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挖掘機培訓課件

挖掘機培訓課件

職業教育不再是壹次性的交易。

職業教育不等於技校。在很長壹段時間的社會觀念中,談到職業教育,大眾往往是有偏見的。壹般認為,職業教育是考不上高中、大學的無奈出路。“中國山東找藍翔,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廣告之壹。

事實上,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的職業教育已經成為壹個多分支、市場總規模超過萬億的大產業。既包括中專、大專、職高、技校等學歷職業教育,也包括考各類證、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技能培訓等非學歷職業教育。

智研咨詢職業教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目前職業教育市場占整個教育板塊的27%,到2020年,中國職業教育市場總額將達到1.1.6萬億元。

然而,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壹直是壹個龐大而分散的行業。有大量的公司,經營了十幾年,年營收幾千萬到幾億元,但規模已經不能再增長,壹時半會不會死。

隨著互聯網對各行各業的滲透,職場環境變得越來越快,市場對中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與此同時,政策層面壹直在大力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職業教育建設,對職業教育改革的支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需求和政策的雙重推動下,職業教育進入快速上升通道。據智研咨詢預測,2065,438-2020年職業教育將增長156%,非學歷職業教育增速將達到217%。

資本市場也開始尋找壹條藍海職業教育賽道是否能崛起具有投資價值。相比之下,2015年,壹批在線職業教育初創公司開始出現,它們摒棄了傳統職業教育“壹錘子買賣”的特點,推崇“終身學習”的理念,試圖打造壹種財務模式更良性、規模擴張更容易的職業教育新模式。

然而,什麽是新的職業教育以及如何構建商業壁壘,職業教育是否已經結構化了產業級的投資機會,分別成為了擺在創業公司和資本市場面前需要回答的問題。

為此,小飯桌采訪了:

新型職業教育初探。全文要點:

新職業教育創業公司大多以在線錄播課的形式開展業務,與前兩年的知識付費非常相似,但小飯桌采訪的幾位創業者都表示,新職業教育不是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主要解決知不知道的問題,職業教育是解決會不會的問題。”勺子課堂創始人兼CEO宋軒告訴小飯桌。

本質上,知識付費屬於通識教育的範疇,就像物理化學解決用戶的認知問題壹樣。職業教育是解決用戶的壹個具體運營問題,比如怎麽做PPT,怎麽做社群運營等。學習後,用戶不僅可以獲得智力啟發,而且可以開始處理壹個具體的問題。

三門課程的聯合創始人黃友真進壹步解釋道,“我們所有的課程最終都要向用戶交付壹種方法。這種方法必須放到特定的場景中去實踐。這是我們和知識付費最大的區別。”

除了交付內容的不同,兩者的產品生命周期也大相徑庭。據黃友真介紹,知識付費往往依賴於大V流量的變現,所以壹般知識付費產品的銷售窗口期只有6個月,之後銷量會持續下滑,而三節課傳遞的內容是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所以三年前推出的課程每年依然保持銷量增長。

與傳統職業教育相比,新型職業教育也有很大的不同。

傳統的職業教育大多集中在公務員考試、事業編制考試、各種證書考試、IT入職培訓等領域。這些要求壹般是剛性的,企業更容易交付標準化的課程,但同時,壹旦滿足這些要求,就不會再出現。所以,傳統的職業教育機構大多都在做“壹錘子買賣”。

最後很多傳統的職業教育企業變成了純粹的流量購物模式,壹端獲取流量,另壹端進行轉型。隨著競爭的加劇,流量端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為了保證盈利,只有壹個辦法,提高價格。最終變成了“流量更貴-售價更高-銷量提升-用戶體驗更差”的惡性循環。

而且為了方便獲取客戶,很多根本做不到的“保就業”“保考試”的承諾開始出現在宣傳推廣的字眼中,最終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不好的口碑。

另外,傳統職業教育多以線下教學為主,人力成本高。邊際成本不會隨著規模的擴大而降低,反而會有更高的管理成本。

以考證和IT培訓為主的尚德和達內,上市後壹路下滑。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斷增加的獲客成本和人力成本延緩了他們的盈利,也有擴大虧損的趨勢。而且“壹錘子”交易附帶的口碑不佳的問題也壹直隨之而來,導致其遲遲無法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無法通過自然流量獲取客戶來降低成本。

