠶市、藥市和花市。由於商業的發展,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在成都。北宋仁宗年間,在益州(即成都)設立官辦交子業務,由政府公開印制,發行“交子”。北宋初年,朝廷在成都設置成都府,是成都府的路政處。南宋寶佑五年(1257),元軍攻陷成都。元二十三年(1286),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設立“四川及中國其他各省”,以下簡稱“四川省”。
明清兩代
明洪武四年(1371),明軍攻克明於震在重慶建立的大夏政權,在成都設立四川承宣首席秘書,成都為都城。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壹個兒子春竹被封為蜀王,行宮就在成都,也就是現在的“皇城”。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張率軍入成都,自立為帝,稱成都西京。接著滿洲八旗進入四川,在成都與張展開激戰。清順治三年(1646),成都全城被戰火焚毀,隨後五六年荒廢,於是四川省聯社遷至保寧府閬中。康熙年間,朝廷實行“湖廣填川”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機,省會遷回成都。清代,四川外交部設在成都。皇帝還派四川總督和成都將軍到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國將軍石達開率軍入川,攻成都未果。清軍俘虜了他,把他處死在成都的壹條巷子裏。
民國時期
清三年六月(1911),成都發起護路運動。由時任四川巡撫趙爾豐引發的“成都血案”,引發了民眾起義,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貢獻。165438年10月27日,立憲派蒲殿軍宣布四川獨立,成立達汗軍政府,任總督。民國元年(1912),12年3月,成都軍政府與重慶蜀軍政府合並為四川軍政府,尹為大都督,張佩玨為副都督。民國十壹年(1922),市籌備處更名為市公署。這壹時期,四川大學、華西聯合大學等壹些現代教育機構在成都成立。民國十七年(1928),市公署正式改為市政府,國民政府將成都設為省轄市,繼續作為四川省省會。由於川軍派系混亂,從民國元年(1912)到民國二十二年(1933),成都陷入了長時間的軍閥鬥爭。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中國沿海各類工礦企業、大學、文化團體遷至四川,四川省會成都成為中國大後方。比如,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陸軍軍事學院)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遷至成都北校場,直到國民黨戰敗撤出大陸才改址,歷時11年。除了短期培訓課程外,10名學生從成都畢業,這是該校在內地培訓學生人數最多的壹次。再如南京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山東齊魯大學、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畜牧獸醫系在1938左右遷至成都花溪壩,花溪壩被稱為大後方的“天堂”。民國33年(1944)6月,轟炸日本本土的美國飛機從成都及附近幾個機場出發,出擊900余架次,為抗日戰爭做出了突出貢獻。民國三十八年(1949),內戰末期,國民政府從重慶遷至成都,後遷至臺北,撤銷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壹直是四川省的省會。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單列為國家計劃,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成為全國14計劃單列市之壹(1993年國務院撤銷省會城市計劃單列);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通知(中編[1994]1號),成都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編輯此段為成都史上第壹
建於公元前256年並壹直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公元前61年開采了林瓊的深井天然氣,用於制鹽、做飯和照明。金淑,又稱“錦繡緞”,是世界上發明最早的錦緞產品,興盛於成都。東漢時期的腳踏織錦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布機。漢代的成都是世界漆器技術的中心,也是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唐朝時,成都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的城市。成都邊賈《達拉尼咒》、西川氏《金剛經》殘頁、成都範尚《家歷》殘頁是世界現存最早的版畫。
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實驗室(2件)北宋時期,成都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政府在成都設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服務處”。公元前256年,蜀郡知府李冰做了壹份《都江堰水規》的調查,這是中國最早的草案。蜀郡知府文翁在成都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學“文翁詩詩”。漢賦四大家中的成都人司馬相如和楊雄奠定了漢賦的基礎。公元348年至354年,東晉常渠編纂了中國最早的地方誌《華陽國誌》。蜀國已故的統治者孟嘗君親自書寫了中國第壹副春聯“豐年納玉清”。成都畫家黃泉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雍容華貴的蜀中丹青皇後孟暢創建了“翰林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趙崇左編著了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字集後,1082年左右,北宋名醫唐慎微編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典。
在這壹段編輯成都的綜合實力
成都市人民政府將成都定位為中西部地區綜合實力最強、人居環境最好的重要中心城市。現在成都致力於打造中國中西部的金融中心,是中西部總部經濟的龍頭。
天府廣場(10張)成都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化工產業、家具鞋帽制造業、動漫傳媒產業、會展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旅遊產業等方面成就斐然。成都是國務院確定的中國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擁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200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美國、德國、法國、泰國、新加坡、韓國、巴基斯坦等9個國家在成都設立領事館,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中國最佳商業城市等稱號。分別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世界美食之都”,在蓋洛普咨詢公司開展的中國國際形象主觀調查中排名第三,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被《財富》雜誌評為2011全球最佳新興商業城市之壹。成都是唯壹獲得“中國會展名城”稱號的城市,會展規模和會展經濟位居中西部地區第壹,成為全國五大會展中心城市之壹。
編輯成都經濟這壹節
成都是重要的商業城市之壹,在華外資零售商業數量位居前列,有春熙路、羅馬城、天府廣場、新南天地、建設路、光華、紅牌樓、荷花池、磨子橋、太升路等。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文明和諧有序,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成都已初步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引擎城市和引領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565438+3億元,增長15%;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526.9億元,同口徑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4255.4億元,同比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76億元,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05元,分別增長11.7%和15.1%。這些數據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於前列,基本可以看出成都經濟的整體規模和良好的發展態勢。成都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創業環境最佳、人居環境最佳、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化特大中心城市,具有人居環境優越、市場輻射能力強、產業發展配套良好、基礎設施完備、金融服務完善、政府服務規範高效的比較優勢。成都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商機吸引了國內外企業的廣泛關註,企業家紛紛到成都考察投資。在實際利用外資和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方面,成都位居中西部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