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縣農辦重點工作總結

縣農辦重點工作總結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農辦的精心指導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全會和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走“創業富民、創新強農”之路,突出“生態建設、農民普惠、增量發展”的工作理念,大力發展新經濟, 培育新農民,營造新環境,紮實推進和諧新農村建設,實現了“三農”重點任務

(1)不斷探索農村垃圾的生態化處理。

在村莊改造建設過程中,我們既穩步推進,又積極創新,特別是在農村垃圾處理方面,采取建設垃圾生態處理分揀場、垃圾按流程分類、建立健全長效保潔機制等方法,走出了壹條農村垃圾生態處理“統壹收集、集中分揀、生態處理”的新路子。這種處理模式基本上對垃圾進行五類處理,實現了垃圾不出村的減量化、生態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對農村垃圾進行生態化處理,不僅節約了財力,減輕了政府和農民的負擔,還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生活環境,讓廣大民眾真正受益。部分村莊位於郊區附近,采取“村收集、鄉轉、縣處理”的模式,有效處理農村垃圾,最大程度改善農村衛生環境。今年完成了107個村的農村垃圾生態化處理,410個行政村建成了保潔隊。我縣農村垃圾生態化處理得到了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2005年新華社25號高管信息、省委辦公廳31號信息、9月22日日報分別介紹了我縣的具體做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場會於6月中旬10在我縣成功召開。2006年2月26日65438,《浙江新農村建設》第65期刊登的做法,署名為省農辦主任夏阿國。“全縣農村垃圾‘統壹收集、集中分類、生態處理’的模式,充分體現了‘因地制宜、變廢為寶’的經驗,特別是他們的長效機制,值得總結推廣。”,肯定了做法。

(二)大力推進和諧生態村建設。

今年是全省新壹輪村莊整治建設項目的第壹年。通過抓好宣傳發動、典型示範、業務培訓、監督指導等措施,充分發揮鄉鎮領導捐贈、村民自願投資等人文因素,紮實推進我縣新農村建設,和諧生態村建設成效顯著。全縣已啟動60個整治村、10個單項汙水處理實施村、3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市級示範村。我縣努力克服創建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困難,通過多種措施加以落實。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60個整治村、10個汙水處理村通過省市驗收,3個村通過市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示範村(全面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驗收。據初步統計,全縣投入建設資金4626萬元,其中村集體投入1434萬元,農民投入890萬元,其他社會資金投入542萬元,農民投入710000人。* * *硬化村主幹道83km,新增垃圾箱870個,安裝路燈980盞,綠化面積8.9萬平方米,汙水處理10267戶,新建生活汙水處理池6134立方米,新建公廁152座,清理糞坑165438個。在實施過程中,積極探索工作機制創新,建立了村鎮與村莊整治部門聯系責任制,建立了村莊整治建設聯系卡制度,為縣農辦、財政、建設、城管、衛生、環保、農業、交通、水利等與村莊整治建設密切相關的主要部門確定了壹名業務骨幹,,並統壹印制聯絡卡。發放到全縣各鎮(街道)、行政村相關幹部,特別是今年60個村、10單汙水處理村,便於鎮(街道)、行政村隨時與相關部門聯系,特別是在創建過程中遇到問題,* * *發放聯系卡1800余張,接受業務咨詢電話500余個。兩項制度的實施,擴大了村莊整治工作的影響,方便了各鎮(街道)之間的聯系,建立了村莊與未開發行政村之間的聯系,強化了部門工作責任的落實,促進了我縣村莊整治建設。今年,我縣的村莊改造工作有望獲得省級“1000萬”工程評估獎。

(3)農家樂發展成效顯著。

今年我縣委托省旅報社編制了《縣域農家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2020年)》,加大了對農家樂的獎勵和扶持力度。14年8月,縣農家樂協會成立,會員75人,在街道、鄉鎮、鎮等地成立了3個“農家樂”管理聯絡小組,利用協會組織對外招商、品牌推廣、發展。召開農場工作現場推進會,重新制作宣傳單張,狠抓宣傳推介,支持桐柏街道焦玲村、水雲劍農場等2個市級農場特色村新發展。田心村創建為省級農場特色村,共有29個農場特色村。今年全縣新發展四五星農家樂經營戶21戶,其中新發展四五星農家樂經營戶3戶,新增從業人員182人,共計從業人員887人。全年接待遊客1.366萬人次,業務收入達4600萬元,超額完成市場設定的任務。今年在扶持農家樂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特色,以鄉鎮為重點,加大資金投入和宣傳推廣力度,打造我縣農家樂的金名片。鄉鎮被列入省級優質農家樂項目創建計劃,本村已確定16創建計劃。對古代農具進行了收集整理,通過恢復水車、水車、跑步機等打造民生博覽園,增加了水果采摘、田間耕作等趣味活動,進壹步豐富了農家樂的內涵,提高了農家樂的品味,讓遊客真正在農家樂中“快樂”。

