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富阿姨酒店的品牌故事

富阿姨酒店的品牌故事

54歲的傅連冠阿姨是金山夏朗鎮中華村的壹名普通農民。但在很多城裏人眼裏,她是壹個不平凡的農村女人。壹位80歲的教授第壹次見面後激動地說:“妳是我小時候的農村奶奶!”"

傅阿姨因為在家裏經營“傅阿姨酒店”而出名。今年上半年以來,這樣壹個微型“農家樂”已經接待了2萬多名市民遊客,“人氣指數”明顯超過附近壹些投資數千萬元的景區。更難得的是,傅阿姨這位“創業農民”的不凡品質和追求,在當下新型農民的培育乃至整個新農村建設中,也有著不同尋常的啟蒙作用。

創業之初:努力加智慧

前不久的壹天,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傅阿姨突然接到壹個電話。對方說:“阿姨,我曾經在妳家吃過飯,今天想過來吃飯。可以嗎?”傅阿姨說“是”當然。但當被問及客人在哪裏時,這位“文先生”竟然告訴傅阿姨,自己的人還在香港,即將登上飛往上海的飛機。結果7個客人到的時候已經過了晚上11點了,傅阿姨卻馬上端上了熱騰騰的農家飯。

不怕辛苦不怕麻煩,是傅阿姨堅持多年的寶貴品質之壹。早在2005年,中國村剛剛推出鄉村旅遊,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村裏。當時餐飲接待跟不上需求。臨近中午,壹對夫婦帶著孩子四處尋找吃飯的地方,孩子餓得直叫。傅阿姨看了不忍心,就向三家招手:“妳們到我家來,我給妳們煮!”"於是,她不厭其煩地把客人帶回家,很快地從院子裏摘了壹些水果和蔬菜,很快就做了幾道美味的農家菜,讓客人們很開心。飯後,客人要錢,傅阿姨不僅堅持不收,還拿出家裏的土特產,強迫客人帶回家。

不久後,壹家三口又找到了。但是,這次從3個人變成了30個人。原來當時的客人是壹家公司的老板。他忘不了在傅阿姨家吃的飯,就和公司員工壹起來的。那天傅阿姨家缺桌椅缺人力,周圍的村民紛紛搬來自己的桌椅,主動幫忙摘菜做飯上菜。就這樣,傅阿姨開始接待遊客,遊客互相介紹後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據了解,傅阿姨酒店於2007年正式開業,當年住客900余人。到去年,客人數達到1萬多人,今年上半年,遊客數達到2萬多人。大多數客人來這裏,包括大學教授、電影明星、外國朋友等。其中至少有三分之壹是回頭客。

傅阿姨受歡迎的壹個關鍵在於,她做的菜是真正的“農家飯”。原來,傅大媽19歲愛幫村民做飯,後來在鎮上壹些企業當了20多年廚師。她做的菜早就被遠近的人認可了。為了滿足城裏人的需求,她充分挖掘了鄉下人常吃的傳統菜肴,香噴噴的香椿頭炒雞蛋、香脆的涼瓜、香噴噴的紫蘇葉炒田螺、香噴噴的骨玉米湯等。她還用各種小吃招待遊客,包括豆沙芯的方形蛋糕、芝麻餡的眉毛餃子、鹹菜塔餅、南瓜餅、冰凍利口酒等等。有的遊客回去後,還專門打電話訂購大量豆沙丁等零食,供親戚品嘗。

而且這些飯菜的原料多取自農民種植的“生態蔬菜”,純天然,季節性強。為此,傅阿姨在自己的房前屋後種上了各種蔬菜水果,保證遊客壹年四季都能有新鮮的東西可以品嘗,比如她家旁邊的紅番茄、甜紅薯、甜蘆荻、香椿頭、毛豆、大白菜、甜生菜、紅扁豆、青菜瓜等。遊客越來越多,她還和別人合夥養了珍珠雞、公主雞、火雞等。在50畝林地,挖起魚塘餵養野生甲魚、甲魚等水產品,讓遊客吃到最好的原料。

