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素質?這個詞的起源是什麽?
?科學素質?從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翻譯過來,這個詞最早是由美國教育改革家柯南特在1952年提出的。在我國,科學素質?也叫?科學素養?。在實際工作中,它們常常被認為是同義詞。
2.公民科學素質的內涵是什麽?
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的基本科學素質壹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運用這些知識處理實際問題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於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提高公民生活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3.什麽是公民科學素質指數(CSL)?
公民科學素養指數(簡稱CSL)是反映群體公民科學素養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數,由了解科學知識、了解科學方法和了解科學技術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三部分組成。
4.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的內容有哪些?
(1)公民對科技的態度:對科技的興趣程度;科學技術觀及其發展;科技事業的聲望。
(2)公民對科學的理解:理解科學知識;了解科學方法;理解科學技術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5.中國的CSL?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是什麽?
《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十二五規劃?期間CSL在中國的發展目標是什麽?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中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5%?。
到2020年,創新環境更加優化,創新效率大幅提高,創新人才不斷湧現,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大幅提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
6、?十二五規劃?國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重點任務是什麽?
國務院辦公廳《全民科學素養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2015)明確提出?十二五規劃?時期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重點任務。
首先是五個群體的科學素質行動:實施面向未成年人、農民、城鎮職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社區居民的科學素質行動。
二是五大基礎工程:實施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實施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實施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實施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實施科普人才建設工程。
三是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長效機制:完善人才培養和動員機制;建立科學研究與科普的緊密結合機制;加強科普投入和產業發展保障機制;完善測試評價體系和考核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