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如何提高新護士的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新護士的教學質量

1,授課教師

1.1教學師資質量是直接關系到系裏新生力量儲備的重要問題。帶教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富的工作經驗、紮實的理論、廣博的知識、精通本專業業務、熟練的技術操作等基本素質,起到榜樣作用,對新護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促使其熱愛本專業,願意主動學習。

1.2教學教師的選拔不僅要具備以上素質,還要采用“壹帶壹帶”的教學方式。不要無目標的頻繁換老師。固定的教師可以逐漸了解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保持教學的連續性。護士長定期對新護士進行考核,根據學生對技能的掌握情況,適當調整帶教老師,吸收不同帶教老師的長處,快速提高工作技能。

1.3培養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和高素質的教學教師是臨床教學質量的保證。因此,有計劃地培訓教師是必要的。定期對帶教老師進行理論和技能培訓和考核,督促其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緊跟本學科最新發展趨勢,不斷強化專業水平,確保其教學能力與護理學科發展相適應。護士長定期向新護士收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帶教老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2.教學內容應分階段系統進行。

2.1第壹階段

2.1.1新護士結束崗前培訓進入科室後,護士長會介紹科室環境、物品擺放位置、科室人員構成、科室特點,並向全科醫生和帶教老師介紹新護士。向新護士介紹科室的相關規章制度,講解工作中應嚴格遵守的規章制度,如查對制度、無菌操作制度等。

2.1.2專業情感教育新護士接受了系統的專業教育,希望能將所學應用於臨床,實現自身價值。然而,實際護理工作是瑣碎的,最辛苦的,默默無聞的,忙碌的。社會地位和待遇低,工作往往得不到患者和家屬的認可,成就感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常常讓新護士對自己的職業價值產生困惑。因此,新護士在工作過程中,如果受到委屈和困惑,帶教老師要及時給予心理溝通和引導,幫助新護士分析存在理想與現實差距的諸多因素。帶教老師良好的專業素質、紮實的專業能力、嚴謹的工作作風,都可以成為新護士職業理想的現實典範[1],從而激發新護士的職業情感,促使其具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職業行為。這個過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2.1.3工作責任心的培養隨著患者服務要求的提高和法律意識的增強,要求護士在工作中具有強烈的責任心。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能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理糾紛。給新護士舉例說明以往不負責任的典型案例,提高警惕性。幫助他們分析清楚,認清形勢,讓他們認清自己的責任,認清自己的身份,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把所有不好的情緒都帶到工作中,以積極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2.2第二階段

2.2.1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培訓是臨床工作的前提。由於新護士在進入科室前都經過了臨床實踐和崗前培訓階段,所以在進入科室後,首先要對其進行考核,評估其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後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設計培訓內容,重點改進其薄弱環節。壹進科室就給他分配壹些基礎工作,讓帶教老師放手看別處,在日常工作中隨時提問考核他。按照規範的嚴格要求,如果他發現了什麽不足,就要及時指出並改正。

2.2.2在加強基礎培訓的基礎上,專科知識和技能培訓是新護士教學的主要內容。初期由帶教老師進行實際操作,新護士進行觀察,並講解操作要點和操作過程中的註意事項。新護士了解基本操作流程後,要進行實際操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嚴格把關,指出不足之處,多給操作機會,直至熟練掌握。

2.2.3急救知識培訓熟練熟練的急救護理技能是保證搶救成功的重要因素。組織新護士認真學習醫院和本科科室制定的各種搶救程序和應急預案。教老師示範操作,直到新護士能掌握各種搶救設備的使用,知道搶救物品和藥品的位置。使新護士對急救有所了解,提高搶救成功率,提高新護士的自信心和患者滿意度。

2.2.4良好工作方法的培養由於護理工作繁瑣、工作量大,新護士往往抓不住工作重點,效率低下,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引導他們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統籌安排。急診病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搶救,等病情穩定後再繼續其他工作。牢記每個班次的工作流程,做好計劃,井然有序。學會與同事溝通,不斷改進,找到最佳的工作安排方法。好的工作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減輕護士的精神和身體負擔,使其保持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

2.2.5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護理過程是壹個與人溝通互動的過程。新護士必須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包括護患關系、護醫關系、護患關系、護患關系、護患關系、護患關系、護患關系、護患關系等等。很多新護士都很迷茫,因為不能很好的與人溝通,影響了工作。據報道,因溝通障礙引發的護患糾紛占20%[2]。帶教老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影響新護士,使其明白良好的儀表、規範的語言、過硬的技術、嚴謹的工作作風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教育新護士理解他們的客戶是有思想的人,尊重病人的權利和需求。用平和的心態處理各種問題,及時設身處地,理性對待。向新護士傳授溝通技巧,學習護士的文明服務用語,可以使服務語言清晰、規範、準確、得體,減少患者的誤解,增進信任。嚴格培訓新護士的儀容儀表、禮儀和行為規範,運用面部表情、眼神、語音暗示、肢體語言等非語言交流方式與患者溝通。同時要善於觀察患者的非語言反應,及時了解患者的真實需求,保證有效溝通。幫助新護士了解科室工作人員的性格、愛好、工作方法,督促其多與同事溝通學習,盡快構建和諧的工作關系。

2.2.6團隊精神的培養護理是壹項高度協作的工作,只有各方面的協調配合,才能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理安全事故。不僅在護理人員不足、工作量大的時候,搶救危重病人等時候也是如此。,在日常工作中,在完成本班次工作的基礎上,還要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如果其他人有問題,不要攻擊,及時提醒糾正。感謝別人的幫助。合作不僅僅體現在護理上,醫生護士和其他科室之間也是如此。不要劃分的太清楚,讓新護士意識到自己也是科室的主人,有整體觀念。所以陪伴新護士的團隊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2.2.7風險防範意識的培養護理安全是護理工作的重點。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運用法律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已成為常識。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增強法律意識,規範護理行為,提高風險防範能力,確保護理安全。帶領新護士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與護理人員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依法提供護理服務。教育新護士謹慎獨立,增加責任心,提高自律守法意識。提高新護士的證據意識,可以規範語言,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核心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培養新護士護理文書的書寫能力,嚴格要求,做到書寫規範,記錄及時,內容詳細連貫,收集的資料全面無塗改。授課教師應及時檢查、修改並指出不足之處。幫助新護士不斷識別工作中存在的和潛在的護理安全問題,培養新護士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安全護理行為的養成。

2.3第三階段

2.3.1加強繼續教育新護士經過壹段時間的教學和培訓,已經基本具備了獨立工作的能力,已經過渡到放手和觀望的階段。經過考試,他們可以被允許獨立工作。由於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新的護理理念、護理理論和技術不斷更新和發展。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了解和掌握最先進、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術,跟上形勢的發展。培養新護士的創新精神,敢於質疑,勇於技術創新,提升自身素質,促進本學科發展。

2.3.2提高科研能力。壹個素質好的護士不僅要學會怎麽做,還要學會總結,善於思考,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用科學的手段解決問題。帶教老師不斷啟發新護士,提出問題,帶領新護士互相討論,激發新護士的興趣,提高新護士的科研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逐步提高整體護理隊伍的素質。

通過申訴法的教學,縮短了新護士的培養周期,提高了新護士的專業能力、風險意識和科研能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並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給予鼓勵。新護士是護理隊伍的生力軍,將來也會成為帶教老師,教別人,好的教風會不斷傳承下去,形成良好的循環,從而不斷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