傅阿姨喜歡熱鬧,喜歡忙碌,這是很多農民所缺乏的。

致富後:拒絕“狹隘”

富婆的生意紅火,讓其他村民恍然大悟。從去年開始,中國村湧現了五家農家小餐館。

但新增的小餐館開業後,卻鮮有人問津,而富婆阿姨家的遊客依然人滿為患。對此,傅阿姨並不高興,而是說:“如果大家的生意都好,就能成市,打出中國村的招牌。”於是,當另壹位遊客打電話預定座位時,傅阿姨建議他們去另壹家小飯館,並推薦了那家小飯館的紅燒肉、紅燒野鯽魚等幾個特色菜。於是,客人們就去隔壁的小餐館試了試。可是過了壹段時間,隔壁的幾家小餐館還是很冷清,連傅阿姨都忍不住納悶。

但沒過多久,另壹家謝佳餐館也擠滿了遊客。原來是傅阿姨幫了他們壹把。店主謝明華說,傅阿姨主動來她家,對原材料的采購、菜品的搭配提出建議,還教她們不預約接待遊客的秘訣。後來她帶著壹群回頭客來到謝家,親自下廚房做飯。在傅阿姨的悉心指導下,謝佳飯店終於做出了壹桌色香味俱全、價格低廉的農家菜,逐漸得到了認可。

對於其他的農家樂餐廳,傅阿姨也是盡心幫忙。她去了每壹家農家樂餐廳,仔細觀察,發現他們的待客之道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在吸引客人方面,有的人會貶低其他酒店,說“我家房子便宜,加油,加油!””傅阿姨制止了這種不良現象。客人進門後,主人也會著急地問:“吃什麽?喝什麽?"對此,傅阿姨指出,不要想盡辦法賺錢,而要把客人當親人朋友。我們家是在頂點請客人吃小吃,不急著點,就算最後不點也沒關系。她還在另壹家餐館做服務員來演示。其中壹個秘訣是,上菜時她總是對農家菜進行生動的介紹,讓遊客更好地品嘗。她真誠地希望周圍的農家樂餐館蓬勃發展,讓更多的市民和遊客享受中國村。

同時,她還帶領其他老年村民增收致富。60歲的村民姜阿姨在她家屋後的河裏種了紅菱。結果被傅阿姨買了,壹個月賺了2000多。56歲的沈阿姨收到了傅阿姨的免費種子,種上了脆皮瓜、毛豆、大白菜等。房子的前面和後面。所有的產品都是在收獲的時候供應給傅阿姨的餐廳。據了解,周圍20多位老年農民在富婆阿姨的帶動下,發展起了“庭院經濟”,每年至少增加收入幾千元。不僅如此,傅阿姨還把特色蔬菜的種子分發到了其他村。比如山塘村10多村民種了脆瓜,友好村很多村民種了芋頭和大白菜。當付阿姨家需要產品時,他們會馬上給這些村民打電話,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上門采摘並送貨上門。

傅阿姨還為附近的錦江農家樂和農村新天地帶來了生意。很多回頭客來吃飯,傅阿姨經常幫他們在錦江農家樂訂房間。聰明的富婆阿姨還主動向那些景點的廚師推薦了壹些當地的菜肴。比如她教晉江廚師做的壹道菜叫“腌鮮肉面筋”,以前是農民經常吃的菜,很受遊客歡迎。在去年的“迎世博600天行動文明餐飲專項創建活動”和首屆上海烹飪大賽中,傅阿姨的菜也獲得了金獎。對此,傅阿姨說出了心裏話,她推廣這道菜也是有目的的,就是希望把農民家庭的鹹菜原料全部賣出去,讓他們增加收入。此外,她開發的許多農家菜也大大“提升”了農民種植的蠶豆、茄子、香椿等壹級原料。

精神魅力:不僅僅是“簡單”