(四)加強農民素質培訓。

年,我們按照市提出的“加快培訓進度、提高培訓質量、探索培訓機制、形成特色”的總體要求,制定了《縣域農村勞動力培訓實施方案》和《縣域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規範》,開展了“400對千”培訓活動、四川農民工免費培訓服務、杭州茶葉營銷高級培訓班、本地企業家管理培訓班等四個特色培訓項目,進壹步加強了工作力度。今年全縣共完成培訓10249人次,其中農業專業技能培訓3552人次,外出務工農民崗位技能培訓2280人次,轉崗技能培訓4055人次,轉崗培訓3446人次,農村後備勞動力培訓362人次,全面超額完成全市任務。在農民培訓過程中,為了提高培訓質量,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了外出培訓的方式。10六月中下旬在浙江庶人大學舉辦第壹期茶葉營銷高級研修班,* * * 48家茶葉銷售大戶參加培訓;赴上海舉辦上海籍企業主經營管理培訓班,* * * 150企業主參加培訓。

(5)大力實施低收入農民小康工程。

1,抓基礎工作。今年初,我縣啟動了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動員全體鄉鎮幹部對全縣低收入農戶進行了全面調查,建立了涵蓋全縣31828戶低收入農戶詳細信息的數據庫。截至6月底,完成了289個低收入農戶集中村的調查和數據錄入工作。根據對低收入農戶和低收入農戶集中村的調查,我縣擬定了“低收入農戶奔小康行動計劃”(-2012)。根據實施方案,我們還制定了《縣-2012下山移民工程實施細則》和《縣關於扶持低收入農民集中村發展特色產業的方案》三個具體實施辦法。

2、把握對* * *。7月17日,省裏召開結對幫扶組長會議,我們盡快啟動結對幫扶工作。7月24日,我縣邀請省教育廳等13單位參加了結對幫扶工作安排會,代表們對今後五年的幫扶工作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會後,結對單位制定了低收入農戶集中村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和具體幫扶措施。在村企結對工作中,我縣建立了“同心聯村聯戶”制度,這是省市肯定的創新。今年,我們深化和擴大了這壹制度,以促進村企結對活動。據統計,全年全縣4350名幹部與全縣597個村的3592戶低保戶、貧困戶建立了壹對壹幫扶關系,92家企業與94個村結對子。全年結對企業實施結對項目86個,捐款806萬元(比去年增加69萬元),發展產業基地3500畝,安置職工536人。

3.抓產業發展。我們重點發展三大特色產業:茶葉、農家樂和來料加工。縣政府在財政資金相當緊缺的情況下,落實專項扶持資金支持三大特色產業。2008年新開發加工站29個,加工收入2.93億元。全縣有加工站200多個,加工經紀人620個,參與加工生產654.38+10萬余戶,加工收入3億元。為促進加工產業快速發展,今年3月7日,舉辦了“全縣加工業務對接會暨婦女創業創新風采展示活動”,以實物、展板、模特走秀等多種形式展示加工成果。成千上萬的人前來參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從山上抓移民。今年安置415戶1540人。鎮、集鎮等重點鎮相繼啟動新壹輪安置區建設。嶽震博湖二期65畝安置區已進入實質性運作,100畝下山安置區已選定。南屏鄉董藩村將下山移民與新農村建設、宅基地復墾相結合,整合資金推進工作。此外,對集中村289戶低收入農戶的安置工作,要重點做好界定安置範圍、審核家庭人口和安置地點權屬證書、拆除原有房屋等工作,力求做到實事求是、細致入微。

壹年來我縣新農村建設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仍存在壹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壹是村莊整治方面,建設資金籌集、村莊建設規劃落地、空心村改造、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完善等方面存在困難;二是在農民培訓方面,按照績效申報方式,登記、簽字、審核、績效申報等程序繁瑣,工作量大大增加。按照省裏的要求,1-3個月的培訓時間和“三個壹”的要求,轉移難度很大。第三,很多培訓崗位因為不是收費項目,補貼標準很難核定。三是在農家樂發展上,規劃滯後,存在無序開發建設現象,“農”味不夠,民俗文化尚未挖掘,農副產品沒有深度開發,沒有很好地轉化為旅遊產品,房屋、家具布局城市化,難以體現淳樸自然的鄉村風貌,能夠集休閑娛樂、自然旅遊、參與農耕活動於壹體的項目較少;第四,難以為低收入的小康項目、動態管理和大量財政投入找到有效的載體。同時,新壹輪高山移民政策尚未出臺,各級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所減弱。高山移民和征地的用地指標難以落實,尤其是解決幸福花園進壹步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