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北流經濟發展

北流經濟發展

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北流市爭取中央新增投資項目資金3億多元,成為廣西新增投資項目資金較多的縣(市)。2005年至2010年,新開工項目1721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7514億元,是“十五”時期的4.71倍,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海螺、嘉信電子、興昂鞋業、三環工藝陶瓷等壹批投資上億元的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洛湛鐵路和岑興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結束了北流沒有鐵路和高速公路的歷史。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發展動力不斷增強。這是本市歷史上重大建設項目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時期。

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1876億元,增長15.3%;財政收入7.43億元,增長17.4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0654.38億元,增長50.89%;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07億元,增長20.25%;外貿出口1.5億美元,外貿出口繼續突破1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1元,增長12.20%;農民人均純收入4916元,增長9.26%;金融機構新增貸款6543.8+0.503億元,增長2504.38+0%。GDP、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增速是“十壹五”以來的最大增幅。

全市生產總值從2005年的63.49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65.438+0.5331億元,年均增長65.438+0.45%。財政收入從4.52億元增加到9.06億元,年均增長1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21.38億元增加到1.001.8億元,年均增長36.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30億元增長到45654.38+0億元,年均增長654.38+0%。與2005年相比,2010年翻了12倍,即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倍,人均生產總值增長1.2倍,財政收入增長1倍,工業增加值增長1.7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倍,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增長1.3倍,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1.6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增長1.1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3倍。2011,北流市三次產業比重優化為14: 58: 28,產業優勢地位優勢更加明顯。概況

北流農業發達,以創匯和加工農業為主。2009年,全市水果83萬畝,其中90%為名優水果。加快發展以牛產品為突破口的水產畜牧業。壹些新型高效農業生產模式得到成功實踐。以沼氣池為紐帶的農村生態家園建設發展迅速,已成為廣西乃至全國的典型示範工程。

北流是國家糧食生產基地、商品糧基地和荔枝生產基地,有優質雜糧、荔枝、龍眼、葡萄幹、八角、香菇、奶水牛、三黃雞、優質車前草、中藥材和無公害蔬菜等。其農業優勢產品馳名中外,水稻免耕拋秧面積居全國縣(市)之首,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被自治區農業廳認定為廣西第壹。全市發展農業企業1100多家,其中年產值超過10萬元的有25家,自治區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2005年的30.32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46.03億元,年均增長4.12%。土地進壹步集中規模經營,全市流轉耕地面積654.38+002.5萬畝,占承包土地面積的23.02%。建成了無公害蔬菜、優質葡萄幹、香蕉、奶水牛等壹批特色農業基地。梁婷集團、永旺合作社、肇州樹脂廠等數十家農業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榆林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由3家增加到11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由1家增加到5家。該市被評為全國生豬轉移大縣、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廣西首家無公害百香果生產基地,奶牛、水產被評為自治區新興產業。

北流市重點推進國家糧食高產創建示範工程、現代農業水稻工程、超級稻推廣增糧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五大重點工程建設;農業產業化、種養結合加快,農業種植規模化生產向更高水平提升。2011新增農業龍頭企業4家,榆林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增至16家,有效增強了帶動群眾致富的能力。

農業

北流是壹個綜合農業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農業資源豐富。解放前,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業生產水平低下。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帶領農民改變生產關系,努力發展農業生產。1950至1990,縣財政使用3587.9萬元支持種植,發放農貸23624.6萬元。動員全縣幹部群眾大力興修農田水利工程,積極推廣高產良種和農業新技術,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1990,農業總產值2.53億元(1980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9.76%;糧食總產量和農業產值分別是1949的4.59倍和7.27倍。

從1950到1990,糧食總產量年均增長3.67%,農業總產量年均增長4.37%。1990,糧食畝產量和總產量比1978分別提高73.438+0%和65.6%;糧食總產量和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39%和3.58%。農業商品產值22865438+30萬元,商品率40.95%。農業不僅為近百萬人提供糧食,而且為80%以上的輕工業和鄉鎮企業提供原料,為出口提供貨源。農業直接或間接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16.45%,70%以上的工業產品銷往農村市場。

