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教育觀念的惡化,職業倦怠的加重,我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誤導別人。畢竟培訓和差旅費有限。不是每個老師都能有機會參加高端、更有價值的培訓,或許十幾年就“沒有”壹次。所以這幾年,即使不能報銷差旅費,只要學校給我請假,我也會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洗洗腦子,更新壹下觀念,認識更多不壹樣的教育從業者。
朱永新教授發起的新教育實驗子項目“網絡師範學院”線下活動,全國生命教育倡導者張文質、謝雲老師發起的“教育行走”...只要時間允許,經濟負擔不重,我都會參加。
疫情下最美的聚會
遺憾的是,這兩年的疫情,錯過了很多向別人學習的機會。2021七月的夢想教育行走只能改成線上活動,好沮喪;等待晉升的教育寫作指導培訓被迫延期,因此不了了之;我太失望了,我* * *讀書少了,把我的地方搬到線下了...無奈,焦慮,不壓,焦慮!好在2021最美暑假迎來了我期待已久的盛大儀式——新教育理事會愛與教育研究會第十屆年會在雲南昆明召開。
這是什麽樣的盛會?
這是“愛研究會”十周年慶典,是愛教育從業者的高峰交流,也是幸福教育最美的展示。這裏將迎來李鎮西等教育大咖,這裏將匯聚“醜小鴨”的歷史,這裏將迎來疫情下來自全國各地期盼已久的家庭,這將是壹場愛的教育新征程。
三天三夜的活動,從大咖的傳播到家人的分享,從室內聆聽到現場探訪,從白天的洗禮到晚上的表演,無壹不是引人入勝,令人回味無窮。
盛會圓滿落幕。壹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更多精彩的分享收獲,更多懷舊的回憶和交流,更多在戀愛研討群裏的思想交鋒,仿佛盛會還沒結束。
是的,慶祝還沒結束,聚則壹團火,散則漫天。我們只是去各自的崗位開始新的愛的教育之旅。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探索新的幸福教育。這是新教育的精神,這是愛研究會的宗旨,這是愛教育實踐者的使命。
回顧盛會,總結自己的得失,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偉大,教育的偉大,新教育的偉大,愛研討會的偉大。相比高端的洗禮,真實的分享,感性的解讀,我真的是太渺小了。學習任重道遠,實踐必不可少。
開幕式上,雖然新教育實驗的發起者、十三屆全國政協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東吳大學朱永新教授因疫情新情況無法到場,但他們以視頻的形式送來了問候,給予了明確的指導,充分肯定了愛眼社十年來的工作,鼓勵會員們努力尋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大卡傳經
第壹個報告是“用生命滋潤生命”,報告人是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愛研究院名譽院長李鎮西。李老師的報告從對羅大佑歌曲《童年》的反思開始,引出“尊重童年,還童年以童年”和“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
什麽是生命滋潤生命?
陶行知說:真正的教育是壹種心心相印的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人學。李老師用詩意的比喻詮釋了“生命滋潤生命”:用思想照亮思想,用激情點燃激情;用愛滋養愛,用個性發展個性;用夢想喚醒夢想,用創造激發創造;用浪漫創造浪漫,用興趣創造興趣;以個性鑄就個性,以真心贏得芳心。
這是李老師說的,也是李老師做的。
教師應該有怎樣的生活狀態?
李老師說:教師要熱愛生活,熱愛教育,熱愛閱讀,熱愛寫作,熱愛體育,熱愛生活。只有師生和諧相處,才能聽到彼此的心跳,感受到彼此的脈搏,好的教育才能真正發生。
可以說,很多與會者是因為對李鎮西先生的敬仰而來。李老師用壹個個和學生的故事,壹張張和學生的溫馨照片。十年或二十年...壹如既往,他堅持他的話和所謂的。這是壹個例子,這是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
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馮路老師做了“給孩子愛與賦權——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路徑與策略”的主題演講。馮路老師用壹張跳舞的照片說明了生命的自由綻放,然後將生命的道德話語與生活化的道德教育進行了對比。生活的道德話語,意味著生活需要引導,需要規範,需要懲罰。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意味著生活需要喚醒、激發和幫助。從生活化教育中,我學到了生活化教育的幾種策略:主動溝通(傾聽、提問、辨別、回應)、積極語言(看到、推理、接受、支持、肯定、鼓勵、啟發、詢問、幫助)、冰山模型(每壹個生命的動機在潛意識中永遠是積極的)、情感三部曲(第壹步:接受孩子的情感;第二步:描述孩子的內心;第三步:和孩子們打交道。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類傳達生命的氣息。陸老師告訴我們,從生命教育的角度來說,教師是壹個引火、照明、喚醒、溫暖的角色。
詹大年校長帶來的主題是“讓每壹個生命都有尊嚴”。詹校長首先分享了新京報錄制的老師評論,突出了“教育是關系問題”的新理念。
講座中更有金句。比如孩子的問題不是學習問題,而是關系問題,關系問題是壹切問題的源頭;人是關系的產物,社會是關系的產物。良好的關系是良好的教育。關系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什麽是家庭?家庭是父親、母親、孩子和房子嗎?這就是家庭的結構,我們要講的是家庭的功能。有的家庭看似有家庭結構,卻沒有家庭功能;教育是給生活另壹種方式,壹種“玩”的方式。教育是壹種相互的成全,成全自己,成全孩子,成全人生;只有養育孩子,才能啟發教育;在壹個好老師眼裏,沒有“優等生”或“差生”,只有學生...