而新的職業教育,在非學歷教育中往往側重於技能培訓,側重於終身學習的理念,與就業的技能培訓不同。主要滿足用戶提升長期專業能力的需求,所以有用戶再次購買的空間。

“只要第壹個客戶的ROI(投資回報率)大於1,我隨時可以擴大規模,然後通過交叉回購盈利。”黃友珍分析道。

而且新的職業教育企業壹般都選擇線上課堂來做生意,大規模復制的難度大大降低。

“職業教育企業肯定有壹些業務是可以在線上完成的,這樣才有短期爆發的可能。純線下模式即使能放大,壹般周期也會比較長。相對而言,投資者更喜歡在線模式。”宋慶基金投資副總裁孟德陽用小飯桌總結道。

除了相切、回購等外在特征外,新型職業教育的出現實際上是需求、政策、資本推動的結果,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1,兩個結構性行業機會

田甜學農創始人兼CEO趙廣向小飯桌分析,“新職業教育脫胎於兩大趨勢,壹是新技術、新業務的出現帶來的新職業群體的技能升級需求,二是傳統行業新技術驅動的產業升級過程中的人才升級需求。”

中國的職業教育是在改革開放後開始出現的。1978年,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的兩次大發展依賴於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市主要有兩個渠道。壹個是農民工進城打工,壹個是農村學生考上大學。前者推動了90年代以藍翔、新東方廚師培訓為代表的培養藍領工人的技校大發展,後者催生了2000年後以中公教育、達內、尚德為代表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培訓機構。

職業教育產業結構第三次機會出現在2015,因為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普及,壹方面催生了大量新職業,另壹方面促進了傳統產業升級帶動的人才升級需求。

以“三門課程”為代表的企業,瞄準的是第壹種機會,他們所培養的產品、運營、新媒體、數字營銷等技能,對應的是新的職業群體對技能提升的需求。

黃有燦告訴小飯桌,三節課主要圍繞三類機會,即新技術、新業務、新管理對應的培訓需求。所謂新技術機會,是針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技能培訓;所謂新商機,就是互聯網等新技術帶來的產品、運營等新業務人才的培養需求。所謂新管理,就是這些新企業扁平化管理帶來的大量中層管理崗位的管理技能培訓需求。

以勺子班、天天學農業為代表的企業抓住了第二種機遇,滿足了職業農民因餐飲業升級、土地流轉而尋求技能升級以應對新產業環境的需求。

“消費升級推動產業升級,產業升級最重要的是人才升級。”宋軒認為,“當今中國餐飲行業的發展用壹句話概括就是,‘前端需要極致的服務,後端需要極致的效率’。”

由於房租成本的上漲和競爭的加劇,現在的餐廳都在想辦法把後廚做得越來越小,把前廳做得越來越大,這樣可以降低生產環節的成本,同時也可以有更大的銷售空間(消費者就餐)。

廚房生產效率的提升可以通過更高效的餐飲供應鏈來解決,而前廳的優質服務和精細化運營需要專業化的技能培訓和專業的人才供給。

“國家推動的農地流轉政策催生了壹批職業農民,他們會承包幾十畝耕地進行經濟作物種植。職業農民是指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動機,主要從事現代農業生產、農業經營或農業服務的企業家。”同時,趙廣分析,“城市消費升級對需求端的農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促使職業農民對農業技術、農業經營等專業技能有更強的培訓需求。”

據趙廣稱,中國有2.6億種植者。隨著土地流轉的加快,壹批職業農民逐漸分化,達到數千萬人。此外,去年返鄉的740萬企業家回到農村,加入職業農民,從事專業化農業生產。

過去,農民想獲得農業技術知識只能向鄉鎮農藝師和化肥銷售店老板求教,但他們的知識不全面且過時,因此農民的農業技術培訓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天天學農業,抓住農業領域新的職業教育機會。

近年來,教育市場快速發展,湧現出壹批獨角獸企業。然而,監管颶風在2018不期而至。《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課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送審稿)》、《關於規範發展校外培訓機構的意見》、《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幹意見》。

K12、學前教育等熱門賽道相繼進入嚴監管區,但政策青睞的只有成人職業教育,鼓勵發展的基調非常明確。

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市場經濟的產業結構已經逐漸告別過去低端產業為主的格局,向高端產業轉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但人才供給方向的缺口壹直很大,這也是政策鼓勵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原因。