從1950到1990,農業生產的發展經歷了壹條曲折的道路。1958 10後,受“左”的影響,大躍進、人民公社、平均主義、瞎指揮、誇張* * *生產嚴重。經過1961的整頓和合作化,糾正了左傾錯誤,確定了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公社、大隊和生產隊,恢復了自留地,允許集體和社員搞副業,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糧食總產量比在1961。從1966到1976,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集體和個體副業被批判為“資本主義傾向”,農村商品生產遭受嚴重挫折;但農村廣大幹部群眾堅持在生產崗位上,1976糧食總產量27464.8萬公斤,比1956增長92.7%,但集體現金收入很少。65438至0979年,縣委、縣政府貫徹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精神後,認真糾正農業合作化後期以來農村工作中的錯誤,提高和放開農副產品價格,適當擴大自留地,恢復集市貿易,發展以種植、養殖為主的多種經營。1981年9月以後,該縣農村人民公社實行聯產到勞、定產到戶、統產到戶的生產責任制。1983年,糧食產量達到39747.63萬公斤,水果產量達到531.7萬公斤,農業產值達到233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0.97%、5.77%和1.03%。水稻總產量39032.5萬公斤,平均畝產824公斤,榮獲全國農業先進單位稱號。從1984到1986,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減少了水稻種植面積,由於自然災害的襲擊,糧食產量比上年略有減少,但單位面積產量仍居全區前列。1987以來,農業生產的領導進壹步加強,社會各界對農業給予了大力支持,不同層次地舉辦了農業技術培訓班,大力開展了雜交水稻高產示範和樣板活動,雜交水稻得到了廣泛種植。1989和1990,糧食連續兩年增產。1990年,全縣糧食總產量416182噸,平均畝產828公斤,初步建立了糧食穩產高產體系。7月,農業部副部長陳耀邦、劉錫庚、“異質之父”袁隆平教授視察北流縣水稻生產時說,“北流縣水稻生產已達到國家管理水平”。北流農民努力發展農業生產,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貢獻。全國農業勞動模範付達仁和地方農業勞動模範李振權是壹大批農業勞動模範的代表。

林業

北流縣歷史上森林茂密。解放前,除冷杉林外,多為天然林。境內樹木蔥郁,盛產竹子,有“梯竹無盡,北流木無盡”之說。清末民初,全縣有壹百多萬畝森林,公有林開始出現。據《北流縣誌》記載,縣內的松、杉、竹、柴除供應玉林五屬外,還分布到廣東的藤、木和信宜、連江等地。當時珍禽異獸活動頻繁,桂江航運暢通無阻。但林火不斷,高寒山區樹木屢遭凍害,樹木逐年減少。

解放後,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林業生產,設立專門機構,興辦林場,開辟林區。同時號召幹部群眾每年植樹,多次坐飛機植樹。但由於人口增長過快,林業政策多變,1958年“大鋼鐵”和“文革”的動蕩,以及1980-1983年山界林權的實施,導致多次毀林,森林損失巨大,生態失衡。上世紀70年代,桂江斷流,各種珍奇動物稀少。1985以來,縣委、縣人民政府把植樹造林恢復生態平衡作為壹件大事來抓,堅決執行森林法,嚴禁亂砍濫伐,在執行國家限額采伐政策的同時,引進各種貸款(國際貸款、開發貸款、信貸、無息貸款594.78萬元),連續三年飛播造林,達到65438。全縣森林面積1.5999萬畝,活立木蓄積量251.2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1年的22.59%提高到1年的42.92%,林業總產值(現價)32865438+。1991年成為自治區滅絕縣。

畜牧業

北流縣的傳統畜牧業以養豬、養牛、養禽為主,其次是養羊、養兔。民國35年(1946)北流縣統計匯總稱,全縣有牛461000頭,馬40匹,羊947只(1947年2094只),豬39900頭,雞221800只,鴨7只。解放後,從1950到1957,生豬數量從10200增加到1600以上,年末生豬數量從55400增加到107300。年末牛存欄由5.72萬頭增加到8.57萬頭;年末家禽數量由22.33萬只增加到1.0444萬只。

1958人民公社後,畜牧業發展緩慢,以集體飼養為主,限制私養畜禽,限量收購。1978年末,牛6.88萬頭,豬29.27萬頭。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實行經濟改革,允許多種經濟形式並存,購銷兩旺,開放自由市場,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年末全國種養專業戶1990戶,牛10.64萬頭,豬48.83萬頭,禽207.36萬只。1990年畜牧業產值4269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6.88%。從畜牧業產值結構看,生豬占69.59%,黃牛占14.34%,家禽占11.9%,其他占4.10%(按不變價格1980)。