可以說,詹大年校長已經把教育當成了壹種哲學。這是他堅持昆明醜小鴨中學十幾年的初衷,也是他成就全國近2000名“問題兒童”的動力。我被他的行為,被他真實的教育,被這個“問題兒童爸爸”深深感動。
張老師的報告《快樂班級管理,讓學生愛上學習》,在分析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兵法、強制、放任、包辦)諸多弊端的基礎上,提出“快樂班級管理”,即給學生松綁,解放教師,教師成為班級夥伴,學生成為班主任。
“快樂型”班級管理需要四個轉變:轉變觀念,從班級管理走向班級自治;改變關系,從師道尊嚴到心理同輩;改變形式,由“壹言堂”變為課堂討論;改變方法,從批評到功績轟炸,無不滲透著她的教育智慧和對生命的尊重。
在“悅心”管理法中改變方法,如微笑效應、拇指效應等。“心悅誠服”管理的關鍵是教師要先做出改變,然後自己的想法才能被學生接受,從而改變學生,讓師生過上快樂完整的教育生活。
李老師報告“孩子的成長需要被看見”。報告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素兒老師的自我成長,包括從朋友圈看到她的成長足跡。素兒老師從壹個男孩用小刀子刮桌子的故事中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需要被“看見”。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培養三種能力:壹是不加判斷地傾聽的能力;二是相信孩子有能力對自己負責;三是用欣賞的眼光對待孩子。
蔣長玲老師報告《漫漫長路,慢慢走》。教育是壹門慢的藝術,我們的教育問題往往是太心急,急於壹蹴而就,急於壹點點突破,急於幫助別人,急於給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蔣先生報告中的故事很感人。其實每個會講故事的老師,背後都會有壹個不平凡的故事,就像姜老師壹樣。人生的路很長,要慢慢走。旅途艱辛痛苦,但要堅信,我們都受過傷,但我們有更好的明天。成年人都這樣,尤其是未成年人。人生因跌宕起伏而精彩,人生因成敗得失而更有意義。
的老師“黃叔叔”給我們帶來了“我上課了,尋找教育的浪漫”的報告。
《黃叔叔》講述了皇室階層的浪漫之旅,比如第壹次見面就給每個孩子壹個擁抱,留下孩子和父母的合影;和孩子壹起創作班歌,唱班歌;“三分鐘離開漂亮”的家政;和學生壹起晨跑,給孩子和自己壹個健康的身體;與學生和家長壹起閱讀《100教育的可能性》...
每壹個看似不起眼的教育故事,都是愛的綻放,都是學生的幸福回憶。教育的偉大不在於壹個人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情,而在於每個老師做的事情有多少。如果再多壹個像黃叔叔這樣有愛心的教育工作者,壹個班就有50多個學生快樂成長。
愛心研究會秘書長王老師作了題為《讓每壹個生命都散發芬芳——以學生為本與我的實踐探索》的報告。李先生說先生是愛情研究會的形象大使壹點也不為過。她集才華與美貌於壹身,壹直是我學習的榜樣。
整個報告我都沒有感覺到她是數學老師出身。從《兒子的眼淚》中,督促她思考如何傾聽孩子的聲音,如何與孩子溝通。是的,在復雜的人際關系背景下,聽別人願意說什麽,怎麽說別人願意聽,是很重要的。否則就無法建立聯系,達成有效對話。(未完,字數限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