“很多中高端技能是現在的大學培養不出來的。這些往往是最前沿的企業在業務探索中慢慢摸索出來的,屬於企業或個人的內部知識。”組裝資本創始合夥人範蠡分析了小飯桌。“像三個班這樣的新型職業教育公司,就是把這種經驗和知識供應到市場上,變成標準化的課程服務。這種模式更符合企業的需求,所以職業教育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都會是壹種投資出路。”

隨著需求的爆發和政策的推動,資本市場也開始將目光轉向職業教育領域。並且隨著2065 438+08k 12、學前教育等教育賽道的嚴格監管,原本看教育的投資人甚至跑進了職業教育賽道。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6以來,職教賽道完成1億元以上融資的事件多達26起。

壹方面,資本的快速入場可以加速行業的發展,給更多的創業公司更多的彈藥度過寒冬。另壹方面,教育本身是壹項“慢活”。特別是新的職業教育公司,主要依靠系統化、結構化的內容而不是招聘老師來推動業務增長,而且特別依賴口碑積累。

範蠡明確表示“教育本身就是壹件特別註重口碑和質量的事情,需要時間去沈澱。前期對速度和規模的過度追求與之背道而馳。”

宋軒也表示,職業教育創業不是燒錢的生意,相比財務投資,提供壹些戰略資源幫助可能更有意義。

新型職業教育抓住了產業結構變化的新機遇。為了滿足人才升級的新需求,其商業模式和核心競爭力也應隨之改變。

1,線上才是王道

傳統職業教育往往采用線下教學的模式,其提供的課程大多相對容易標準化,如考證、公務員考試、入門級it培訓等。這種模式重在人為投入,相對難以大規模復制,只能服務於周邊人群。

但幾乎所有的新型職教企業都選擇線上為主的模式,不僅覆蓋人群更廣,人力成本也更低。

相對於K12、少兒英語等領域流行的直播課,新職業教育更傾向於錄播課。“直播靠老師,錄制靠內容。”黃有燦向小飯桌解釋道。

無論是K12,少兒英語,考證,考公務員,入門級IT培訓等。,這樣的課程相對容易標準化,師資也不匱乏,而且可以通過直播課規模化。

而新職業教育培養的往往是中高端技能。好的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有經驗的餐飲從業者,職業農民都是非常稀缺的,培養起來並不容易。企業只能結合這些行業專家的經驗,盡可能做出標準化、可交付的課程內容,以錄播課的形式提供教學服務。

除了供應方面的限制,需求方面也有壹些限制。壹般有高端職業技能培訓需求的用戶,往往是有自己工作節奏的成年人,時間比較碎片化。無法像孩子壹樣保證固定時間的直播課,而錄播課更適合他們自學。而且大人比孩子更有自制力,不需要直播課提供的監督和陪伴功能。

而錄播課程缺乏互動和答疑功能,往往可以通過社區互助、教輔服務、智能客服等方式,被新型職教企業所滿足。

三個班的做法是打造“班主任+助教”的服務體系。班主任提供上課服務,助教提供作業批改。班主任都是全職員工,助教是通過兼職眾包平臺招聘的。這些助教往往是過去的優秀學生。“與傳統線下IT職業教育機構相比,我們可以提高十倍以上的服務效率。”黃有燦說。

對於壹些確實需要人工演示的課程,比如果樹的修剪,每天農民都會開壹些線下講座。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要加強每天的教研能力,讓這樣的課程更容易被網絡錄播課程接受。

2.構建教學和研究能力的核心壁壘

受訪的三家新職業教育企業均表示,教研能力是公司的核心壁壘。相對於直播課和網絡課,錄播課特別註重教研能力。

“我們的教研和教學是分開的。教研團隊會編寫‘教材’,教學團隊會添加教學方法並與老師的經驗相結合,最終成為壹門課程。”宋軒進壹步解釋道,“而我們需要獨立於老師。有了課件素材,任何有教學能力的老師都會講,課件素材是關鍵。”

職業教育團隊大多采用“咨詢合夥人制”與講師合作,因為過度依賴講師會導致課程僵化,講師會拿很高的分成。這種模式難以持續拓展,從內容叠代上也難以長期滿足市場需求。

勺課除了線上錄播課,還有線下課和昂貴的企業咨詢課,這些課程脫敏後最終會成為線上錄播課的課件素材。

另外三家公司已經告訴餐桌,除了根據節奏增加新的課程,還會定期叠代現有的課程。因為高端技能總是瞬息萬變,企業必須及時做出調整,確保課程內容不落伍,並能始終幫助用戶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從人員構成來看,三家公司的教研團隊數量接近公司總數的壹半。