漁業

全縣河流、池塘、水庫星羅棋布,魚類120余種。然而,由於河流汙染、流量減少和過度捕撈,河流魚類的種類和產量越來越少。據1982調查,過去河流中盛產的黃魚、鱖魚、白鱔、竹鯉等十種珍貴魚類極為稀少。再加上傳統的養殖方式,漁業發展緩慢。65438年至0949年,全縣池塘養殖水域面積4900多畝,總產量480噸。1950以後,水產養殖方法得到改進,漁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1953年,縣人民政府在農業部門配備1名幹部主管漁業。1978從農業局組建縣漁業局,配備技術幹部2名,農民技術員7名,行政幹部1名,指導全縣漁業生產。1984年8月,縣水產局和畜牧局合並為畜牧水產局,1985年6月,縣水產技術推廣站成立,定員5人,1副主任主管漁業。1990年全縣鮮魚2100噸,分別比1949和1978年增長3.38倍和4.4倍。北流縣工業歷史悠久,早在漢晉時期就開始煉銅鑄銅鼓。宋代,陶瓷業興起,但發展極為緩慢。民國初年,縣城開始出現機器生產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北流廣金電力公司和北流利民碾米機。然而,該縣的工業基礎很差。直到解放前夕,全縣只有22個小碗廠,3個陶器窯,3個小鐵鍋廠,2023個個體工業,工業總產值只有658萬元(65.438+0.980不變價,下同)。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開始發展糧食加工(碾米)、木材加工、陶瓷、造紙等工業和手工業生產。1952工業總產值794.55萬元,比1949增長20.75%。第壹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私營工業和手工業改造為社會主義,開辦全民所有制企業1家,北流縣地方國營印刷廠1家,公私合營企業9家,1957年產值12274200元,率先突破。大躍進時期,新建了北流水泥廠、銀嶺鋼鐵廠、耐火器材廠、澱粉廠、化肥廠、農藥廠,開采了王田洞、上洞、坡頭、三河等金礦和硫礦。鄉鎮還建了858個農機、農藥、化肥的原廠,工業盲目發展。後來,由於缺乏能源、原料和技術力量,這些工廠倒閉了。1962,產值只有875.39萬元。從1959到1962這五年間,年均下跌幅度為6.54%。

三年調整期(1963-1965)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恢復生產,不斷擴大規模。到1965,產值再次突破千萬元,達到14150400元。第三個五年計劃時期(1966-1970)是“文革”初期,工廠動蕩,生產下降嚴重。從1966到1969,年產值低於1965。1969工業產值1213.2萬元。四年年均遞減率為3.78%。1970漲到18229700元。四五期間(1971—1975),龍門電站於1971年完成改建,裝機容量3000千瓦,成為全縣第壹個電力基地。65438年至0972年,年產3000噸合成氨的北流氮肥廠建成投產,全縣化工產業初具規模。其他行業生產也逐步恢復發展,工業總產值1975為378965438+萬元,年均遞增1.5.76 %。1976年,新建2400 kW大村電站後,石窩油氈廠、縣松香廠、縣紫膠廠、縣茶廠、縣軋鋼廠相繼建成。從65438到0980,工業總產值達到5954萬元,年均遞增9.5%,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29.6%。1981年後,逐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經濟責任制,整頓企業,發揮水泥、氮肥、陶瓷三大優勢。同時,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全縣的工業生產出現了新的局面。1985年全縣工業企業155家,從業人員6988人。全年實現工業產值11142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34.4%,實現利潤133.3萬元,上交國家產品銷售。“六五”期間(1981—1985),全縣工業總產值平均增長率為13.4%,已形成以五大產業為主體的多門類產業結構。

1985之後,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北流工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該縣集資建設110千伏、35千伏輸變電工程,分別於1986、1987建成投產,進壹步解決了工業用能需求。此外,投入大量資金對原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建,新建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生產能力進壹步擴大,產值、利稅大幅增長。從1986到1990,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78萬元,分別為1957-1980 24。水泥和陶瓷兩大產業發展較快。截止1990年底,全縣水泥企業由6家增加到13家,年生產能力128.2萬噸。陶瓷工業也有了很大發展。1987年投資2300多萬元建設北流陶瓷城。同時,炻器廠、盤龍瓷廠、第六瓷廠相繼建成。這壹時期,北流工業向外向型發展,出口產品有罐頭、瓷磚、水泥、花崗巖板材等。

