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學習上,除了有壹個好的數學老師指導,還應該感謝自己是農民的父親。父親是壹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不識字,但他知道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非常重視兒子的學習,用自己的壹點知識教兒子珠算。範啟斌當時就想,自己得掌握壹門別人沒有的技術。這就是他所說的最初的“野心”。所以他經常琢磨算盤,甚至發明了算盤來開正方形和立方體,這在當時是遠遠落後於很多老先生的。年輕的範啟斌由此獲得了名聲。“我覺得我的理想實現了,感覺很美好。”
從此以後,壹旦有解不開的數學題,就來找“範老師”,範啟斌總是想方設法尋找新的解決方法。但是有壹次,有人拿著高次方程給他看,試了幾次,最後還是輸了。雄心勃勃的少年範啟斌意識到自己不應該過早得意忘形,於是萌生了在大學學習數學的想法。然而,通往大學的“羅馬大道”並不平坦。在範啟斌那個年代,在農村,上大學是幹部子女的特權。所以範啟斌高中畢業就倒黴了。65,438+06歲成為中學老師。後來農村需要水利工程師,“範曉”又跳槽了。年輕氣盛的他不願意讓老同誌主導壹切,更不願意放棄上大學的夢想。直到1977恢復高考,他才終於如願進入武大。
到了武大,範啟斌迎來了人生的黃金階段。他在武大的經歷不僅加深了他對人生的理解,也為他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基礎。“我真正體會到了數學是怎麽壹回事。我在做數學研究的時候已經重復過很多次了。方向壹直在變,沒有特別的立場。只有我喜歡數學的事實不變。”
對於壹個真正的學者來說,困難永遠是未知的。有壹次,他調試程序,整個工作因為壹個參數而返工。壹個月後,他沒能完成,以至於“輾轉反側,開會思考”。有人幫範啟斌向老師求助。“我壹直都很瘋狂。我覺得他解決不了,別人也不壹定能解決。或許就是這樣的自信,我還是自己克服了困難。”後來他經常給學生講這個案例:做研究壹定要“精”,要想得深。“為什麽牛頓被蘋果砸到會想出萬有引力定律?沒有壹定的積累,是絕對不行的。只有長期堅持才能有所成就。”
作為武大的學生,範啟斌對自己的學生有很深的期望,所以他經常教育同學認識到大學四年的重要性。他說這四年很不平凡,有很多優點。非智力因素在這個階段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妳要思維敏捷活躍,記憶力強,能吃苦。範啟斌回憶說:“壹位老師曾經說過‘只有數學才是真正的科學’。我不完全同意他的觀點,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基礎很重要。比如學計算機專業可以短期培訓,可以系統學習,數學不行。必須循序漸進。我經常跟學生說,壹定要狠抓基礎。”範啟斌表示,非常感謝“十佳教師”評選出這個活動,更感謝支持他的同學們。談及此次活動的意義,他認為:“第壹,武漢大學有壹大批勤奮敬業的老師,不管評不評。被選上的老師只是這群人的代表,他們有責任廣泛宣傳武漢大學的精神。第二,這個活動可以促進教師改進工作,更好地教書育人。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好名聲’。老師最想要的是學生的愛。有了這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