有錢的大媽們家大多是“回頭客”,有的遊客甚至來過60多次。在他們看來,吸引人的不僅僅是傅阿姨做的美食,更是傅阿姨獨特的精神魅力。

在很多人看來,農民壹旦開始從事商業經營,淳樸的味道就消失了。但遊客們在富婆身上看到了久違的單純和熱情。前不久,壹群遊客在她家吃完飯後,直接遞給傅阿姨1000元,問:“夠不夠?”傅阿姨趕緊說:“太多了,太多了。”最後雙方推來推去,傅阿姨只收了450元。據了解,遊客每次吃完飯,都會被傅阿姨報出的價格震驚:太低了。所以,每次都上演“推錢左右”的壹幕。如果遊客堅持要多給錢,傅阿姨總是趕緊從家裏收集壹堆土特產讓遊客帶回家。對於生意,她從來不“挑三揀四”。很多遊客並不富裕,往往只用5元錢點餐。傅阿姨也熱情接待他們,讓他們吃好。去年她家壹下子接待了86名失足少年,訂餐標準是“每人10元”。但看到孩子們狼吞虎咽的樣子,傅阿姨壹次次主動增加飯菜供應,即使最後虧了500元,她也不後悔。

不少市民也找回了“童年奶奶”的記憶。現在很多市民帶著孩子回來,孩子經常在遠處的富婆阿姨那裏叫“奶奶”。這是因為有錢的阿姨對待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壹樣。客人壹到,她就端上家裏的各種小吃,花生、方餅、脆瓜、紅菱。熟悉的客人要走了,她趕緊去院子裏收了些蔬果,熱情地放到客人的車上,把客人送到路口。如今,很多客人再打電話時,都有壹個暗號:“阿姨,我就是那天在玄關給我送西瓜的客人……”還有人自稱“我是大白菜”“我是脆瓜”。去年傅大媽免費贈送了65438+10萬多的甜蘆粟,洪玲也有近2000斤。遊客在吃飯的時候,傅阿姨也時不時和他們互動。有遊客打電話要炸脆皮瓜,她馬上和客人壹起去院子裏挑壹個脆皮瓜,然後很快就端上來壹盆綠色的炸脆皮瓜。壹鍋香椿頭炒雞蛋端上來,阿姨會指著外面的壹棵大樹說“香椿就來自那棵樹”。有遊客好奇,她會馬上折壹根樹枝,邀請遊客品嘗“鮮香椿頭”...傅阿姨懂得如何為城裏人“找回”鄉村夢。

但傅阿姨不僅僅是農民的淳樸,更是將“城市文明”傳遍全村。起初,當地村民不習慣鄉村旅遊帶來的變化,不願意“讓出”地方在村裏修路;遊客想在自家院子裏買菜,也斷然拒絕:“不,不,是給兔子吃的。”對於這些,富婆阿姨總是好心的勸他們,自己給他們看。看到村民在屋前亂丟垃圾,傅阿姨看不下去了。她壹次次上門勸說:“村裏的遊客越來越多,外地人也越來越多。如果他們看到這壹團亂,不僅丟了我們夏朗鎮的臉,也丟了中國人的臉。”壹開始也有農民說:“我們又不是城裏人,幹嘛要這麽幹凈?”但現在,隨著村子越來越漂亮,大多數人都不好意思再“邋遢”了。平時在村裏散步,傅阿姨會撿煙頭、餐巾紙等。隨時趴在地上。現在她7歲的孫子也愛上撿垃圾,莫名其妙地問:“奶奶,為什麽人們總是亂扔垃圾?”

最近傅阿姨還參加了市裏的“管家”和“巧手”培訓班,成為了壹名優秀學員。回來後,她成了村裏的“文明大使”。她告訴村民,給遊客指路時,不要把壹個手指往前戳,要把手掌往前伸;給客人倒水時,不能“左倒右倒”,要按正確的方向依次倒水。當妳看到外國遊客時,妳不應該叉腰站著,而是揮手打招呼。上海世博會馬上就要舉行了,肯定會有更多的外國遊客來中國村。因此,傅阿姨還打算學習常用英語口語,以便更好地招待外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