1990年,全縣有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69家(其中國家二類企業1家),中外合資工業企業2家,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126家,固定資產原值192585438+00000元,從業人員1人。完成工業總產值25543萬元(含地區。自治區企業產值1865.9萬元,占7.31%),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50834萬元的50.24%,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比1980增長3.28倍,輕重工業比為1:65,主要行業占國有集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水泥工業占23.05%,陶瓷工業占65.438+09.14%,化學工業占65.438+00.51%,食品工業占7.85%,機械工業占6.3%。主要工業產品年產量為:水泥72.26萬噸,日用陶瓷3983.26萬件,琉璃瓦1.01.92萬件,合成氨2.2萬噸,復合肥1.65438噸,易拉罐3940噸,發電量3963.59萬千瓦時,自行車零件產值。全縣盈利工業企業160家,利潤總額2203.64萬元;虧損企業37家,合計虧損1369.5萬元。已繳稅款22961.2萬元。

北流工業已形成日用陶瓷、水泥、獸藥、罐頭食品、機械、皮革制品等工業體系。2009年,全市共有工業企業4300余家,其中陶瓷企業50余家,水泥企業28家,獸藥企業26家,皮具企業33家,大型罐頭食品企業10余家,從業人員20余萬人。北流已成為廣西最大的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和華南獸藥生產基地。

全市工業總產值從2005年的62.25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17946億元,年均增長23.6%;工業增加值從20.08億元增長到66.22億元,年均增長24.5%。培育壯大了陶瓷、水泥、電子、制藥、皮革制品、林產化工、食品、機械制造等八大產業集群。其中,陶瓷行業年產值從6543.8+06億元增長到36.73億元,水泥、皮革制品、林產化工等行業年產值超過6543.8+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97家增加到184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強優企業由3家增加到40家;全市工業化率由1.09提高到2.36。園區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全市企業200多家,其中160多家已建成投產;園區工業總產值從654.38+0.25億元增長到654.38+0.5億元,年均增長62.44%;稅收從0.68億元增長到3.67億元,年均增長41.64%;園區產值規模和稅收總額在各縣(市)管理的自治區級工業園區中排名1。

2008年,該市工業園區形成了“壹園四區”的格局,由北流日用陶瓷工業園、北流建材陶瓷工業區、北流新山工業區、田心-城西工業區和北流南部工業區組成。

2009年,全市共有出口產品生產企業96家,其中自營出口企業57家。出口產品包括日用陶瓷、皮革制品、罐頭食品、芒竹編織、松香、毛紡織品、家具、玩具、農業機械、獸藥和園藝產品等。產品銷往美國、歐洲、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廣西最大的產品。

北流堅持“壹園多區”的發展模式,以省級廣西日用陶瓷產業園為基礎,加快建設和完善民安建材陶瓷產業集群、新山健康電子產業集群、城西林業皮革產業集群、南方寵物玩具產業集群四個產業集群,園區城市化。截止201110年末,北流市園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增長40%以上;稅收收入3.6億元,增長20%以上。與此同時,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在不斷優化升級水泥、陶瓷兩大傳統產業的同時,培育發展了壹批皮具、電子、服裝、機械制造等新興產業,特別是宇翔鞋業等壹批皮具生產企業投產發展。到10年底,產值已超過25億元,成為北流新的經濟增長點,獲得自治區“廣西皮具生產基地”稱號。清初,北流的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當時北流有兩大優勢:壹是產品上有優勢。據舊縣誌記載,“物產豐富,為玉林諸縣之冠”。該縣盛產大米、花生、竹木、自制紙張、陶瓷、鐵鍋、煙葉、棉花、大麻、茶葉、荔枝、龍眼、頭菜和鹹米。二是有地緣優勢。地處廣西東南邊陲,南與廣東的高、連等縣接壤,桂江流經縣城。貨船和客船可直達梧州和廣州。解放前,廣東玉林、博白、陸川、興業和各縣、高、連的農副產品,大都聚集在北流,再從桂江運出外銷。上述各縣所需的工業品和日用品,大部分也是從梧州、廣州運到北流再轉賣各地。因此,壹些廣東等地的商人湧入北流做生意。清雍正六年(1728),北流縣臨江稅廠全年稅收(不含鹽類)已達1315。清代稅率分五等,土產免稅或5%,必需品5%。當時桂江進出口的貨物多為土特產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即按5%的稅率計算,當時進出口貨物總值可計算為26300兩白銀;另外,康熙四十六年(1707),鹽類為1862。可見當時生意之興隆。

