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上色?答案很簡單,為了在形式上更好的配合電影內容的表達。
壹部電影的表達語言基本上是由畫面、音效、同步聲音和配音組成的。其中,畫面是最重要的基本元素,畫面的表達方式不同,會極大地改變影片的內容。為了使影片的內容充實到位,畫面的色調、構圖、曝光、視角等細節都要精心安排,形成適合主題的完美表現力。
以色相為例,簡單了解壹下它在電影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原始視頻素材中,畫面主要以中性的所謂“標準”原色為主。前期拍攝主要控制畫面的曝光、白平衡、構圖、視角、運動等基本指標。至於色調,往往前期沒有調整和設定。前期盡量提供“標準”的拍攝,因為後期不同的場景和氛圍可能會用到不同的畫面素材,不可能在前期就判斷出後期處理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所以後期比較難處理的環節,比如構圖、曝光等,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只有白平衡準確,才能提供色調。當然,夜景模擬、晚霞渲染等白平衡也算前期工作,可以適當改變色相的色溫,使其大致滿足後期的要求。前期量力而行,但不要改變太多,因為這樣會給後期帶來麻煩。
前期素材拍攝完成後,在後期的機房裏,制片人會理解導演的意圖,根據影片風格確定色調風格,對前期素材進行主次校色,目的是把這些“菜”做成不同口味的“菜”,這完全取決於“廚師”的廚藝。如果說壹道菜是由色、香、味組成的,那麽影視後期的色彩搭配就是視覺元素之壹,而影片的節奏和蒙太奇剪輯手法就是影片的味道。色彩搭配能激起觀眾的觀影情緒,甚至改變壹部電影的風格,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顏色的物理屬性
如果壹部電影沒有調色,或者調色不正確,那麽視覺上會大打折扣,原本可以影響觀眾情緒的畫面也會因為色彩的平淡而達不到目的。
或者,配色過於誇張隨意,反而讓本該平和的畫面顯得突兀做作,這也是不允許的。
合格的配色要完全符合影片的主題,不溫不火,不誇張不炫耀。
沒有配色的膠片是粗糙的半成品,配色不正確的膠片是半個廢物,配色也是壹把雙刃劍。過猶不及,恰到好處。
配色的第壹步就是要對顏色的屬性有深刻的理解。
顏色是光在不同介質上的反射結果。不同的材料對光的色譜吸收不同,導致顏色表現不同。本質上,除了太陽、燈光等發光體,壹般物體都是無色的,正是光的不同反射能力產生了各種色彩感受,而這些色彩的物理性質也會隨著光的強度和角度而發生變化。
雖然我們可以通過白平衡偏移來改變顏色,但這不是壹個好辦法。白平衡的變化是通過機器不正確的還原顏色而獲得的,其副作用是在真實環境下某些顏色的還原偏差可能過大,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噪點。應盡量在光照前期合理安排色彩分布,通過光的不同照射角度和強度、增減不同色溫濾光片等手段改變光的物理性質。,使相機能在標準主色溫度範圍內。
光是由色相、飽和度和明度整體決定的。
色調是區分顏色和其他顏色的屬性。雖然自然界中的色彩極其豐富,但是我們看電影的媒介卻遠遠不能還原那麽多的色彩。前期相機可以記錄很高的色域,而電視等媒介只能接受8-8bit的色彩,也就是說前期的色相很豐富,但後期只提供了更多可控的範圍,真正能被觀眾欣賞的色域被壓縮了很多。
飽和度,簡單理解就是色彩密度的大小。飽和度太小,色彩暗淡,缺乏足夠的色彩沖擊力。如果飽和度過大,會表現出明顯的色彩視覺刺激,使人更加醒目地感受到色彩的力量。但如果飽和度過高,會對深色產生明顯的噪點。這種噪聲幹擾是視頻配色的底線。在處理飽和度的過程中,既要保持壹定的飽和度,又要接近不能出現噪聲的閾值。
亮度是顏色的壹種純度和透明度。高明度使顏色幹凈準確,低明度使顏色有些混亂。在色彩搭配上,沒有必要追求所有明度高的顏色。當需要表現的主體需要高亮度時,就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輔助物體的低亮度進行對比。光線對色彩亮度起關鍵作用,有強光、高亮度、弱光、低亮度。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布光,改變亮度。
色彩的主觀功能
除了它的物理屬性,色彩的主觀作用在視頻制作中更為重要。
所謂主觀作用,就是壹種顏色在畫面中能對觀眾的視覺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從而影響觀眾的心理。色彩有時是壹種心理錯覺,是視覺刺激後對觀眾更深層次的影響。
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不同的商業環境,不同的色調,類似於影視制作。比如,我們會覺得大部分酒店、餐廳都是用暖色照明來營造壹種安全、溫馨、輕松的感覺。在酒店裏,可以刺激食客的食欲。在冷飲店等環境中,大多采用冷色,強調清爽、沈穩的主觀感受。
壹般來說,暖色會宣告畫面厚重、可靠、飽滿、沈穩。冷色會呈現出安靜、空曠、悠遠、清晰的視覺體驗。這樣,在色彩搭配上,就要根據影片的風格采用適當的冷暖色調,甚至通過冷暖色調的對比和對比,進壹步強化主觀視覺體驗,讓觀眾潛移默化地受到影片色調的影響,從而有效地傳達影片的思想。
比如寒夜靜,風雪夜歸人。突然,畫面中出現了暖暖的光。暖色再小,在大面積的冷色中依然非常顯眼,觀眾會立刻被吸引。這樣暖色就會不斷擴大。最後,當進入壹個完全暖色的房間時,壹個家庭的溫暖、吸引和渴望會大大增強,冷暖色的作用也會大大增強。
壹定要善於運用冷暖色,壹般新聞之類的,可以用標準客觀的自然色彩來還原,而不是主觀的人工色彩,這樣才能更好的再現真實。紀錄片和故事片可以根據影片的整體風格,采用基於壹種色調的配色,無論是暖色系的懷舊還是冷色系的觀察,都要在後期制作前確定,適當加入冷暖對比可以突出表現主題,但還是要以壹種色調為主,冷暖色不要反復出現,那樣就來不及了, 而且壹定不能用壹種手段反復應用,這樣主題基調作為全片統帥的作用就喪失了。
;