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如何寫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提取和使用情況的說明?

如何寫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提取和使用情況的說明?

提取:借:管理費貸:應付職工薪酬用途:借:應付職工薪酬貸:銀行存款。當然,妳不能用這兩個簡單的會計分錄。妳得從計提基數、計提比例、使用方向上做文章。分析職工教育經費的提取和使用,是指企業從工資總額中提取壹定比例用於職工教育,是企業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的費用。提取的職工教育經費是企業的壹項流動負債,職工教育經費的提取和使用在“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壹、職工教育經費的提取(壹)計提基數的企業工資總額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構成的規定》(國家統計局令第1990號),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六部分組成。但需要註意的是:在計算工資總額時,下列人員不納入基數:與企業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原企業職工;雖未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但企業不支付基本工資和生活費用;工資由職工福利費和勞動保險費支付的職工。(二)計提比例壹般企業按照65438+職工工資總額的0.5%全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技術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二。職工教育經費的支出範圍根據財政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等1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提取和使用管理的意見》(洛鳴〔2006〕317號),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必須專款專用,特別是要加強各類高校技能人才的培養。具體費用包括:(1)入職和轉崗培訓;(2)各種崗位適應性培訓;(三)在職培訓、職業技術水平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四)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5)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六)企業組織的職工培訓支出;(7)職工參加的職業技能鑒定和職業資格認證支出;8.購買教學設備和設施;(9)職工崗位自學獎勵費;(10)職工教育培訓管理費用;(11)其他與職工教育相關的費用。(1)以下兩種情況也可從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1)經單位批準的繼續教育和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在職培訓、職業技術水平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所需經費,可從職工所在企業的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中列支。(2)雇用農民工較多的企業,如礦山、建築企業等,以及城市化進程中接納農民工較多的企業,可以從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中支付農民工和農民工培訓費用。(2)以下兩種情況不準從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1)企業職工參加社會學歷教育和個人在職學歷教育取得學位的費用應由個人承擔,不得擠占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2)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出國培訓考察,較高的壹次性費用從其他管理費用中列支,避免擠占職工教育培訓日常費用。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必須專款專用,用於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培訓,特別是加強各類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確保資金專款專用於職工特別是壹線職工的教育培訓,嚴禁挪作他用。規定“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的60%以上應當用於企業壹線職工的教育培訓。三。補充職工教育經費(1)企業新建項目時,應充分考慮崗位技術技能要求、設備操作難度等因素。,並按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在項目投資中撥付技術技能培訓費。(二)進行技術改造和項目引進、研發新技術和試制新產品的企業,應按有關規定從項目投資中提取職工技術技能培訓經費,重點保證專業技術骨幹、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培訓需要。(3)企業工會當年按規定提留的部分工會經費,應當用於職工教育培訓,列入工會預算。四、職工教育經費的稅務處理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差異較大,企業在實踐中需要註意。(壹)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區別財稅[2006]88號文件明確規定,自2006年6月5438+10月1日起,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必須是企業當年提取並實際使用的職工教育經費,比例不得超過應納稅工資總額的2.5%。這壹規定包括兩個方面:壹是企業當年必須提取並實際使用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如果只是按規定提取,沒有使用,企業仍然不允許稅前扣除。二是企業當年提取並實際使用的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應納稅工資總額2.5%的,可以據實扣除。超過應納稅工資總額2.5%的,只能按照應納稅工資總額的2.5%稅前扣除。(二)會計與稅法差異的遞延所得稅處理(1)當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支出等於按工資薪金總額的2.5%計提的職工教育支出時,不會產生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無需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2)當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支出小於按工資薪金總額的2.5%計提的職工教育支出時,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支出)有賬面價值,但沒有計稅依據,賬面價值與計稅依據0的差額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是,由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不能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抵扣,企業應當將其作為永久性差異處理。即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在利潤總額的基礎上調整和增加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而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3)當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支出大於按照工資薪金總額的2.5%計提的職工教育支出時,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支出)不存在賬面價值,但可以按照稅法規定確定計稅依據,賬面價值為0與計稅依據的差額可以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屬於所得稅準則中定義的特殊項目引起的暫時性差異。由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允許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抵扣,因此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以利潤總額為基礎調整和增加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並在預計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未來將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