民國時期北流縣的商業狀況。據《北流縣誌》民國24年(1935)版記載:“道光在清剿前,海禁未開,玉林、郜璉兩縣五屬的土特產全部匯聚北流,運銷吳越各地,商業鼎盛。俗話說,北流被稱為“小佛山”。從此洋貨被輪船交通傾銷,本地貨日漸沒落,利權泛濫,生意蕭條。”抗日戰爭時期,廣州淪陷後,北流成為通往湛江港的通道之壹,隨後成為內地貨物集散地,北流商業繁榮。

解放前,北流商業是私營的。解放初期,縣人民政府壹方面保護私營企業,鼓勵其發展;另壹方面,積極發展國營商業、供銷社商業和集體商業,逐步占領市場,穩定物價,保障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據1951年1月統計,全縣有632個工商戶,到年底有675個包工頭,636個攤販,還有土產、合群、煙、紙、中藥五家合資企業,從事收購生豬、土產紙、煙、果蔬等土特產,出口梧州。1956 3月底,全縣基本完成了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部分個體戶和私營經營戶參加了公私合營或合作商店(集團)。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北流商業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國營商業和供銷社商業齊頭並進,個體商業迅速發展。1990全縣有個體工商戶6527戶,從業人員8065人,自有資金954萬元,營業額105萬元。

商業行政機構清代在各縣不設專門機構,商業行政管理由縣衙縣丞負責。民國時期,縣內的商業行政由縣政府的建設部門管理。民國4年,北流縣商人組織成立北流縣商會,進行自我管理和對外交涉。

解放後,縣人民政府於6月成立商業部1950+00,領導國營、合作社和個體商業;1952,北流縣供銷合作總社成立;1956,撤銷工商部門,成立北流縣商業局,下轄百貨、中華、紡織、藥材等公司以及公私合營、合作商店;縣采購局成立於1956年4月,10月更名為縣服務局,1957,下轄糧食、專賣、雜貨等公司及各鄉鎮糧食采購供應站;1958年2月,縣供銷社、服務局並入縣商業局;1962,恢復縣供銷社、縣商業局;1968 12、縣商務局撤銷,商務由縣革委會和生產指揮組財貿組領導;7月恢復縣商業局,1972。到6月,1990,百貨、五金交電、糖業、煙酒、食品、餐飲服務、醫藥等6家公司的行政領導由商業局負責,業務由自治區領導。石油和煙草公司直接受所有法規的領導。1977年3月,北流縣供銷社聯合社恢復,1990縣供銷社有16個基層社,3個公司。

2007年,本市服務業發展加快,產業結構進壹步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8億元,增長19%。2006年,淩寧路商業街、新天地商業街壹期、眉佳超市建成開業。旅遊業、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房地產業發展在廣西縣(市)級處於前列。* * *全市有10多家有實力的房地產開發單位參與房地產開發,總投資超過6543.8+0億元,稅收4000萬元。消費趨於活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6.32億元,同比增長19438+08%。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71.48億元,同比增長1.01.7%。

該市結合松木嶺舊區改造、永順新區、城南新區建設,加強與知名商貿流通企業合作,建設金旺旺商業城、眉佳超市,積極培育建設蔬菜、水果、綠色農產品批發等專業市場,推動永順新區、城南新區商貿流通向更高層次發展。加快發展倉儲物流業。抓住洛湛鐵路、南廣高速等項目的機遇,依托北流的區位優勢,積極推動倉儲物流業發展,將北流打造成為桂東南重要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和交通節點。

2009年,以商業、交通、旅遊、餐飲、房地產、文化娛樂為主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城鄉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第三產業占GDP比重上升到29%,從業人員超過654.38+0.5萬人。

北流重點推廣旅遊和物流。2011以來,組織專門人員修訂旅遊規劃,啟動五星級碧桂園鳳凰酒店建設,加快金麗酒店等服務設施建設。同時,依托三個公路入口和兩個火車站的優勢,加快桂東南重要商貿物流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