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漁父傲》詩中:“寫滿紙書!淚流滿面,書明年還。”說明古代信息非常通暢。信鴿的出現只能說是有效的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信鴿最早出現在隋唐時期。當時古人發現可以利用鴿子自動尋巢的習慣,開始逐步培育繁殖信鴿,幫助送信。在此期間,日本剛剛向唐朝派遣了大量使節,飼養和培育信鴿的方法也傳到了日本。
經過長時間的培育和傳播,在日本戰國時期,信鴿被廣泛用於戰爭中,幫助雙方內部傳遞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的信鴿養殖規模逐漸開始擴大。在江戶時代,由信鴿在民間流傳下來的書籍也開始廣泛傳播,以傳遞信件或壹些商業信息。
當時日本社會經濟條件差,只有富商和官僚才能養信鴿,普通人承受不起養信鴿的經濟壓力。商人利用信鴿傳遞商品的價格信息,希望同時實現每個地方價格的快速上漲,提高自己的經濟利益,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明治時期,日本的軍事實力開始迅速上升,信鴿成為當時每支軍隊必備的通訊工具。在部隊把信鴿培育成軍鴿之前,曾經在國內尋找優良的鴿子品種,精心培育。公元1894年,也就是明治26年,日本正式建立了日本近代第壹家鴿舍,這標誌著日本正式進入了軍事化、系統化培養軍鴿的時期。
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日本將軍鴿被用於戰爭中,在戰場上及時傳遞信息,增加了日軍的勝算。在感受到軍鴿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後,日本開始加大對軍鴿培育的投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量領土被侵占,使得日軍戰線越拉越長,日本軍鴿數量捉襟見肘。當時很多日本人為了支援戰爭,把家裏所有的優良鴿子都無償捐獻給了軍隊,同時還在民間傳授養鴿的秘訣,讓軍隊裏的士兵變得更好。可以這樣理解,當時日軍從民間收集的鴿子仍然是日本最好的,這些鴿子和民眾被視為日本侵華的幫兇。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並沒有意識到日本軍鴿的重要性,後來才逐漸明白其危險程度。事實也是如此。當時八路軍還為日本軍鴿成立了殺鴿神槍隊。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射擊空中飛行的鴿子,防止我軍信息泄露,阻斷日軍的及時通訊。事實是壹樣的。如果我們放走壹只軍鴿,可能會引來幾萬日軍,犧牲更多我們勇敢的戰士。這些都是血的教訓。所以士兵在戰場上的壹個重要任務就是殺死頭上的鴿子,然後消滅敵人。如果順序顛倒了,他們會受到上級的懲罰。
這種情況讓日本軍鴿越來越不足。日軍為了解決軍鴿短缺,還在南京附近修建了大型養殖基地,甚至為此建立了嚴密的防禦體系,生怕我軍進攻。這個基地建立的時候,周圍的居民不明白原因,以為只有日軍想吃鴿子肉。知道原因後的幾天,他們開始自發組織用彈弓或槍射擊軍鴿,但軍鴿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壹般人很難打下來。
對於這樣的情況,殺鴿隊隊長華榮龍開始很擔心。最後,他想出了壹個絕妙的辦法。他的小弟弟不得不每天給日軍送新鮮的食物。華榮龍喬裝打扮,潛入並在飼養軍鴿的水源中灑下大量毒藥,當天就毒死了壹大半。投毒後,華榮龍和小哥哥壹家連夜逃離南京。日軍追查時,發現樓裏空無壹人。日軍投降後,老百姓把日軍留下的鴿子全部帶回南京,然後南京全城吃了壹頓美味的鴿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