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東山農業中學的發展歷程
(1)成立背景。農業中學(簡稱農中,下同)是20世紀50年代末在中國農村出現的壹種半農半讀的學校。它是由勞動人民集體創辦的,目標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有生產知識和技能的新工人。1958年,農業中學首先在江蘇省建立,短時間內大量發展到全國各地。
(2)開發流程。1958,東山縣建六所農業中學。到1964,全縣有康美、陳星、武隆、戴南、白城、湖塘、張湯7所農業中學,7個班,193名學生。由於大躍進的影響,1958建立的農村中學大多不成熟,設備和師資嚴重不足。勞動取代了教學,壹些學校形同虛設。從1968開始,七所農校只剩下百花農中和湖塘農中。到1973,湖塘農業中學關閉,至此,全縣只剩下百花農業中學。1975省學習大寨、昔陽教育革命現場會在白城農業中學召開後,全縣各大隊陸續開辦農業中學。到1976年3月,全縣各大隊有***農業中學93個班,2200多名學生。隨後,由於師資、資金、設備等方面的困難,大部分農業中學逐漸倒閉。到1983,全縣只有白城、戴南、黃山、湖塘、山東、棲霞六所農校。
(3)學制和課程設置。農中初期,課程分為文化課和專業課。文化課開設語文、政治、數學,初中、小學使用課本,使用個別識字課本;專業課是基本的農業知識和勞動。學習期限為3年,實行非全日制學制。1981年後,農科中學課程文化課設置為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體育;因地制宜開設專業課,以農業基礎知識和農業機械為主。文化課與專業課的課時比例為6:4。
二、白城市農業中學的發展歷程
(1)起步階段(1963-1974):窮白,師生開墾土地。
白城農業中學建校初期,校址在白城村東寺,校長是村長盧琳委托當時的白城小學校長何水玉主持、策劃、創辦的。第壹屆招生1班,學生21人,教師3人,學制三年,屬於村管,學生兼職。1964,白城市農業中學遷至白城市車路井食堂,2個班,56名學生,4名教師。由於空間有限,師生們利用閑暇時間開墾土地,將鹽堿地改造成學習農業的基地。
(2)發展期(1974-1979):擴大規模,增加專業。
1974因學校規模擴大,學校搬遷至大庫附近新校區,增設壹所女初中(招收小學三年級輟學,夜校五年讀完三年級,達到初中畢業)。當時學校有四個教學班,學生128人,教師12人,有65438人。
(3)輝煌期(1979-1990):致力於科學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1979年,學校遷至丁浦新校舍(現校舍)。學校還開設了為期兩年的“農業中專班”,擴大了“婦女刺繡班”的招生規模,對村婦女幹部進行了“農業技術專業”的培訓,在校學生764人,教師16人。學校逐漸向農業職業學校發展。1983,學制改為縣隊聯辦,設立職高班,面向全縣招生(2個班,80人)。當時學校有8個教學班,學生343人,教職工26人。甘薯樁高產栽培、帶母莖蘆筍栽培等技術都是在這壹階段開發試驗的,取得成效後在全縣推廣。學校、教師、科研成果在這個階段獲得了很多高標準的榮譽。學校被福建省定為省級重點中學。甘薯樁高產栽培技術獲1979福建省青年科技壹等成果獎,林天發老師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教師”。
(四)過渡期(1990-2001):職業教育,全面開花。
到1989,東山縣現有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技術研究也告壹段落。此外,為推進“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項目”,縣農業部門從白城農業抽調林天發等優秀青年人才,導致學校農業科研人才下降,科研項目難以為繼。白城農業中學開始轉型。現在是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好時機,百城農業正順勢而為,轉型發展職業教育。
1990學校與縣農機站合辦“農機維修專業班”,招生24人,與縣農業局合辦“名優水果栽培技術”培訓班,招生35人。1991與縣農資公司聯合舉辦“農藥肥料咨詢師專業班”,招收38名學員。1992與省“電大”合作面向全市招生,開設“鄉鎮企業管理專業”,招收40名學生。1993與省農廣校聯合辦學,開設會計統計和審計與市場營銷兩個專業,學生80人。學校還與福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廈門九順電腦公司、東山縣委組織部、東山旅遊開發區等合作。