3.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容量決定了規模上限。

黃有燦告訴小飯桌,傳統職業培訓機構難以突破規模天花板的重要原因之壹是品類拓展能力不足。

“如果沒有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大力支持,擴大教育企業的品類,基本上新品類的教學、科研、教學、銷售都得重新做,和重新成立壹家公司沒什麽區別。”

壹個教育企業的大業務模塊無非就是三個:教研、教學、營銷,而這三個方面必須能夠總結出壹些基本的能力,沈澱到企業的業務中心。這樣在擴大品類的時候就不需要反復做輪子了,對人工成本的需求也不會明顯增加。

“除了教學和研究,我們還必須具備壹些中臺能力。在營銷和獲客方面,我們也需要壹套可以在各個品類中使用的玩法。”

新型職業教育機構和傳統職業教育機構還有壹個很大的區別,就是不依靠強大的銷售轉型來推動業務增長,往往不像傳統機構那樣支撐大量的銷售團隊。

三家入選企業均表示,其獲取客戶的主要渠道是口碑帶來的內容引流、推薦等自然流量,而廣告強賣轉化的做法並不奏效。

4.說到底就是品牌之戰。

通過加強教研能力來制作精品課程,進而推廣口碑傳播實現自然流量獲取客戶,是新型職業教育機構的典型做法。

但要想不斷擴大規模,走出口碑圈覆蓋更多人群,就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品牌壹旦建立,就可以通過自然流量獲取客戶,從而降低成本,品類擴張也會變得更容易。

“教育無非是內容和服務。兩者結合可以形成口碑。口碑傳播沈澱出最原始的品牌,然後有意義的傳播和放大,才能在大眾中形成牢固的品牌印象。”黃有燦總結道,“但前提是內容和服務的投放能夠持續穩定的帶來口碑。”

類似海外培訓領域的新東方,K12領域的學而思,藍領工人技能培訓領域的藍翔,都已經形成了知名的品牌印象。因此,這些教育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商業和財務模式,但追求者卻陷入了高獲客成本的惡性循環。

職業教育整體是壹個萬億級的市場,目前還處於高速增長期。但這個市場並不是壹個高度集中的市場,而是由自然區域分隔的多個細分市場。

從整體上看,職業教育可以分為學歷型和非學歷型。非學歷型也可以分為2B企業培訓和2C個人培訓。在2C培訓中,有典型的資格認證培訓、人才招聘培訓和技能培訓,這些還可以進壹步細分。

新的職業教育主要以最大的技能培訓為主,每壹個更細分的領域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黃有燦估計,目前市場總規模約為2000億元,隨著用戶需求從壹次性消費向回購消費轉變,市場總規模仍有2-3倍的擴張空間。

宋軒告訴小飯桌,在4萬億市場規模的餐飲行業,餐飲老板願意花2%-3%的收入給自己、店長、主管甚至服務員做培訓。預計培訓市場規模在1000億左右,餐飲行業每年仍以10%的速度增長。

勺子課堂專註於餐飲行業的人才提升培訓,核心是做好兩個事情:人才提升和人才供給。宋軒告訴小飯桌,在4萬億市場規模的餐飲行業,餐飲老板們願意平均拿出2%-3%的收入用於自己、店長、主管甚至服務員的培訓,引進更多的專業人才。預計培訓市場規模約1000億元,餐飲行業每年仍以10%的速度增長。

趙廣告訴小飯桌,農業領域每年教育和其他知識服務的總支出是1000億元,隨著土地流轉刺激更多職業農民承包土地,知識獲取的需求將進壹步釋放。

“職業教育這個萬億級的產業,有大量的細分行業,規模有千億級,也有百億級。如果壹個公司能夠快速成為壹個細分行業的第壹,並且具備跨品類的能力,那麽估值的想象空間就比較大。”孟德陽總結道。

橫向對比,2019年公務員考試培訓市場規模預計在12億元以上(數據來自國家公務員局),該領域龍頭企業中公教育目前市值為867億元。

相對於公務員考試培訓,上述新的職業教育細分賽道即使沒有壟斷龍頭企業,只要能做出壹定的規模和市場份額,也有可能沖擊100億的估值。

在N個億級、千億級細分市場的職業教育新賽道,未來或許可以精耕細作孵化出多個獨角獸。

本文轉載自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小飯桌”作者石福源。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