1994白城市農業中學改為“東山第二職業中學”。1996,學校建有教學樓、學生宿舍等配套設施。校園占地36畝,建築面積5503.8+0 ㎡。1997學校現設置鄉鎮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會計、統計與審計、貿易經濟、財務會計、旅遊、金融保險、農村管理等八個專業,18個教學班,672名學生(其中初中、中專三個教學班),1998學校經福建省教委驗收後升格為“東山島第二職業中專”。
(5)下降期(2001-2006):生源不足,規模萎縮。
20世紀90年代末,國家職業教育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驅動機制轉變,職業教育存在諸多矛盾,導致中等職業教育出現困難和危機。這期間,白城農業中學也未能幸免,招生困難。2001年秋,由於生源不足,中專停止招生,只保留初中。主要學生來自白城小學和黃山小學。2006年,白城小學的畢業生考上了犀浦中學,學校不再招收初中生。至此,白城市農業中學全面停課。後弦教育局決定在白城農業中學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漳州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基地占地面積6550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039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已建成三期,壹期、二期工程已完工,2065年投入試運營,438+07。
第三,白城農業中學對東山農業和農村的貢獻
白城市農業中學自成立以來,始終把教學與生產勞動和農業科學實驗有機結合起來,使學校逐步成為當地的教育中心、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和農業生產人員。
(壹)研究開發糧食高產種植技術。白城農業中學成立後,結合村裏的主要農作物——紅薯、水稻、小麥、花生、大豆,進行科學的耕作實驗。1967,學校嘗試土溫床培育紅薯苗的方法並取得成功,解決了當地紅薯苗錯過農時的問題;1971年,“三稻壹麥”畝產2569斤,“兩稻壹薯”畝產2816斤,是糧食畝產首次跨越“四等”(當時規定壹等800斤);1974秋花生試種成功,花生種植由單季改為雙季。特別是白城農業中學研發的“紅薯樁種植法”。據東山高級農藝師林天發介紹,從1971開始,農作物技術人員主要在白城農校研究紅薯堆高產栽培技術,技術在1974成熟,試驗田達到畝產5000公斤。作為白城農業中學科研成果的第壹受益者,白城村糧食產量大幅提高。1978年,全村糧食總產量從1963增加到234萬斤,人均年收入從46元增加到520元。隨後,該栽培技術在全縣、全市乃至全省推廣。《東山縣誌》(1994版)資料顯示,1982年全縣甘薯種植平均產量為1448.5公斤,比1970年提高了壹倍。
(2)解決蘆筍種植的技術問題。1979年,東山縣通過常山罐頭廠引進“瑪麗·華盛頓”蘆筍品種,在全縣設立10蘆筍試種點,白城農業中學為其中之壹。但由於技術不完善,東山的氣候環境與蘆筍原產地(西班牙沿海)差異較大,種植技術不可復制,所以種植前期蘆筍產量極低,部分農戶放棄蘆筍種植。然而,白成堅持農業,並成立了壹個團隊來解決關鍵問題。幾年後,研究出壹套適應亞熱帶地區的“蘆筍母莖栽培法”,並在白城村民的試種下獲得成功。從65438到0983,白城農中的成績引起了縣農業部門、省農科院和農學院的重視。他們先後把實驗基地設在白城農業中學,由農業中學的老師主持實驗研究。隨後,白城市農業中學還開展了“氮磷鉀不同配比、不同施用量對比試驗”,找到了化肥最佳配比和施用量方案,開展了“蘆筍莖枯病防治”、“蘆筍微量元素試驗”及壹些配套試驗,使蘆筍生產技術日趨成熟。1989年,東山縣蘆筍面積達3.82萬畝,總產值9236萬元,出口創匯3049萬美元。當時東山縣蘆筍種植面積占當年全國總面積的1/1/4,產量占1/4。東山成為中國最大的縣級蘆筍生產基地。有了這樣的成就,白城對農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3)培養農業和農村人才。白城市農業中學建校43年來,共培養初中畢業生2206人,初高中畢業生1.268人。過去的學生現在在不同的位置上發揮了他們的才能。白城村80%以上的家庭有農業畢業生,白城的村幹部大多是農業畢業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
參考資料:
1.東山縣誌(1994版)
3.中國職業教育三十年發展歷程(百度文庫/View/ea 07 a 03 f 1eb 9137 f 115c 9d . html)。
4.白承霖的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